鲁肃的一生有哪些功过?该如何评价他呢?
东吴有四英将,鲁肃当属其二,他促成了孙刘联盟,又造成了两家最后分道扬镳;帮助孙权得了荆州,到后来又失了荆州,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得失功过的背后,他又凭借着自己的深谋大略,说服孙权,联合刘备,抗衡曹操,方略之间便造就了三国鼎立。
论其一生,究竟如何?
鲁肃,是临淮东城人。出生之时,父亲去世,由祖母将其抚养长大。鲁家富甲一方,鲁肃也因此养成了乐善好施的性格。常常用家中之财帮助穷苦之人,并且喜爱结交江湖好汉。
正巧周瑜此时正于居巢做官,离鲁家不远,因军乏物资,拜访鲁肃,并求粮。鲁家共有两囷米,鲁肃知其求后,便指一囷以资瑜。
谈话之间,周瑜见其气度不凡,与鲁肃结交好友,并劝鲁肃从军投吴。于是鲁肃听从了周瑜的建议。由此,来到了孙权手下。
因是周瑜推荐,孙权即刻接见了鲁肃,并办宴席,与鲁肃相谈甚欢。待到众宾客宴毕辞退,孙权独引肃还,和榻饮酒。
孙权问道,“大汉王朝已经江河日下了,天下四方动荡不安,我继承了父兄的家业,想要有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身份和地位。您既然来到了我的身边,您想要如何辅佐我呢?”
鲁肃答到,“昔日,汉高祖刘邦想要一心一意辅佐当日之义帝但最终失败了,是因为项羽在其中为祸。今天的曹操,就相当于昔日的项羽,将军怎么能做得了齐桓公、晋文公呢?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如此自己也不会招惹灾祸。北方荡乱不安,趁着这个形势,先剿除黄祖,再者进伐刘表,占领整个长江,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才是您应当做的。”
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榻上策》,可以说一举奠定了孙吴后来的格局。这可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了七八年。而东吴之后的崛起之路,也正如鲁肃之言。
之后孙权日重鲁肃,赐给了鲁肃母亲许多衣服帏帐,并将其所居房屋,打扮如鲁肃故居般。
联刘抗曹安荆州
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突然南下征刘表。八月,刘表卒。鲁肃立即进言孙权:
“荆州与我地邻近,水流顺北,外有江汉,内有山陵阻隔,有金城之固,而且沃野万里,物阜民丰,如果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如今刘表刚刚去世,两个儿子素来不和,军中军心不稳,而且刘备,天下枭雄,与曹操不和,寄投在刘表军营,刘表知道他有才能却不能信而用之。
如果咱们现在联合刘备,上下一心,就可暂时安抚荆州之众,与其结盟为好,如若不能,应当制定出别的战略,促成大事。我现在请求您允许我独自前往,借吊唁刘表之名,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刘备必定会喜而从命,如果事情顺利,天下马上就可安定。现在不赶快去,恐怕为曹操捷足先登。”
孙权立即遣派鲁肃,前往行计。却不料刚刚到了南郡,便听闻刘表之子刘琮投降了曹操,刘备仓皇出逃,想要从南边渡过长江。
于是鲁肃到当阳长板,与刘备汇合,宣示了孙权的旨意,刘备果然喜而从之。此时诸葛亮也与刘备伴随,鲁肃告诉诸葛亮说“我是你兄诸葛瑾的好友”,即刻两人便结交为友。
孙权之所以要与刘备联盟,正是鲁肃主意,此时又与诸葛亮言,“我子瑜友也”。则说明了诸葛亮已经数次听闻鲁肃之主张。
也就在此时,曹操一纸书信送到了孙权手中,信中写道,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此信一达,孙权阵营惊乱,手下一致投降论调。唯有鲁肃沉默不语。会议开到一半,孙权起身休息换衣。鲁肃此时追了上去,追到屋檐之下,孙权见其急迫,便料定其有话要说。便停了下来,说道“子敬有何言于孤”。
鲁肃答到,“今曹操来袭,对于投降一事,于我鲁肃而言,可以;但于将军您而言,是万万不行。我投降了曹操,可以回乡里,再由低官做起,保不齐还可以做到太守、州牧一类。可将军您投降了曹操,欲安所归”。
孙权听罢,直中内心所忧。倘若投降了曹操,曹操定然不会放过他这个东吴之主。于是正式定下与刘联合,与曹操决一死战。之后,孙权又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即刻召回了远在鄱阳出使的周瑜领军作战。
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战争的结果,以孙刘联军胜利结束。让曹操刚刚得到,还没捂热的荆州又被孙刘联军所瓜分。荆州至此安定。
拿到荆州,为鲁肃方略之首发战略。因曹操的不时侵入,刘备的参与其中。战略似乎有所变动,而接下来,因时变通,在鲁肃这里又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力排众议借荆州
赤壁之战毕。刘备来到孙权大本营京城,借吴地之荆州,众人之中唯有鲁肃言可借之。言其原因,谓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孙权则从其所求。刘备借有荆州,即刻攻入益州,取得刘璋之领地。原先,周瑜、甘宁曾劝孙权取蜀,孙权未从。今刘备得之,孙权发怒,责刘备归还长沙、零、桂三郡。
刘备不从,留关羽守。孙权怒即发兵吕蒙,但遭羽相拒,不得。
后鲁肃进驻益阳,与关羽相拒。邀请关羽单刀赴会,各自驻军离会点百步之上。羽从之。
会谈中,鲁肃据理力争,“昔刘豫州穷困潦倒之时,我主公怜悯助攻,刘豫州乃有栖息之地,如今豫州已有益州,还妄想兼并荆州之地,这是谁都不能容忍的。我听说贪而弃义,必将招来祸端,您现在当属众人,怎能好坏不分,恃强负义。古人有言,出兵作战,有壮,无理气衰,您怎能获胜”。关羽无话可说。
随后,刘备让出湘江以东的桂阳、长沙与江夏;湘水以西之南郡、武陵、零陵则归自己。孙刘两家划江而治。
成为鲁肃,败也鲁肃?
此时的孙刘联军,联盟已然破败,东吴出了大力而拿下的荆州,最终只得到一小部分,已然得不偿失,而原先计划中的益州竟被刘备横刀夺爱,孙权实为养虎为患。
概其本末,盖为鲁肃一人之为也。率先做出战略规划的是他,但借荆州,失益州,乱其战略的也是他;极力促成孙刘联盟的是他,孙刘破裂,孙权怒不可遏,后又吕蒙白衣渡江杀关羽,刘备夷陵之战复弟仇。孙刘两家最终刀锋相对,结成深仇大恨。这一切的起始点,仿佛依然是他。
对于孙刘两家来说,实可谓成也鲁肃,败也鲁肃。
鲁肃四十六岁而卒,孙权为其发丧,诸葛亮亦为发哀。坦白讲,刘备前半生漂流不定,有志却无地可施。直遇鲁肃,鲁肃不仅为其带来的联盟,更为刘备带来了机会。刘备也因此抓住了机会,直至拥有了自己领地。
或为夸张者说,无鲁肃,无蜀似乎也不为过。毕竟曹操来袭之时,唯有鲁肃大倡联刘抗曹,若无有鲁肃,孙吴是否迎曹也未可知。
再看孙权一方,孙权称尊号之时,临近祭坛,顾其首,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孙权的战略总方针是鲁肃定下的,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是鲁肃率先提出的。当孙权真正称帝之时,正如鲁子敬之略。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此人似乎比较普通,未能引得较大关注,却少有人知晓,史实之中,甚可说者,无鲁子敬,无三足鼎立。
鲁子敬凭一己之力,促成了两方霸主,三分天下有其二可归功于鲁子敬。虽说论其得失各有过,但终其一生,实在不可不称之为明于时势者。诚可从《吴书》之言,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之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