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败走麦城刘备为何不救 刘备当时到底在做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知秀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败走麦城故事,欢迎关注哦。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刘备为什么见死不救?刘备是救不了还是不能救?

公元217年,即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展开争夺汉中的较量,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双方都投入很大的兵力,进行了多次的战斗,历时两年的时间,最终以刘备集团的胜利告终。汉中之战胜利之后 ,刘备占据汉中,称汉中王。

刘备刚夺得汉中,孙权派兵进攻合肥,曹操兵力分散,荆州北部的樊城兵力薄弱,驻守荆州的大将关羽便趁机进攻樊城。

公元219年7月,关羽进攻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率军前来支援。当时恰逢南方雨季,洪水泛滥,关羽用计水淹于禁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杀,关羽率大军围困樊城。樊城守将曹仁一面做好破釜沉舟的准备,一面向曹操求援。

曹操了解到樊城的战事之后,了解关羽勇武,打算避其锋芒 ,此时账下谋士司马懿献计:

“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司马懿的意思是“于禁七军被大水所淹,并不是指挥不力,而是受天时地利影响,这不算什么大事。我们应该想办法瓦解孙刘联盟,刘备和孙权表面上看似友好,其实关系淡得很。关羽占据荆州不还,孙权早已对他不满了。丞相可以遣使到孙权处,将江南封给孙权,让孙权去断关羽的后路,这样的话,樊城之围便可解除。”曹操是个聪明人,觉得司马懿说的很有道理,便采纳了其建议,派遣使者去联络孙权。

孙权确实恼怒关羽占据荆州不还,还恼怒关羽曾羞辱自己,便答应和曹操结盟。

孙权先派陆逊稳住关羽,同时吕蒙则以治病为名率兵回建业,关羽本来在荆州南郡留下重兵把守,吕蒙一走,关羽掉以轻心,便将荆州重兵抽调大半参与围攻樊城。樊城重兵一撤走,吕蒙突然出现在南郡,不费吹灰之力便夺取荆州南郡。与此同时,曹操的援军徐晃增援樊城,与曹仁里外夹击,大破关羽。

此时关羽所率大军人心惶惑,军心动摇,再加粮草紧缺,孤立无援,关羽只好率残部西撤,驻守麦城。孙权此时派人诱降关羽,关羽假装投降,命令士兵将幡旗做成人像的样子立在城墙上造成麦城守卫森严的样子,自己则率领十几个亲信士兵,逃出麦城,以求援军再战,不曾想被潘璋和马宗擒获,与其子关平一起被杀。

公元219年12月,一代名将关羽就此陨落,时年58岁。后人有诗叹曰:“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又有诗曰:“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关羽之死,让人无限可惜,后人在扼腕叹息的时候,有些问题却不得不去思考。

从关羽7月攻打樊城,到12月兵败被杀,将近五个月的时间,一直都是关羽孤军作战,从来没有看到汉中的刘备有增援的行动。刘关张桃园结义,情同手足,誓同生死,被传为千古美谈,此次关羽孤军奋战,深陷危机。刘备身为大哥,在取下汉中之后,有了根据地和丰厚的资源,完全是有救援关羽的兵力和时间的,不然孙权也不会派陆逊到夷陵驻守以防刘备增援。陆逊在夷陵严阵以待,并没有遇到刘备的援军。也就是说,关羽孤军奋战时,刘备并没有派援军前来。

身为大哥的刘备为什么没有派兵增援情同手足的关羽呢?

这要追溯到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黄巾之乱时,刘备在涿县以贩屦织席为业,关羽犯事,流落涿郡,张飞世居涿郡,卖酒屠猪,三人初次相见,情投意合,惺惺相惜,遂在张飞庄后落英缤纷的桃园焚香结拜,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桃园结义后,眼见汉室倾覆,群雄四起逐鹿中原,三人不甘寂寞,决定共图大事,欲与群雄共争其鹿,便参与了讨伐黄巾的义军,首战告捷,立下大功,但是督邮要刘备等人行贿才肯报功,三人不忿,张飞怒鞭督邮之后,三人离去,自谋出路,自此拉开了刘关张三人同甘苦共进退,出生入死、南征北讨打天下的序幕。

刘关张三人白手起家,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忠义之名,四处招贤纳士,队伍逐渐壮大起来,直至取下汉中,刘备集团已十分壮大。刘备本人不再是四处奔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刘皇叔了,而是汉中王,刘备集团也正式升级为一个政治集团。汉中王集团中聚集了大批猛将和谋士,比较有名的有:诸葛亮,赵云,黄忠,马超等。这些人和刘备的关系很明确:主从关系。诸葛亮、赵云、马超等人,都称刘备为主公。刘备称王之后,诸葛亮、赵云等人自然而然地由主从关系转变为君臣关系,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界限很分明。

关羽和张飞则不一样,他们和刘备是桃园结义誓同生死的兄弟,是一起白手起家的原始股东创始人,平时不分你我。这在刘备称王之前没有问题,但是刘备一旦称王,其他人都成了臣子,关羽和张飞就很危险了。

张飞大大咧咧,对大哥刘备向来十分尊敬,刘备称王之后,张飞也懂得表面兄弟,实为君臣,有了些许分寸,懂得了君臣之分。相比张飞,关羽更加直心肠真性情,傲气十足,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奉行桃园结义那一套。

刘备称王,册封五虎将,表面上关羽居首,实际上五虎将在地位上并无上下之分,关羽不干了,扬言“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对于关羽的不满,刘备并没有处理,或者说并没有妥协,刘备和曹操是一样的,都是心机深沉、长于权谋的枭雄,一旦握住政治权柄,帝王思想就会极度膨胀。

帝王思想有一点就是:臣属必须忠于君王,君是君,臣是臣,君臣有别。在帝王思想的影响下,刘备手下的所有人都要忠于刘备,而且只能忠于刘备,一个集团内部绝对不许出现第二个有这样身份的人。

前面做了大量的铺垫,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不分彼此。关羽真性情,在关羽心中,刘备就是大哥,自己是二弟,不管刘备是布衣还是将军抑或帝王,自己和刘备都是平等的。刘备并不这么想,他了解关羽骄傲自负,眼高于顶,若是自己成全关羽,封关羽一个地位高出其他文臣武将的职位,那对自己集团的建设和自己君王的权威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刘备不管关羽怎么发牢骚,都没有理会。

有人说,荆州是刘邦取得汉中之前的大本营,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刘备将荆州交给关羽,很明显能看出关羽在刘备集团的超群地位。这话看似没问题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刘备将荆州交给关羽除了了解关羽的忠心以及关羽的能力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还没进位汉中王,自己和关羽还是平起平坐的兄弟。

前文说了,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君是君,臣是臣”这种家天下的思想愈发膨胀,他不可能允许自己身边有人和自己平起平坐,哪怕是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关羽。

所以当关羽败走麦城,腹背受敌,孤军作战的时候,刘备的私心开始作祟,他选择了不闻不问,只想等着关羽铩羽而归,威名受损,折了锐气,以后便容易约束。没曾想,战事一开,战局千变万化,谁也控制不了,刘备本来只是想让关羽受受教训,并没想害死关羽,哪曾想到因为自己的私心,折损了关羽这员勇将。

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说每个立场不同的人在看《哈姆雷特》的时候可以看出完全不同的意境。将这句话中的《哈姆雷特》换成《三国演义》同样适用,在不同的眼里,三国时期是龙争虎斗,也有不同的画面和理解。

在阳光明媚的冬日,泡一杯清茶,读一卷三国,发现历史的缝隙中滴着血泪,光鲜的外表下裹着丑陋,曾经坚持的信仰也许崩塌,曾经不屑一顾是琐碎也许能够撑起一座大厦。拂去时光厚积下的尘埃,发现原来几千年来那看似遥不可及的一幕幕竟如此冰冷,权力的斗争竟如此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