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咸丰是如何当上皇帝的,为何恭亲王没斗过他呢?

1850年,清朝第九位皇帝即位,年号咸丰,他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他的帝位是经历了一场与恭亲王奕訢之间的立储风波之后最终确定的。

咸丰皇帝朝服像

争夺储君之位是历代宫廷故事里最常见的现象。

清朝最著名的立储风波便是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最终胜出者雍正帝此后开创了一种在“正大光明”牌匾后留遗诏,秘密立储的制度。

明朝万历皇帝时期,也因为立储问题闹过一出袭击太子的“梃击案”,搅乱了明末政局。

从立储风波中胜出,登基仅八个月后,咸丰帝便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后来的英法联军入侵。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本想锐意图治的咸丰帝却饱尝战败、逃亡,甚至成为列强火烧圆明园的最强标记点,最终病逝于热河行宫。

有学者称他是晚清的“苦命天子”。

这样一位身处大时代下的苦命天子,在晚清的政局走向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第一,他是内外交困的护旗手。

咸丰帝即位不到一年,洪秀全便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起义波及全国十八个省,历时十五年之久。

为了平息民怨,咸丰帝登基三年内就不得不连发两道《罪己诏》,反思自己劳民伤财,以致盗贼横行;甚至向列祖列宗谢罪,声称自己将严守祖宗家法——雍正帝的《三朝圣训》。

刚上任的咸丰帝也确实有重现康乾盛世的决心。一方面下足血本成立江南、江北大营,全力围剿天平天国的都城天京,甚至直接威胁主帅琦善,如若失败“朕必杀汝”。

另一方面,又大胆改革官场上的腐败之风。他果断将肃顺等改革派官员直接安排进入了军机大臣,甚至将涉及“戊午科场舞弊案”的一品大员柏葰直接处斩了。这是自从顺治时期发生的“丁酉科场案”以来,又一次腐败之风的爆发。它让此后几十年的官场风气大为改观。

曾国藩的一个幕僚就曾证实了咸丰帝的勤政态度,称皇帝常常已入半夜,仍在批阅军务急报。可前线不断传来的八旗子弟溃败的战况,正一点点磨掉咸丰帝的信心和壮志。他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天天琢磨如何用兵用人,只是责骂属下的无能。

咸丰帝甚至已经跑偏,一门心思忙着去挖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等人的祖坟,以破坏他们的“风水”,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就在内乱未平之时,咸丰帝还遭遇了致命的外患:1856年,英法联军以修约为由,出兵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即便是已经内外交困,咸丰帝仍执着地维护“天朝上国”的礼议,要求英法使臣“如欲亲递国书,必按中国礼节,跪拜如仪”,否则“唯有与之决战”。直到一年后英法攻陷京城,咸丰帝被迫“北狩”避暑山庄,从此彻底听戏纵欲,放弃人生。

如此,在内忧外患的大时代面前,咸丰帝也为自己守护传统礼法的护旗手身份画上了句号。

第二,他是慈禧上位的垫脚石。

咸丰帝正是慈禧掌权的关键人物,甚至有些史学流派认为正是因为咸丰帝过于宠信慈禧,导致后宫干政近半个世纪的局面。事实证明,咸丰帝也确实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

但如果从咸丰帝弥留之际的局势考量,慈禧的上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政治制衡。由于地位尊贵、功劳卓著的恭亲王实力和威望俱佳,会威胁到皇权,首先被排除出了下一任辅政大臣行列。于是,咸丰帝从旁支宗室中扶植新生力量,以肃顺为核心成立了顾命八大臣,辅佐儿子治国。

这就需要后宫对于外朝的制衡,防止八大臣权力过大,慈禧便有了掌权的机会。具体的契机便是两宫皇太后代行朱批的权利,慈禧正是其中之一。这样既可以利用肃顺等人来治国安邦,又可以利用两宫钳制八大臣。

除了直接扶植慈禧上位,咸丰帝更是慈禧掌权后稳定局势的垫脚石。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咸丰晚期,太平天国运动已经接近尾声,为慈禧掌权后的稳定局面做好铺垫。

面对八旗军的溃不成军,咸丰帝果断启用地方私人武装力量。咸丰三年,他一口气任命了几十位团练大臣,曾国藩所办的湘军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前期曾国藩也是“屡战屡败”,但咸丰仍支持他,用人专一、政策稳定,保证了清朝镇压太平天国。

当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天京事变之后,清廷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咸丰帝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勾结外国势力,合力扑灭了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他是晚清政局的转向盘。

从咸丰帝最后的政治布局来看,恭亲王、顾命八大臣、慈禧三股力量相互牵制的局面被打破,最终导致宫廷政变。

第一个裂痕是恭亲王与肃顺集团的矛盾激化。军机大臣肃顺为了确保咸丰帝去世后政治不会发生大的变动,极力劝说咸丰帝留在热河。恭亲王见咸丰帝迟迟不回北京,便上奏去热河请安,企图直接与咸丰帝见面。结果,奏折受到肃顺的阻扰,由此恭亲王与肃顺集团开始白热化。

第二个裂痕便是八大臣抵制皇太后“垂帘听政”。作为新皇帝载淳的生母,慈禧的脚步绝不止于朱批权利。她鼓动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争权,授意御史董元醇上朝奏请由皇太后垂帘听政,随即遭到八大臣抵制。

于是,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了辛酉政变,推翻了顾命大臣。从此,慈禧、慈安两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但实际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权力,历时四十七年之久。

所以追根溯源,咸丰帝最后的布局是对晚清政局的一次大换血,也是一系列宫廷政变的起点。他就像站在大变革时代的一个风向标和转向盘,一方面在中央扶植了主宰晚清半个世纪的新生力量——慈禧,另一方面在地方客观推动了曾国藩等汉族地主的崛起。这两股力量的重新融合,正是慈禧掌权时期的政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