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是什么来历?它的本质是什么?
止戈为武出自《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来也泛指不用武力而能化干戈为玉帛,才是武术的最高境界。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中原霸主晋国率军救援,双方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展开争夺,但晋国将帅不和,战和意见不一,部分军队渡过大河后退,部分军队在河一边犹豫应战,于是晋国遭遇一场耻辱的战败,暂时失去了霸主地位,历史上称这一战为“邲之战”,楚庄王因而一战称霸。
战争之后,楚国的天下第二潘党(天下第一是楚国的养由基),建议楚庄王把晋军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大“骨髅台”(叫做“京观”),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物,借此炫耀楚国武力,以震慑诸侯。
楚庄王却不同意,说战争目的不是宣扬暴力,而是为了禁止强暴,给百姓带来安定生活,从“武”的文字上来说,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止戈”才能为“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这是止戈为武的始文。
别看楚庄王说的大义凛然,但纵观春秋战国,楚国一直都是好战之国,灭人国绝人祀,楚国庞大版图的背后是无数国家的灭亡。而且,春秋时期楚国一直被中原诸国认为是蛮夷,原因之一就在于楚国不遵守规则,包括战争礼仪。
因此,楚庄王说的“止戈为武”,用现在的话说叫政治作秀,更重要的是,楚庄王说“夫文,止戈为武”,武字真的是止戈两个字组成吗?
02:甲骨文颠覆传统认知
甲骨文中的“武”,是上下结构,上部是一把戈,下部是一个止,两者合一为武(见下图)。如果不看甲骨文中的“武”字,可能会觉得止戈为武没有错,但问题在于,甲骨文中的“止”,并非现在“止”的意思。
所谓“止”,甲骨文中是一只脚(足)的形象,引申为脚趾,这些意思后来写作“趾”。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金文中“手”只列三指,代表手掌之形,“止”也同样,只列三指,代表足趾之形,所以不太容易直接看出“足”的意思。
总而言之,“止”的本义是“脚”,脚用来走路,而走路自然有一定的目的地,于是“止”便引申出“至、到”的意思,到达目的地之后自然不再走了,所以“止”又有了“停止”的意思,大约在商周交替时期“止”有了停止的意思,《易·蒙卦》说“山下有险, 险而止”。可见,中国文字真的博大精深,每一个文字的背后都有悠久的演化历史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止”字含义演变可知,“武”字出现之初,不可能是止戈为武,反而更为攻击性,本意应该是征伐示威,即持着兵器戈行军打仗。
文字学家于省吾一语道破“武”字真相:“武从戈,从止,本义是‘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动,‘止’即表示行动也;征伐者必用武器,‘戈’,即武器也。”当时,古人一旦用武,压根没有什么后世的止戈为武之说,背后充满了暴力。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注释“武”字时,引用了一段典故:“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收敛、停止之意)兵,故止戈为武。’”或许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误解了武字本意,或许许慎怀有文人情怀,认为天下应该息武,劝诫武人不要滥用武力,故意这么说。至于楚庄王这么说,可能是借题发挥、政治作秀,可能是误解了“止”的本意。
因此,用“止戈为武”来解释武字,虽然富有哲理,也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从文字本意上来说却是错误的。
鲜为人知的是,“武”字还有舞蹈之意,是周朝贵族用于祭祀的“六舞”之一,颂扬周武王战胜商纣王的乐舞,《论语·八佾》中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所谓八佾(yì),即八行八列,天子才有资格使用的舞蹈规格。
与之相关的是,“武”字还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东汉郑玄解释:“文谓鼓,武谓金也。”
可见,“武”与“舞蹈”息息相关,那么两者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有学者认为,武的舞蹈意义应该早于征伐意义,原因很简单,上古先民使用简陋的武器狩猎,围着猎物跺脚呼喊,将猎物赶到陷阱中猎杀,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原始的劳动舞蹈,之后演化为巫师舞蹈,甲骨文中的“武”是上戈下脚,未必是行军征伐,还有一种解释是手持兵戈跺脚,即是对上古狩猎场景的原始舞蹈再现。也就是说,武字的造字思维逻辑渊源,还可能是手持兵器跺脚,到了兵戈出现之后,就用戈与脚来表现原始狩猎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