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王之涣所作,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盛唐情怀
王之涣,字季凌,唐朝时期诗人,描写边塞风光的五言诗尤为出色,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吧。
王之涣(688─742),并州人,幼时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对许多经典书籍都颇有研究。青年时期读书更加刻苦,文学声誉极高。但在仕途上他始终不如意,未能取得进士功名,仅以四门学士身份作了县吏,一生郁郁不得志。后更受人诬告,只得辞去吏职,居家十五年。他为人豪侠仗义,武陵少年纷纷从游。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越加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抒发胸臆。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与高适、王昌龄等时有唱和。
王之涣诗歌用词朴实,然造境深远,描写西北边塞风光尤为人称道。《登鹳雀楼》、《凉州词》、《送别》等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其中《登鹳雀楼》一诗,以概括之笔书写大自然的雄景奇姿,道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盛唐情怀。
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歌前两句,写诗人登楼所见景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太阳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这两句虽似作者随口吟出,却也对仗工整,色彩鲜明,气魄宏大,景中含情。
诗人登上名闻天下的鹳雀楼,西望山景,银光万道的斜阳缓缓没入山脚,景色是多么瑰丽;东观水势,奔腾呼啸的黄河,滔滔流向大海,气象又是多么壮观!这大好河山的无边美景,激起诗人的一片雄心,准备向更高处挺进攀登。
欣赏这幅远山衡日、黄河浩荡的图画,把握“白日依山尽”的“依”字是关键。白而亮的太阳依恋着远处的山头欲下不下,这依恋即是诗人的依恋。诗人无比喜爱眼前这壮美景色,希望这美景就此定格,白日停驻山边永不沉没。而一个“尽”字,道出了“白日”西下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黄河入海流”是诗人眼前景象也是心中图景。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一座山岗上,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距离大海何止千里!然而“黄河入海流”并非虚妄之词而乃必然之事,它是诗人目力不能及的心中景象,是客观事实的展现。眼前实景加联想想象,创造了一幅壮美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开阔的心境博大的胸怀。
关于这两句诗表现的应是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景象,是黄昏还是正午,古往今来不断有人持有异议。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白日”一词。将“白日”理解为“黄昏的太阳”的话,那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这样的:依山而尽的大而圆的太阳在暮霭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它紧贴西边山峦缓缓而下似对大地充满眷恋,它射出的万道霞光多么壮丽辉煌!但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是:傍晚时分的太阳应是红色而非白色的,而正午时候的太阳看起来才是白色的,这时也是一天中我们感觉到太阳距离我们最远、最高的时候。因此,诗中“白日”为正午时分才最合乎情理,最符合诗人的思绪流动:我看见高高的白色的太阳依傍中条山慢慢消失,我想象此刻浩浩荡荡奔腾在鹳雀楼下的黄河夜以继日跨山越壑,不久之后便会汇入相距万里的大海。
这诗歌头两句,均从大处着笔,上句以所见实景写山之高,下句以想象中的黄河写水流之长,横向纵向相交,共同形成宏阔的空间轮廓,为下文的说理打下了深厚的铺垫。而同时在对太阳、山、黄河水的描写中,彰显着大气、壮阔、奔腾的气势,映射了开放包容的盛唐气象。
结尾两句为作者登楼所感。作者面对高耸入云的中条山,想象着日夜不息流淌的黄河水,这样阔大的境界美好的景象,使得诗人思绪万千,流连忘返,于是,自然地道出了这无比催人奋进、富含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南朝刘勰曾经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之涣有幸登临鹳雀楼,既望山,又观海,自然会神思飞扬,于是作此深刻的哲理论断。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继续攀登高楼更高层。面对壮丽河山秀美风光,游兴更浓,“欲穷千里目”的愿望自然而然产生;心有所愿,脚步自然不肯停歇,“更上一层楼”是“欲穷千里目”的必然行动与结果。
这里,作者以质朴的语言阐发精彩的议论,向人们揭示两点真理:首先,它告诉人们:目力所及是有限的,必须借助外部条件,高瞻才能远瞩,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言“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其次,它还告诉人们:世界是无限的,天外还有天,要想达到更高目标,必须不畏艰险勇于攀登,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王之涣的这两句诗,因生活的典型细节而得哲理思考,进而升华为人生感悟,成为流传千古催人奋发的名句。后世不仅常常有人征引,而且还有许多人仿效作诗。清人鄂容安推陈出新,将一无名诗人对王之涣这两句诗照猫画虎的“到此已穷千里目,何须更上一层楼”翻出新意,写出了积极意味的佳句“: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高远望的胸怀给予我们深刻的哲理启示:人生就像登楼,站得高看得远。只有不断攀登进取,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越来越高的境界。读罢此诗,我们不仅得到艺术享受,更受到哲思的熏陶、精神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