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所作,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他是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辛弃疾素所作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吧。

辛弃疾(1140-1207),谥号“忠敏”,山东济南历城人。辛作为南宋豪放词派词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冠以“词中之龙”美誉,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辛弃疾一生志力于恢复宋土,渴望建功立业,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作为南宋抗金的领军人物,在仕途的失意挫折后,他更多的通过自己的诗词寄托自己关切国家兴亡、忧虑民族命运的满腔激情,其文采风格沉雄,豪迈雄浑,夹杂了自己的一种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不知三国、亦知其言”,可以看作世人对其的高度评价!

辛弃疾(1140)在北方沦陷区长大,1161年完颜亮南侵,22岁的辛弃疾揭竿而起,南归宋朝。南归后数次被起用,旋又罢免,大部分时间是在闲居,最后一次出仕是65岁任镇江知府,任期15月左右再次被免职,于1207年含恨而终。

虽有志不获骋,然而每当朝廷起用,辛弃疾总是“满怀对于恢复事业的信心与希望,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在恪尽职守的同时,时刻准备着为朝廷北伐献计献策。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他辗转于江西、湖北、湖南、两淮一带担任地方官……却始终无缘参与恢复中原的大计。

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辛弃疾来到江西,并且选择了在上饶隐居,这一时期他就像是一位普通的农夫,每天无非是读书写作,然后做一些农活。闲下来时就去到周边游玩,无非是想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尽管这一时期他已经45岁了,但是他喜欢旅行,每到一个地方还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词。其中这首《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那就写得很有趣,语言优美,寥寥数语,写得很是生动。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说,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辛弃疾的词体现出了丰富的多样式,既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又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柔情,还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清新秀丽。他的各种风格的作品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这首《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也不列外。

这阕《清平乐》,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这首词的上片写了作者的所见所闻,还有他当时内心的感受,短短的几句,写得很是有趣,也很是感人;这床下饥饿的老鼠窜来窜去,让人不得安宁,蝙蝠围着昏暗的油灯更是上下飞舞。此时,外面又是刮起了狂风,这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般的波涛,只是在瞬间大雨如注,那硕大的雨点敲打着屋顶,窗户纸也被撕碎了,发出了呼呼的声响,好像是一个人在夜雨中自言自语。这几句写得很生动,也让人感受了深夜中不一样的雨。

在这首词的下片,辛弃疾直抒胸臆:“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两句,概括了他大半生的经历,突出了“华发苍颜”的老态,隐含万分感慨。尽管如此,他在“秋宵梦醒”之后,想的却还是祖国的“万里河山”!思想境界着实崇高。辛弃疾43岁被罢官,遭受沉重打击还不以己悲,一如既往地忧国忧民。这是何等伟岸之男儿啊!有这样的大哥,吾心足矣!

这首词用文字构筑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若改用线条和色彩是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可见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所捕捉、表现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一件事物、一个景点,把它们拼接起来,居然连连接词都可以省略掉,形成了一幅难得的风情画。通过这幅画面,表现作者的凄苦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情。

正如王国维说:“幼安之侍处,在有性情,在有境界。”深沉强烈的爱国情怀正是辛弃疾“性情”之所在。归根结底,他讥评朝权勉励友人,都是因为秉持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雄雄北伐之志,其情殷殷,其志切切。词人驱词用典,不失当行本色,全在意气平心之间,全词读来铿锵有声,清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