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七哀诗》曹植所作,暗喻自己被长兄疏远排斥的苦闷和郁抑

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与曹操和曹丕合称三曹。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曹植所作《七哀诗》吧。

曹植(192-232),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的才华,《三国志》里是这样说他: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柰何倩人?”时鄴铜爵台新城,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争为太子一段经历,对他深怀猜忌,横加压抑与迫害,他虽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却“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与苦闷中死去。

曹植生活在三国鼎峙之时,这也使得他不可避免地打上那个年代的烙印。但我们要看到,曹植的内心世界是孤寂而痛苦的,他的文采飞扬的背后,更多的是落寞与抑郁不得志的悲伤。现在我们来看曹植,不仅仅是学习他的文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体味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这样的曹植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曹子建……

正如曹植后期代表作《七哀诗》中写道: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曹植说,明月照在高高的阁楼上,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轻轻晃动着。伫立在高楼上登高望远的思妇,在月光的沐浴下伤叹着无尽哀愁。请问那不住哀叹的是什么人呢?说是离乡外游,久久不归之人的妻子。夫君外行已经超过十年了,为妻的常常形只影单的一人独处。夫君就像那路上飘忽不定的轻尘,为妻就像是污浊的水中的淤泥。夫妇本是一体,如今地位不同了,什么时候才能重会和好?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一阵西南风,随风投入夫君的怀抱中!夫君的怀抱若是不向我开放,那么做妻子的又要依靠谁呢?

这首诗分上下两部分。前四联为上部分,主要写景叙事;后四联为下部分,重在抒情泄怨。

上部分:前两联先用月景入诗,布置场面,渲染环境气氛。明月照耀着高高的楼房,月光流溢而徘徊。楼房上有一位愁思之妇,正在月光下来回走动,哀戚悲叹。接着第三联自问自答,那哀叹者是谁呢?说是“宕子妻”。“宕子”,即荡子。指离乡外游,久而不归之人。这一联明白交代了“愁思妇”的身份。于是,第四联叙写愁思的原因:夫君出门在外已过了十年还不回还,让妾一直孤处独栖。

下部分:先用两联写各自不同的境遇。夫君你就像那路上飞起的清爽扬尘,而我却如浑浊之水里的泥土。你我现在的处境:一个高高在上不屑下顾,一个卑微低贱难以攀附;一个浮一个沉,要和谐生活在一起实在是机会渺茫。末尾两联写女主人公表达诚挚的心愿却被拒绝。这个时候,万般无奈,万般伤憷,只有绝望。这就是同胞兄弟煞费苦心委婉曲折的申诉,是被遗弃者孤寂难耐失意彷徨的呼号。

这首诗通篇表面上描写思妇诉说被夫君遗弃的哀怨情怀,实际上暗喻自己被长兄疏远排斥的苦闷和郁抑,这是另一种意义上运用了“比”的表达方法,这是诗人更深层的自况自喻。

曹植以弃妇自比是其后期诗歌的特色之一。除了这首,其他如《浮萍篇》、《杂诗》等诗里皆有怨妇形象的运用。曹植这首《七哀诗》里的弃妇,就是用作象喻的。曹植具有致君为国的理想,不仅是曹植个人的志向,同时也是当时整个时代的风气反映。可是抱著成就功名期盼的臣子,如果不能获得君主的赏识任用,那便全无施展才能抱负之机,没有办法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样的君臣关系,就彷佛那个时代全心托靠男性的女子,一朝被夫君离弃,那就是没了依傍的怨妇,失去生存的价值以及生命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