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朱敦儒所作,抒发出一腔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是南宋著名书画家、诗人,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贡献很大,有“词俊”之美誉,与“诗俊”陈与义等人合称洛中八俊。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朱敦儒所作的《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吧。
夜静之时,当你享受着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时,这时候最适合读宋词了,但宋初的词,酒啊花的,再加上红烛美女,太腻;宋末的词,国之将倾,暮雨竹林中,总有着铁蹄渐近的悲恐,太伤感。所以,掐头去尾,就数宋中期的词最惬意了,而其中最具韵味的我觉得当属朱敦儒的词了。
朱敦儒可以说是宋朝,非常有才情的一位诗人,以及词作者,他的很多作品,无论是他的诗作,还是他的词作,那都是写得无比忧伤,读来真是令人感伤不已。相信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对于朱敦儒的作品,那都是不会陌生,例如他的《雨中花·岭南作》、《相见欢·秋风又到人间》、《相见欢·深秋庭院初凉》等等,那都是他的传世名篇,写得无比的唯美。
朱敦儒的一生起起伏伏,颇似一出意想不到的电影。朱敦儒出生在一个小官僚之家,生性风流潇洒。自幼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当时正值北宋晚期,世风腐败,北宋已经日暮黄昏。朱敦儒好似看透了时局,常以梅花自比,意在表明自己无心与其他众花争相斗艳。他还希望做一个畅游山水之间,比陶渊明还要快乐的那种隐士,不再过问世事,因此他隐居山野。
但朱敦儒在当时声名极大,号称是“洛阳八俊”,以词独步天下。朱敦儒每到一地总会有婀娜多姿红口白牙的姑娘索要词句,他曾经自豪地说,“佳人挽袖乞新词”,可见朱敦儒的词在女粉丝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朱敦儒不仅受女生所爱,也有为数不少的男生为之疯狂。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就是他的铁杆粉丝。朱敦儒对陆游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力主北伐,收复故土的观念上。不同的是,陆游是以诗为主业来叙事写人生,而朱敦儒是以词为主。
但名气是一把双刃剑,朱敦儒的名气太大,就有人推荐他去做官,朱敦儒偏偏就不去,颇有些魏晋时代以青白眼看人的阮籍的风范。直到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在朋友的劝勉下才勉强应诏前往临安,任右迪功郎之职,后皇 上赐朱敦儒进士出身,后官至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然而朱敦儒生性狂放,做官时间很短。
这或者和朱敦儒的经历有关。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洛阳、汴京一带,均遭兵燹。不久,汴京沦陷。朱敦儒携家南逃,先到淮海地区,后渡江至金陵。又从金陵沿江而上,到达江西。当朱敦儒的船在长江航行时,他写下了一首词《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朱敦儒说,放舟于江面上,千里波涛,云水茫茫,经过吴山只是稍微的浏览了一下景色。云层密密聚集在水府附近,江涛汹涌追随着巫山神女奔走。众水汇成大江滔滔东注人海。匆匆奔波向南的北方游子,满怀壮志却偏感报国到无门,随着年华流逝忽然觉得要走到垂暮之年。想起伊阙和嵩山的隐居生活,跟巢父、许由一样的林下故友,那时的生活竟如同南柯一梦,很快消失转眼之间已成过去。
朱敦儒说,回望中原金兵还未彻底扫除,试问人间抗敌的英雄在何处?空怀有报效国家的奇谋良策,可怜无人赏识不被重用,白羽箭早已堆积满了灰尘。想当年东吴末帝孙皓用铁索横截江面,晋军烧断铁索,战船长驱东下,攻破金陵,吴主孙皓被迫投降心情无比悲苦。如今我只能独自愁敲桂木短桨,悲愤地低诵那古曲梁父吟,热泪像雨一样横流,止不住心中万分的悲伤。
这首词大概作于建炎晚期(公元1129年—1130年),是作者在金兵南侵后的感时抒愤之作。在这首词里,作者借古忧今,抒发出一腔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这首词的上片写去国离乡之感。前六句“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描写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一幅开阔的画面。接着“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写词人感慨自己有报国壮志,但是报国无路,年龄却又一天一天老了。最后三句“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写词人想起了故人,想起疏狂自放于山水间的生活,但这些成为永远的过去,且一去不复返了。
下片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开始六句“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写作者对金人践踏中原大地感到痛心,呼唤英雄人物带领军队收复祖国河山,同时渴望得到重用,舒展自己的治国才华。接着三句“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借用三国末年吴主孙皓被迫投降的典故,抒发自己的悲苦心情。最后三句“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借用一曲《梁父吟》表达自己悲愤而无奈的复杂心情。
这首词激情慷慨,悲愤交加,词人悲己之迟暮,悲国家零乱、愤英雄无路、愤偏暗误国,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但在那个时代是没有人能听到这样的声音的,于是朱敦儒很失望。或者因为这些,朱敦儒经历过两宋动荡的年代,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见尽人世间的苦难,见尽朝廷的无能与腐败,再加上他踌躇满志的时候得不到重用,最后甚至被奸臣弹劾罢官。晚年的朱敦儒便隐据田园,饮酒赏花,写词赋曲,过着看破红尘的闲适生活,成就了他词坛大家的地位,也为我们留着了一大笔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