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闺怨》王昌龄所作的闺怨诗,将妻子们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七绝圣手”。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所作的《闺怨》吧。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诗歌当属一束最为灿烂的光芒,让整个文坛熠熠生辉。因此,徜徉在唐诗美丽的华苑中,经常会感到目眩神迷,甚至流连忘返。作为记录生活或表达心情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诗歌在其内容和题材上都没有太过于严格的约束,因而,历史上所流传下来的诸多诗歌之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于是,有浪漫诗仙李白的“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也有沉郁诗圣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有万里疆场追逐梦想的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而每次吟诵起王昌龄的这首经典七绝《从军行·其四》,都能领略到边塞诗中的豪情,也能感受到他写这首诗时是多么的热血沸腾。

王昌龄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及政治家,王昌龄的一生仕途坎坷,常年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见证了唐朝由兴盛逐渐走向没落。

王昌龄一生不顺,三十岁为官,官还不大,相当于县官之级。但官运不畅,获罪发配。近五十岁,又获官职,中间还曾被贬官职。六十岁,辞官还乡,途中被安徽亳州刺史杀害。王昌龄一生才华横溢、结友甚多,两次被贬、长期谪居。

这样坎坷经历的王昌龄,骨子里的文人气质却根深蒂固,自身颠簸,却忧国忧民。他的边塞诗意境开阔、语言细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表现力。既描写盛唐的大好河山风光,又描写战争的场景,还要描写战士的心理状态。

男人嘛,描写这些很大气的边塞诗也就罢了,可是王昌龄的宫怨诗、离别诗也写得非常细腻,令人不得不佩服。如他的《闺怨》。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说,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闺怨》是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闺怨诗,唐朝前期,有许多男人都会远赴边疆,保卫国土,因此不得与妻子分离。丈夫离开之后,时间久了,妻子也就对丈夫充满了思念与怨恨,这首诗便将妻子们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

第一句劈头就说“闺中少妇不知愁”,与诗题“闺怨”刚好相反,这是个设置悬念的写法,引发出读者的疑问和阅读的兴趣。

第二句“春日凝妆上翠楼”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这位少妇的“不知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显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如果是遣愁又何必凝妆呢?所以此举肯定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

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描写春天绿油油的杨柳。本来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但这时候,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随风飘扬,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就像是人的离愁别绪,符合少妇此刻心境。

还有,这一句里的“忽见”二字用得好,少妇“忽见”春风拂动下的杨柳,马上触动了她内心藏了很久的情感,她浮想联翩:想到了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了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了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又一年地消逝,想到了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

少妇不联想还好,但就是这一瞬间的联想,使得她内心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一下子强烈起来。于是就有了最后一句“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句是说,少妇深悔自己当初让夫婿从军,谋取封侯的爵赏,以致自己一人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

这一句的“悔”字用得妙,为画龙点睛之笔,将登楼前的不知愁与登楼后的深知愁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悔”为诗眼,不言而喻。在这个少妇看来,“杨柳色”比“觅封侯”更值得留恋,更有追求的价值。这里不仅包含着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惜,其审美内容也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

这首诗并未刻意写怨愁,但是在闺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怨之深,愁之重,已表露无遗。这首诗集中描写少妇心理的变化,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耐人寻味,乃素负盛誉之作。明代文学家顾璘评价这首诗说:“雍容浑含,明白简易,真有雅音,绝句中之极品也。”清代书画家周珽也评价说:“情致语,一句一折,波澜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