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所作,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淡泊的心理

刘长卿,字文房,唐代官员、诗人,擅长五言,自称“五言长城”。他被贬之后所作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被选入教科书中。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长卿的另一篇佳作《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吧。

提到唐朝,我们自然会想到初唐时期一派繁荣的盛世景象,以及以唐诗为代表的文化繁荣景象,以致诞生了李白、杜甫这两位难以逾越的巅峰诗人。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唐诗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时代的进步。然而,"安史之乱"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宁静,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此时,唐诗的命运也进入了另一阶段——中唐时期。

诗风由恢弘磅礴的盛唐气象转变为骨气顿衰的中唐面目,此时,出现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诗人,他们不再像李白那样飘逸浪漫,也不再像杜甫那般沉郁顿挫,取而代之的是孤独清冷的氛围与感伤无奈的悲情。在这些诗人中,刘长卿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唐代诗人里面,刘长卿这个名字在浩瀚如星海的诗人中,可能不算是最突出的,也不算是最为人所知的,但是他的一首诗你一定读过。那就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字文房,安徽宣城人,唐代著名的诗人,流传下来的诗有一千多首。他的诗清新脱俗,有许多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譬如这首禅理诗《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那就是一首备受赞誉的经典之作。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唐朝大历年间,是个令人感伤的历史时期,很多诗歌都着意表现感伤色彩,但更多的是摆脱时代失意、政治苦闷、人世困惑,而追求宁静、冲远、淡泊的心理,刘长卿的这首《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就是典型的代表。它除了反映当时的“时代心声”之外,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阐明了一定的道理,对于如何把握人生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

首联“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两句就突出一个“寻”字:诗人沿着清幽的山径一路寻来,看到绿苔上还印着踏过的屐痕。这两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所以满路莓苔。于是,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异常兴奋,非常期待高人的指点。这里有点先扬后抑的感觉。

颔联“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两句,由首联沿着隐者所行之路向前,到了隐者所居之所。白云缭绕小渚,仿佛是彼此依恋一般。碧草当门,则直截了当地展现出道士不在寓所。这两句刻画了白云、芳草、静渚、闲门等意象,透露出一股恬然、静默的氛围。诗人寻隐者不遇的惆怅情绪,仿佛也被这种恬淡的氛围所融化,其心境自然变得恬淡、宁静,仿佛一切均消逝在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颈联“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两句以景带叙,前一句写景:雨过天晴后,松色显得更苍翠。这里的“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后一句叙事:诗人一路随着山转见到了溪流的水源。这句“随”字用得好,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

尾联“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两句写诗人看见了“溪水”,就已经悟到了“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而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更是领略到了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但究竟具体是怎样的禅意和境界呢?诗人最终没有说,因为他认为已经无需多言,一切都尽在不言中,正如陶渊明所说的“欲辨已忘言”。

刘长卿这首《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不一样的春色美景,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才使得此诗显得别具一格,处处充满了诗意,处处有着深刻的禅理。诗人本来是要去寻找朋友的,结果没有找到朋友,他只好沿着小溪走到了尽头,这时诗人坐下来开始思考人生,以此结束了这首诗,留给了读者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在这首诗中,人和山水相对意会忘言,在精神上达到契合,诗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融入了“忘言”之中。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所以,这首诗既富有悠远的诗味,又寓有意蕴丰富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