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魏野对于仙人生活的无限向往

北宋时期文化十分繁荣,是词与诗的朝代,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言壮志,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学思想。有大词人例如苏轼,也有小诗人例如魏野。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祖籍四川,徙居陕州(今河南陕县)。家世务农,一生未做官,但与当世名公贵人多有交往,名气很大。卒赠秘书省著作郎。他与寇准、王旦往来酬唱。他的诗效法歌行体,风格清醇平易,所写的诗当时曾流传到北方契丹国。原有著作《草堂集》,后其子魏闲重编为《巨鹿东观集》。

魏野不仅是诗人,也是一名处士,他隐居于陕州(今河南陕县)东郊,他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夜观星月,不求闻达,年纪轻轻就常常被文学爱好者和士大夫追随,陪他终日吟咏,乐不知返。

魏野学习唐代姚合、贾岛诗风,苦心经营,力求独特,给宋初的诗坛带来一缕清新之风。像其《题普济院》中:“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晨兴》中的:“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均是人见人爱的警句,魏野因此诗名大震。除此之外,他还借用了贾岛《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题目,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意境不输贾岛的那首同题目的五言绝句,而且更含蓄有味,也成了千古名篇。

《寻隐者不遇》

〔宋代〕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读这首七绝确实会让人联想到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只是魏野此诗写得更加缥缈、清幽。在这首诗里,作者仿佛到了蓬莱仙岛,这里香风拂面,松花自落;白云遍地缭绕不去,好一派仙境风光,人虽不见,但是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人,他的仙风道骨是令人仰止的。这首诗了了四句,二十八个字,却摇曳生姿,韵味无穷,颇具唐人风度,值得一读再读。

开篇“寻真误入蓬莱岛”这句即破题,点出寻访的地点,这位隐士看来是个道士,诗人称之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见敬仰之情。“误入”二字,既说明诗人是不知不觉中来到此地的,也表现了他对此幽寂之景的惊异之情。

第二句“香风不动松花老”具体写所见之景。作者特意选取了“松花”的意象,颇具意味。隐士(或僧道)居处不可无松:贾岛《访隐者不遇》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是人所周知的,此外如:张佑《题南陵隐静寺》:“松径上登攀,深行烟霭间。”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随。”不一而足。这同松具有岁寒后凋的品格与幽森苍郁的形象有关。香风不动,松花自落,指松花之幽香悄然飘散于空间,松花自然落地亦无声无息,“蓬莱岛”清寂、幽雅之境描写得十分真切。

第三句“采芝何处未归来”,采芝,采摘芝草,古人认为芝草是神草,一般是求仙之人去采摘。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隐者去哪里采摘芝草了啊,还没有回来?这是一个设问句,但是问得非常巧妙。诗人表面上是在问:隐者去哪里了?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点都不重要。“采芝”才是关键。

诗人是如何知道隐者去采摘芝草了呢?在贾岛的诗中,因为诗人和童子有对话,所以他知道隐者去采药了。但是这首诗中只有诗人,所以他不可能知道隐者的行踪。可见,“采芝”只是诗人的一个推断。但奇怪的是,诗人对这个推断非常肯定。他没有直接问“隐者是不是去采摘芝草了”,而是问“隐者去哪里采摘芝草了”。

这两种问法区别很大:前一种问法,明显不太确定隐者的行踪,但是后一种问法,非常肯定隐者就是去采摘芝草了。“采芝”,明明只是一个推断的结论,本来是不确定的,诗人却把它当成了一个问句的前提条件,这样就让这个推断变成了事实。明明是在问“何处”,其实是在肯定“采芝”这个推断,这一问体现了诗歌的含蓄性,是不是非常巧妙?但这只是妙处之一。

诗人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呢?因为前一句中的事物特点,让诗人对“此处是仙境”深信不疑。既然生活在仙境,那么隐者自然是为了求仙,所以采摘芝草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诗人对“隐者采摘芝草”的确信,其实是为了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仙境”的确信。那么这一句只是为了表达诗人对“仙境”的确信吗?不!“何处未归来”这一问,还暗含了更关键的作用:为了引出后一句夸张的想象,这是妙处之二。

第四句“白云遍地无人扫”,画龙点睛之笔,谐趣脱俗,亦抑亦扬,既也写出了诗人对领略仙人风采的期待,又写出了这种期待落空之余的喜悦,“白云遍地”,多么迷人,万一仙人到来,把它清扫了,岂不更加遗憾。

从全诗来看,诗人是在写“寻隐”,倒不如说是诗人对仙人(或者说是隐士)生活的无限向往。《易经》曰:“天地闭,贤人隐”,《论语》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向来有这种“隐”的文化和现象,所以这首诗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状况的不满。所以这首诗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如宋人蔡正孙对这首诗有“摹写幽寂之趣,真所谓蝉蜕污浊之中,蜉蝣尘埃之表”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