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探索:对症下药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对症下药,拼音是duì zhèng xià yào,意思是医生针对患者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出自《三国志·魏志·华陀传》。那么成语对症下药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成语故事】: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医术高明,诊断准确,在我国医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华佗给病人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有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一同到华陀那儿看病,两人诉说的病症相同:头痛发热。华陀分别给两人诊了脉后,给倪寻开了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

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问:我们两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

华陀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因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倪寻和李延服药后,没过多久,病就全好了。

后来,对症下药这一成语,就用来比喻要善于区别不同的情况,正确地处理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