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早年也是一个精明强干,奋发有为之人 孙权晚年变化为何那么大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吴皇帝孙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早年的时候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孙权晚年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孙权晚年为何会成为一个昏君?孙权变化为何如此之大?
孙权一生以武昌称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称帝之前精明强干,奋发有为,称帝之后,特别是晚年,刚愎疑忌,政失较多。
孙权
孙权,早年带领东吴励精图治。
孙权,在武昌八年表现得非常英勇睿智,是他一生最有作为的时期。在武昌他先向曹丕称藩,和魏御蜀,打败刘备的东征,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又重新建立吴蜀联盟,抗击了曹丕的多次军事进攻。曹丕死后,孙权主动发起石阳之战、襄阳之战、石亭之战,并取得了石亭之战的胜利。
孙权在武昌成功地解除了吕蒙夺取荆州之后的孙吴生存危机,改变了孙吴被打防御的局面,进而联合蜀国,转入了对魏的战略进攻态势,使孙吴成为三足鼎立的一方。
早年的孙权雄才大略,带领东吴励精图治,位列三国之一。他早年之所以有英明的表现,其功要归于张昭、顾雍二人,也倚仗了周瑜、鲁肃、诸葛瑾。没有周瑜、鲁肃,便不会有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的赤壁之战,没有诸葛瑾,也不会有猇亭之役以后的吴、蜀言归于好。
孙权,晚年废太子,赐死儿子,杀掉重臣,导致东吴走向衰败。
《三国志》评曰: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岂止替位不终而已? 孙亮即位,大权旁落,政变迭起,政局动荡,孙吴政权开始走向衰亡。而童孺当政、无贤辅佐、政局不稳正是孙权立嗣之误所致。
吴书曰:权寝疾,议所付托。时朝臣咸皆注意于恪……权嫌恪刚愎自用,孙峻以当今朝臣皆莫及,遂固保之,乃征恪。诸葛恪与腾胤一起接受诏命辅佐太子。
孙权临终托孤却难找贤辅,让人扼腕而叹。孙亮即位后,因年幼尚未亲政,诸葛恪独揽大权。此人果然刚愎自用,不听众议,多次北伐,无功而还,劳民伤财,怨声载道。
“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冬十月,孙峻(孙权侄孙)伏兵杀恪於殿堂。”于是,朝政大权归入孙峻之手。皇族争权随即开始上演,相互残杀,波及朝臣,数年间朝野腥风惨雨。后孙亮废,孙休立。
不久,孙休暗中与张布谋划诛杀了权臣孙,重新收回皇权。然而孙休锐意於典籍,以旧日恩信交情将朝政事务委托于濮阳兴、张布,任凭兴、布专权。
故《三国志》评曰:“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乱乎? ”孙休在位七年去世。“是时蜀初亡,而交携叛,国内震惧,贪得长君。”群臣害怕幼主无法把持朝政,重蹈覆辙,内外交困,将遭国难。于是违背孙休遗愿立年长的孙皓为君。孙皓就是孙和长子,孙吴的末代君主。
《三国志》裴注本卷四十七《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臣松之以为孙权横废无罪之子,虽为兆乱,然国之倾覆,自由暴皓。若权不废和,皓为世, 终至灭亡,有何异哉? 此则丧国由於昏虐,不在於废黜也。设使亮保国祚,休不早死,则皓不得立。皓不得立,则吴不亡矣。”此论多谬。
谬之根源在于没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变化的事物:
其一, 若不废孙和, 皓为世,继位的可能性极大,但不是绝对的。
其二,若孙和不废,皓之人生际遇则完全不同, 个人素质也可能不同。众所周知,孙亮即位不久就赐孙和死,张妃自杀,而皓年幼,其生母何姬抚育兄弟几人长大。若孙和不废,孙皓所接受的教育将完全不同。
其三,孙皓对于孙吴之亡当然负有直接责任,但一国之亡有各方面的原因。
事物的发展自有他的客观规律。因此,“皓不得立,则吴不亡”的论断也是不能成立的。
废黜虽不是导致丧国的根本原因,但废黜之误不仅直接造成了孙权统治晚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激化,而且使孙吴统治开始走下坡路而没有能够得到挽救。
因此,可以说,孙权晚年立嗣之误直接导致孙吴政权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