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李文忠病逝后,朱元璋下令太医全部被杀,是为何?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上问题知秀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其中,地位最为显赫的,莫过于“六公”。大多数人认为,明朝开国“六公”指的是6个人,即:徐达、李善长、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开国“六公”并不是6个人,而是7个人。

“六公”中,李善长是文臣,徐达、邓愈、冯胜是武将,常茂是袭承父亲常遇春(已故)的爵位。最为特殊的,就是李文忠,他是明朝初年的悍将,而且他还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但是,被封为曹国公的人,并不只有李文忠一个。因为李文忠的父亲、朱元璋的姐夫李贞也被封为曹国公。用朱元璋的话说,这叫“父子同爵”。也就是说,明朝初年的“六公”中,“曹国公”这个爵位,其实是李贞、李文忠父子两人。只不过,李文忠的功绩远远大于乃父,以至于后人很少提及李贞。

明朝初年,李贞、李文忠、李景隆三代人曾红极一时,李文忠生前被封曹国公,死后被追封为岐阳王。本文,笔者将和大家介绍李文忠,希望通过史料来还原朱元璋这位赫赫有名的外甥。

一、保儿入滁阳,太祖视己出

《明史·李文忠传》记载: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

李文忠,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他的母亲是朱元璋的二姐。后来朱元璋为李文忠取字为“思本”,更是意味深长。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生于穷苦家庭,其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佃户。朱元璋有三兄二姊,在父母去世后,他们兄弟姐妹6人,或去世、或失散,朱元璋童年时便无依无靠,不得不靠乞讨和入寺填饱肚子。

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朱元璋在濠州参加了红巾军,因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成为了郭子兴的女婿。元顺帝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脱离郭子兴,南下定远,开始自立门户。在此过程中,朱元璋多次派人去寻找自己失散的亲人,但都没有结果。次年,朱元璋攻克了滁州,名声大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陆续前来投奔。

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本是泗州盱眙人。李贞性格敦厚,家中略有几亩薄田。当年,朱元璋父母因为生计艰难,才把女儿朱氏嫁给比她大14岁的李贞。李贞因此对朱元璋一家也非常照顾。元朝末年,乱兵入境,“贞因挈家避地淮东”,李贞带着一家人到淮东避难,从此和朱元璋一家失去联系。在李文忠12岁那年,朱氏病逝,3年后,李贞打听到小舅子朱元璋在滁州,才前去投奔。《明太祖实录·李贞》记载:

久之,闻上在滁阳,乃携其幼子文忠西奔,出入乱兵中,草食露宿,几不能存活,日夜吁天,冀保完父子。逾一月,始达滁阳见上,时甲午冬十有二月也。

当时,正值淮西动乱,李贞带着儿子躲在草丛之中,昼伏夜出,走了一个月的路,九死一生才到达滁州,十分不易。朱元璋见到李贞父子后,方知道二姐已死,朱元璋伤心之余,对外甥李文忠更加珍视。《明史》记载:

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

朱元璋对外甥视如己出,不仅亲自抚养,还让外甥随自己姓,从“文”字辈,取名朱文忠,字思本。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接下来笔者仍会用“李文忠”这个名字。

当时,朱元璋身边有十多位养子,例如朱文英(沐英)、朱文辉(何文辉)等,但朱元璋最为重视的孩子,还是朱文正和李文忠(此时应称“朱文忠”,下同)。朱文正比李文忠大3岁,最先投入战场,后来因叛变,被朱元璋幽禁而死。李文忠则一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成为明朝开国六公之一。

二、少年临战阵,骁勇冠诸将

李文忠15岁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延请名师教李文忠学文习武,4年后,也就是李文忠19岁那年,他第一次奔赴战场,在池州之战中,李文忠一鸣惊人。

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太祖平汉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冬十月,常遇春、廖永安、吴祯等,自铜陵进取池州。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在占领南京之后,持续向皖南和浙东扩张,当年十月,朱元璋派常遇春、廖永安、吴祯等人从铜陵出发,打算攻取池州。而不久前,徐寿辉刚刚派陈友谅、赵普胜从元朝手中夺走了池州。朱元璋和徐寿辉虽然都是义军,但为了抢夺地盘,在池州大打出手。只是,常遇春最初兵力不足,并没有占到便宜,只得向朱元璋求救。

由于当时徐达正在攻打常州、胡大海在攻打徽州,朱元璋身边没有大将可派,便派外甥李文忠领兵支援常遇春。李文忠当时担任朱元璋的舍人,此前没有独立领兵的经验,可谓“初生牛犊”。

初生牛犊不怕虎,李文忠到达池州后的表现,让常遇春等猛人刮目相看,《明史·李文忠传》记载:

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一句“骁勇冠诸将”可以看出李文忠当时的表现,尤其是在常遇春跟前,更能显示出李文忠的彪悍。

朱元璋本打算在池州之战后就把李文忠召回南京,不曾想李文忠如此勇猛,朱元璋大喜,立即派李文忠攻打青阳、石埭、太平、旌德,李文忠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上述四城攻入囊中。随后,李文忠掉头向东,进入浙江地界,夜袭淳安,一路如犁庭扫穴,直接和邓愈挥师联合攻下建德,然后又协助胡大海从张士诚手里夺走诸暨。

李文忠此次出征,从安徽打到浙江,历时半年,共攻克十余座州县,招降敌将三万多人。对于一个初入战场的“新人”来说,这样的战绩,实在是太骄人了。朱元璋喜不自胜,晋升李文忠为“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

李文忠在投奔朱元璋之前,不过是一位饱经患难的少年郎,在朱元璋的亲自培养下,李文忠已经不仅仅是骁将这么简单,因为他同时还是一位“智将”,有两件事可以说明李文忠的聪明之处:

第一件事,张士诚派10万大军攻打严州,结果李文忠想到了里应外合的策略,《明史》云:

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

张士诚兵败,内心极其愤怒,一个月后,张士诚第二次派兵来犯,李文忠现在大浪滩“又破之”,张士诚休整后再战,李文忠“复击败之,斩陆元帅”,从此,张士诚的大军终于知道李文忠并非是乳臭未干的青葱少年,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将。《明史·李文忠传》记载,从此后“士诚自是不敢窥严州”。

第二件事,《明史》云:

吴兵十万方急攻诸全……再兴复请益兵,文忠兵少无以应。会太祖使邵荣讨处州乱卒,文忠乃扬言徐右丞、邵平章将大军刻日进。吴军闻之惧,谋夜遁。

意思是,张士诚派10万大军攻打诸暨,当时诸暨守将谢再兴(徐达的岳父)向李文忠求援,李文忠兵少将寡,便对外散布假消息,说徐右丞(徐达)、邵平章(邵荣)的大军马上就来了,张士诚的大军听闻后,连夜逃跑。徐达和邵荣是朱元璋早期最勇猛的两位战将,李文忠借二人的名头,不战而胜,可谓大智。

李文忠在军旅生涯的早期,立下最大的功劳其实是处理接下来“处州兵变”。

朱元璋在创业初期,对胡大海非常器重。胡大海是文武全才,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把朱元璋的势力扩展到了浙东。若胡大海能活到明朝开国时,他必定能跻身于公爵之列。可惜,在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年),胡大海被刺杀身亡了,而杀他的人,名叫蒋英,是一名叛徒。

当初,胡大海降服了苗将蒋英,不曾想,蒋英被张士诚策反,降而复叛,在金华杀掉了胡大海,并指使部下在处州杀胡大海的副将掉耿再成,然后投奔张士诚,史称“处州兵变”。处州兵变,导致朱元璋在浙东的局面瞬间失控,朱元璋在浙东的多年经营眼看就要毁于一旦。这个时候,李文忠及时出现,挽救了局势。史载:

苗将蒋英、刘震杀大海,以金华叛。文忠遣将击走之,亲抚定其众。处州苗军亦杀耿再成叛。文忠遣将屯缙云以图之。拜浙东行省左丞,总制严、衢、信、处、诸全军事。

李文忠当时身在严州,和处州毗邻,他得知胡大海被杀后,来不及请示朱元璋,就带着所有的部下倾巢而出,李文忠以雷霆之势杀掉叛军主将,平定金华、处州。而后,李文忠恩威并施,很快稳住了那些立场不稳的将领。而这一年,李文忠年仅23岁。

朱元璋骤闻胡大海去世,浙东大乱,一时间心乱如麻。后来听闻李文忠已经平定浙东,大喜过望。立即下令任命李文忠为“拜浙东行省左丞”,接替胡大海。李文忠从初出茅庐,到凭借自己的能力,帮朱元璋主宰一方,成为封疆大吏,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

很多人认为,李文忠之所以能年少成名,并且能成为开国六公之一,得益于他是朱元璋的外甥的缘故。笔者认为,这样的结论并不全面。不可否认,若无朱元璋的关系,李文忠很难出人头地。但朱元璋只是给李文忠提供了方便,真正让李文忠有一番作为的,还是他本人。若没有他在前线的浴血拼杀,他也不可能得到“曹国公”的爵位,更不能被追封为岐阳王。

三、少帅为贵勋,义子变外甥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当时陈友谅已死,张士诚知道他和朱元璋之间必有一战,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于是,张士诚派元帅李伯升率领20万大军攻打新城(浙江诸暨南),而驻守此处的,正是李文忠。当时,李文忠的兵马远不及李伯升,部将胡德济劝李文忠说:“现在敌军势头太猛,我军应该死守待援。”李文忠听完不悦,他召集众将说:

“兵在谋不在众,彼众而骄,我少而锐,以锐遇骄,必克之矣!”(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六》,下同)

将士们听完,信心倍增,次日凌晨,李文忠趁着大雾与李伯升决战,李文忠调兵遣将,倾巢而出,史载:

雾稍开,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冲其中坚。敌以精骑围文忠数重。文忠手所格杀甚众,纵骑驰突,所向皆披靡。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

意思是,大雾中,大家看不清彼此的厮杀情况,待到大雾逐渐退去,大家看到李文忠纵马横槊,带着数十名亲兵和敌人肉搏,他左冲右突,亲手格杀敌军甚多。将士们深受鼓舞,喊声震天,一举击溃李伯升。战争的结局是——“逐北数十里,斩首数万级,溪水尽赤”。

李文忠这一战,彻底打出了自己的气势,张士诚从此再不敢主动出击。朱元璋当时在武昌,他特地将李文忠召到驻地,设宴慰劳李文忠,并赐御衣名马,欣慰不已。

次年,朱元璋定下灭吴大计,命徐达、常遇春等人讨伐张士诚。朱元璋给李文忠的任务是在杭州一带牵制敌军。李文忠不辱使命,陆续攻克桐庐、新城、富阳,最后杀入余杭,直趋杭州。在攻下杭州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明史》记载:

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意思是,李文忠麾下一名士兵拿走了百姓的铁锅,李文忠二话不说,立即将这位士兵斩首示众。这件事影响极大,李文忠麾下将士入城后秋毫无犯,杭州百姓对朱元璋的军队,也有了新的认识。

这件事足以说明,李文忠打仗虽猛,但他治军甚严。

当年底,张士诚被徐达、常遇春围困在苏州,朱元璋见大局已定,下令给李文忠:

就加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氏。

朱元璋的这道命令,有三层意思,第一是给李文忠官职(加荣禄大夫);第二是给李文忠权力,让他主管浙江一省事务;第三是让李文忠改姓李(此前被朱元璋改为朱文忠)。

笔者认为,朱元璋之所以让李文忠回归本姓,有两点考虑:

第一,朱元璋的二姐就李文忠这一颗独苗,现在李文忠功成名就,让他回归本姓,也算对二姐一个交代。

第二,朱元璋已经筹划称帝,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已经12岁,如果李文忠仍姓朱,必定会占着朱元璋“义子”的名分,到时候将会导致皇位传承长幼不分,引发萧墙之祸。所以,让李文忠去掉朱姓标签,非常有必要。

就这样,李文忠从朱元璋的义子,再次成为他的外甥。“李文忠”这个名字,才开始出现在史书上。

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称帝,李文忠亲往南京朝贺,不久后,朱元璋派李文忠北上,协助徐达、常遇春北伐。李文忠在常遇春麾下立功甚多,常遇春对他赞不绝口。洪武二年,李文忠随常遇春攻破北元的上都,元顺帝被迫逃亡。不幸的是,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常遇春病逝于柳河川。李文忠临危受命,接替常遇春,带着大部队返回南京。

洪武三年,朱元璋再次派徐达北伐,李文忠被任命为副元帅,和徐达兵分两路北进。当时元顺帝已死,他的儿子元昭宗新立,李文忠势如破竹,一路打到应昌,元昭宗仓皇北逃,李文忠一举降服了近4万蒙古兵,并且俘虏了元昭宗的嫡长子买的立八剌,这是朱元璋北伐以来,首次俘虏北元王朝的王位继承人。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振奋不已,待大军返朝,朱元璋亲到奉天门迎接。

当时,有人甚至认为李文忠此次北伐的功劳最大,远远超出了元帅徐达。不过朱元璋仍尊徐达为首功,但也没有打压李文忠。在大封功臣时,李文忠一跃成为开国“六公”之一,被封为曹国公,《明史·李文忠传》记载:

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三千石,予世券。

朱元璋对李文忠的这个封赏,有一点非常特殊,那就是“同知军国事”。

也就是说,朱元璋除了给李文忠爵位、俸禄、免死铁券外,还给了李文忠继续掌控军队的权力。这个待遇,除了徐达等少数人外,其他人的封赏里并没有。

四、追赠岐阳王,死亡显蹊跷

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后,仍然活跃在朝堂之上。洪武五年,徐达第三次北伐,李文忠继续担任副帅。洪武六年,李文忠在北平击败蒙古军。洪武七年,李文忠出塞,一次性俘虏20多名北元官员。

在此后几年里,明朝的重大军事行动,总有李文忠的参与。按照朱元璋的培养方向,李文忠极有可能接替徐达,成为明朝抵御外敌的柱石。然而,朱元璋失算了,因为在徐达去世的前一年,李文忠就病死了,朱元璋追赠他为岐阳王。

关于李文忠之死,史书记载得较为含糊,但李文忠去世后,朱元璋的表现却让人费解,《明史·李文忠传》记载:

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

意思是,洪武十六年(1383年)冬天,李文忠就生病了,朱元璋亲临李文忠家中探望,并且让淮安侯华中(淮安侯华云龙之子)亲自调理李文忠的医药。第二年(1384年)三月,李文忠便去世了,终年46岁。

李文忠去世后,朱元璋怀疑是有人下毒,不仅将华中贬谪,还把给李文忠看病的各位太医及其家人全部诛杀。

纵观李文忠生病及去世的过程,有三个疑点:

第一,李文忠生病时年仅45岁,他的长子李景隆早已成年,身边并不缺侍疾之人,朱元璋为何要让一位外姓侯爷(淮安侯华中)亲自调理李文忠的医药。华中毕竟有爵位,朱元璋这么安排,极其不合理。难道华中借调理之名,行监视之实?

第二,文中已经提到李文忠在洪武十六年冬天生病,第二年,也就是洪武十七年三月病逝。既然明确提到李文忠是生病,为什么朱元璋还怀疑李文忠是被毒死的呢?难道李文忠最初就没有生病?

第三,退一步来说,就算朱元璋有怀疑,也应该审理太医。就算一怒之下杀掉几位太医,也不应该把太医的家人全部杀光吧?朱元璋的做法,是不是在掩饰什么呢?

笔者先不急着下结论,然后给大家看另一段史料。《国初事迹》记载:

文忠守严州,取娼妇韩氏在家留宿。太祖知之,差人将韩氏诛之,召文忠问罪。皇后劝谏,复令还严州。既至,儒士赵伯宗、宋汝章乘机说文忠,曰:“此去得回,若再取不得回也。当早图之。”

这件事大概发生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左右,也就是李文忠平定“处州兵变”不久。

上文的意思是,李文忠守严州时,曾经和一个姓韩的娼妓有染。这件事严重违反军纪,朱元璋因此大怒。为了解决此事,朱元璋不仅杀掉了韩氏,还打算召李文忠回南京问罪。但是,李文忠刚离开严州,因朱元璋之妻马氏劝阻,朱元璋最终心疼外甥,又打消了问罪李文忠的想法,让李文忠返回严州。

李文忠接到命令只好返回严州,他不知道朱元璋已经消气,内心非常惶恐。这时,他的两位谋士赵伯宗、宋汝章就对李文忠说:“这次你幸好回来了,若是有下次,你肯定回不来,不如你早做打算。”

赵伯宗、宋汝章的意思是,让李文忠不要把宝全部押在朱元璋身上,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其实,赵、宋二人也不是危言耸听,朱元璋军纪严明,李文忠虽然是他的外甥,但并不代表他不会杀李文忠。在一年前,胡大海没有死之前,胡大海的独子胡三舍违反军规,偷偷在军中偷偷饮酒,众人以为朱元璋会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饶了胡三舍,毕竟胡大海只有这一个儿子,不曾想朱元璋二话不说就把胡三舍杀了。

所以当赵伯宗、宋汝章二人给李文忠出主意时,李文忠因畏惧朱元璋,觉得这个主意可行。接下来,李文忠怎么做的呢?《国初事迹》记载,李文忠立即派谋士赵伯宗秘密前往杭州,找到张士诚麾下大将张肆,商量“通好”。换而言之,李文忠打算投降张士诚。

正当李文忠打算投奔张士诚的时候,朱元璋这边有消息了。朱元璋派人持亲笔信给李文忠,安抚了李文忠一番,然后又赏赐李文忠骏马和银两。让李文忠安心守严州。李文忠这才知道,原来朱元璋早就不生他的气了。毕竟朱元璋是他的亲舅舅,他肯定是想继续跟着朱元璋的。但他已经派人联系张士诚了,如果这件事一旦被朱元璋知道,李文忠必然没有好果子。纠结之下,李文忠决定杀掉给他出主意的那两位谋士。《国初事迹》云:

文忠悟之,乃以书付伯宗等,以筵宴饯之。使其醉……将伯宗、汝章等缚投于水。

由于两位谋士被李文忠派人秘密杀害,这件事可能被暂时掩盖过去。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明朝建立后,这件事会不会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呢?

再看另外一则史料,根据《明史·李景隆传》记载:

景隆,小字九江……太祖数目属之,十九年袭爵。

李景隆是李文忠的长子,李文忠死后,他继承了曹国公的爵位。因为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实在太“窝囊”,因此臭名昭著。其实,在洪武时期,朱元璋对李景隆还是不错的。但是,朱元璋给李景隆的袭爵诏书是这样写的:

非智非谦,几累社稷,身不免而自终……而其鉴前人之失,保尔富贵!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让你袭爵,并不是因为你“智”,也不是因为你“谦”,而是因为你一家几代人都曾为大明立下大功。只要你吸取前人的过错,我必然保你家族富贵。

这里的“前人”,意有所指。因为这句话出自李景隆的受封诏书,所以,所谓的“前人”,极有可能指的是李景隆之父李文忠。

通过以上材料,笔者推测,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性:在李文忠生命的最后两年,朱元璋知晓了他当年曾和张士诚暗通款曲,勃然大怒。但朱元璋为了保全李氏一族,暗中命淮安侯华中将李文忠监视起来,对外声称李文忠病重。后来李文忠或许真的因惊惧而生病,医治无效而亡。朱元璋为了掩盖事情真相,将太医及其家眷全部灭口。但杀了太医,重要有所交代,于是对外声称是太医下毒。

这种推论并非谬论,而是有前车之鉴的,当年,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也曾出现二心,朱元璋将朱文正幽禁而死,却善待了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朱守谦为靖江王,给朱守谦的封爵诏书中,也有“尔父不率教,忘昔日之艰难”这类的话,和李景隆的封爵诏书中的字眼非常相似。

所以,笔者认为,上述关于李文忠结局的推论虽然没有最直接的证据,但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五、器量沉而宏,人莫测其际

《明史》曾评价李文忠: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

意思是李文忠器量宏大,旁人不清楚他的边际。可见,李文忠此人,在明朝初年,绝对是人中龙凤。

纵观李文忠的一生,他12岁丧母,15岁随父投奔舅舅朱元璋,被朱元璋视如己出。在朱元璋的培养下,李文忠成为了一代名将,为明朝立下不世之功。李文忠和他舅舅朱元璋一样,童年不幸,但最终成了大器。朱元璋曾描述自己和李文忠的关系:

“以分则君臣也,以亲则舅甥也,以恩则父子也。”

正是因为朱元璋和李文忠有君臣、舅甥、父子等多种关系,所以朱元璋一直很重视李文忠。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李文忠呢?

笔者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不能脱离他所在的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

因此,笔者认为,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封建社会讲究“忠乃天下至德”,朱元璋对李文忠有大恩,如果李文忠真的曾有背叛朱元璋之意,这不仅仅是“以臣叛君”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忘恩负义”,如若如此,李文忠很明显要被历史所鄙视。但如果李文忠没有背叛过朱元璋,朱元璋对李文忠的追封以及对李景隆的恩赏,也对得起李文忠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不管李文忠是否曾有背叛朱元璋之意,李文忠为朱元璋南征北战,他所立下的赫赫战功都应该被明朝所铭记。换句话说,就算李文忠真的曾有二心,但他的功劳也不应该被忘记。

历史是探究的,更是辩证的,明朝岐阳王李文忠,是一位可歌可泣,又可怜可惜之人。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