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帝师,五年宰相,熊赐履最终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熊赐履一生之中在政治上最为活跃、对清朝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时期,是在康熙初年。在康熙帝清除鳌拜集团后的数年中,熊赐履逐渐成为影响清朝政治的重要人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一月十五,月圆之夜,康熙帝召自己的老师熊赐履入宫,向他请教了一些儒学的问题。二人相谈甚欢,直到亥初时分(晚九点),康熙才派内侍送熊赐履回府,临行前,康熙送了熊赐履一副对联:存诚涵物理,守敬积天真。

这副御赐的对联,充分肯定了熊赐履儒学大家的身份。熊赐履拿到对联,老泪纵横。回到家中,熊赐履辗转反侧,最终写了一首诗:

存诚主敬工夫大,列圣相传只此难。何物老伧堪受此,衔恩出直泪阑干。

这首词收录于《澡修堂集》,全诗“亮点”在颈联,熊赐履称自己是“老伧”,即“无赖”的意思。也就是说,熊赐履认为像自己这种无赖,是配不上康熙的赞誉的。

作为康熙的老师,清朝的“宰相”,熊赐履曾经是朝堂上红极一时的名臣,然而,到了晚年,他为何自己骂自己呢?他内心深处到底埋藏着怎样的纠结和愧疚呢?本文,笔者将带大家了解熊赐履的一生,希望通过熊赐履,来理解康熙初年那个特殊的时代。

一、寡母养孤儿,苦读耀门楣

熊赐履是清朝名臣,但他生于明朝末年,《清史稿·熊赐履传》记载:

熊赐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

熊赐履出身于孝感熊氏。孝感熊氏的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一脉,历史十分悠久。在中国传统的世家大族中,孝感熊氏虽然不及“五姓七望”出名,但也是名门望族,在明朝时期,熊氏一族更是名人辈出,例如熊文灿、熊延弼、熊大木等人。

熊赐履的父亲名叫熊祚延,是明朝的秀才,因没考中举人,后来在明朝连奇书院教书。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熊祚延组织乡民抵御叛军。最后被叛军所杀。根据《湖广通志》记载:

熊祚延妻李氏,孝感人……值流寇起,土豪藉雠生乱,熊阖门遇害。氏抱幼子,匿荆棘中,母族拥以去。

意思是,熊祚延虽然死了,但他的妻子李氏性格坚毅。关键时刻,李氏抱着年仅八岁的儿子躲在荆棘丛中,才躲过一劫。这个八岁的儿子,就是熊赐履。

母亲李氏为了养活熊赐履,不得不“母织子读”,母亲靠织布为生,抚养熊赐履长大成人。这期间,由于生活太过艰难,李氏几度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为了丈夫唯一的血脉,李氏咬牙坚持。《湖广通志》云:

念夫亡子幼,忍死存孤,木棉长藿,手自经营,尝并日以食。而课子最严,日就外傅,夜共一灯,懈即挞而数之。

生计实在太困难时,李氏只得用野菜充饥。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耽搁儿子的学业。好在熊赐履争气,焚膏继晷,连夜苦读。

到了清朝顺治年间,熊赐履连续考中了秀才和举人,顺治十五年,熊赐履带着母亲的期望进京赶考,一举考中进士。当年,熊赐履考得并不好,仅仅位列第三甲,但由于基本功扎实,得到了会试主考官、清朝第一位状元傅以渐(下图)的赏识,熊赐履被幸运地留在了翰林院,担任庶吉士。

自明朝中后期开始,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熊赐履能留在翰林院,为他以后成为大学士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熊赐履的童年虽然不幸,但从他进入仕途的那一刻开始他的人生便无比幸运。

事实上,纵观熊赐履的仕途生涯,在“嚼签事件”发生前,他都是一个幸运儿。

二、平步履青云,忠肝帝王师

熊赐履在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随即进入翰林院。次年,熊赐履因表现突出,被授为翰林院检讨(从七品)。翰林院乃清苦之地,熊赐履耐住寂寞,脚踏实地,六年后,到了康熙四年,熊赐履得到了康熙的重视,擢升为翰林院侍读、侍读学士,时常给康熙讲学。

《清史讲义》中有句话说得非常精辟:

赐履虽非醇儒,然知尊重儒术,为圣祖讨论宋儒经说自始。

意思是说,熊赐履虽然不是精粹纯正的儒者,但他知道尊重儒术。康熙尊重儒学,其实是由熊赐履侍讲开始的。

康熙继位之初,四大辅臣(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虽然不合,但他们都坚持满洲祖制,反对满人汉化。康熙六年,熊赐履上了一道《万言疏》,对清朝的时政和四大辅臣所推行的种种弊政进行尖锐的批评,并要求少年康熙加强儒学修养。因为熊赐履认为,只有儒学才是一个王朝立国的根本。

熊赐履在《万言疏》中说:

“君心者万机之枢要,而万化之权舆也,故王道必以正心为本。”

熊赐履所处的时代,是清朝满汉文化冲突最剧烈的时期,熊赐履提出以儒学来治国安邦,深入康熙之心。康熙之后,包括雍正、乾隆、嘉庆等诸多清朝帝王在内,无一不尊重儒学,延续儒学治国。因此,熊赐履对清朝的影响是巨大的。

笔者始终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看他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方面有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熊赐履的名气在康熙朝或许难入前十,但他对康熙朝的贡献却很难被忽略。

当时康熙年幼,可塑性极强,熊赐履在经筵日讲中竭尽全力为康熙传授儒家思想,引导康熙尊重儒学,尊重汉人文化。正是熊赐履连续数年为康熙灌输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让康熙确立了他统治帝国的基本价值观和用人思想。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康熙见到熊赐履,都以“老师”相称。

虽然康熙看重熊赐履,但随着鳌拜当权,熊赐履也几度遭到打压。《清史稿》云:

方鳌拜辅政擅威福,大臣稍与异同,立加诛戮。赐履以词臣论事侃侃无所避。

直到康熙八年,鳌拜集团被清除之后,熊赐履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他先被康熙提升为国史院学士(相当于后来的内阁学士),不久后又提升为翰林院掌院学士。这个岗位尤其重要,相当于康熙派熊赐履来引导翰林文人的价值倾向。熊赐履在这个岗位上待了三年,他在翰林文人中的威望也与日俱增。

不要认为熊赐履只是一介文人,其实,他对朝政也极其敏锐。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告老还乡,引发“撤藩”之争。纳兰·明珠等人力主撤藩,康熙曾询问熊赐履的意见,熊赐履认为:此事宜缓缓图之,否则必然会引起藩王叛乱。

当时康熙乾纲独断,再加上吴三桂老奸巨猾,康熙没有听信熊赐履的建议,决定撤藩。最终导致三藩之乱的爆发,清朝百姓承受了8年的内乱之苦。

三藩之乱爆发后,熊赐履积极协助康熙平定叛乱,他帮康熙代拟的《宣谕云贵等处官民敕》,曾有效地稳定了云南百姓。

在康熙初年,熊赐履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康熙,但康熙坚持要去做的正义之事,熊赐履也会去支持。《荀子·臣道》中说:

恭敬而逊,听从而敏,不敢有以私决择也。

熊赐履的开端,其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大臣。只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让熊赐履跌入泥潭。

三、失足千古恨,名儒跌泥淖

康熙十四年,虽然三藩之乱尚在进行当中,康熙便以熊赐履“素有才能,居官清慎”为由,将熊赐履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熊赐履为官17年,就成为了“宰相”,而这一年,熊赐履才40岁,前途一片光明。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熊赐履的“宰相”之位只坐了一年,就迎来了他人生的滑铁卢。这件事,让熊赐履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事情发生在康熙十五年,起因是陕西总督哈占的一封奏折。《清史稿·熊赐履传》云:

十五年,陕西总督哈占疏报获盗,开复疏防官,下内阁,赐履误票三法司核拟。

意思是说:康熙十五年,陕西总督哈占捕获盗贼,立下新功。哈占上书给康熙,请求将以前被免职的官员复职。这份奏折到了内阁后,熊赐履犯了一个错误。

可能有部分读者不熟悉清史,我来解释一下清朝初年的内阁制度。顺治时期,清朝内阁是“三殿三阁”,康熙亲政之后,改为“四殿二阁”,即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和东阁。这“四殿二阁”分别设置满汉两位大学士,一共有12位大学士,组成了内阁。

康熙虽然亲政了,但仍沿用明朝的内阁票拟制度,所谓票拟,是指各地奏折呈到内阁之后,由值班的内阁大学士先阅读奏折,然后用小纸片将自己的处理方案或建议写下了,夹在奏折中,称之为“票签”或“草签”。等大学士处理完奏折,才递交给康熙批准。

回到上文,陕西总督的奏折送到内阁时,正是内阁比较忙的时候。熊赐履看完奏折,得知哈占想恢复部分官员的官职,于是就草签给了三法司核准,最后内阁把一大摞奏折送给康熙。

熊赐履回到家,突然想到,哈占所奏之事不应该归三法司管,而应该是吏部的职权范围。

也就是说,熊赐履把票签弄错了。

当时的康熙帝非常勤政,内阁呈递过来的奏折他每天都会看完,然后再转到内阁存档。康熙看到有草签有误,便把奏折和草签一道退了回去。其时,当时正值三藩之乱,内阁非常繁忙,弄错草签的事情时有发生。即使草签出错,康熙也不一定会严惩,顶多斥责两句。

然而,熊赐履接下来的表现,就像一个犯错了小孩子,他十分惶恐,生怕别人会因他犯错而责难他。

《清圣祖实录》记载:

熊赐履欲掩饰己过,私取草签嚼毁,以大学士杜立德所票另疏草签,扯去纸边,改写小字,希委咎于杜立德。

熊赐履第二天起了一大早,天不亮就第一个入宫,急匆匆地赶到内阁。他在内阁干了两件事:

第一,销毁罪证。他找到康熙转回内阁的那篇奏折,把自己昨天写的草签吞到嘴里嚼毁。

第二,嫁祸他人。上文提到康熙初期的内阁制度,一共有12位阁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12位阁臣之间也有勾心斗角。当时,有一位老臣名叫杜立德,此人是保和殿大学士,由于年迈,经常倚老卖老,而且时常犯糊涂。熊赐履或许和杜立德有罅隙,或许认为熊赐履有犯糊涂的毛病,索性以杜立德的名义,拿了一张新的草签重新夹到奏折中。

这样一来,草签出错的责任人,就由熊赐履悄悄变为杜立德了。

天色大亮,内阁成员纷纷来上班。熊赐履没想到的是,时常犯糊涂的杜立德,今天却没有犯糊涂,他一眼就看到了有个草签不是自己所写,立即嚷嚷起来,到内阁首辅索额图那里大闹一番。索额图赶紧调查,听值班的小吏说,熊阁老天不亮就来到了内阁,嘴里似乎还咀嚼着什么。索额图再查熊赐履的草签纸(数量都有登记),果然少了一张。

能做到内阁大学士,都是人精,这些证据摆在面前,谁还不明白。熊赐履知道东窗事发,顿时脸色煞白,颜面扫地。

索额图本就不打算袒护熊赐履,再加上杜立德有意将事情闹大,这件事很快闹得满朝皆知,大家纷纷弹劾熊赐履。熊赐履本来在翰林院德高望重,经此一事,逐渐背负“假学道、真小人”的骂名。

康熙对熊赐履也很失望,清代名臣李光地在他的《榕村语录续集》记载了当时康熙的恼怒:

“(皇)上时屡云,熊某之德何可忘?至今晓得些文字,知些道理,不亏他如何有此?”

从这句话可见,康熙对熊赐履的所作所为,非常失望。熊赐履当了康熙10年的老师,他曾教导康熙“王道必以正心为本”,结果,他自己心术不正,康熙焉能不失望?

就这样,“德高望重”的内阁大学士熊赐履,因自己的拙劣表现,瞬间从云端跌入泥淖。

本文开篇,熊赐履之所以骂自己是“无赖”,指的就是此事。

四、浪子似回头,功过后人评

经过“嚼签”事件后,熊赐履名声扫地,康熙将熊赐履革职,熊赐履也无颜回乡,选择南下江宁,旅居南京。这期间,他不问世事,潜心学问。他先后编撰了《日讲四书解义序》和《孝经衍义》两部巨著交给朝廷。但因为熊赐履名声已毁,在刊印时,索额图等人反对将熊赐履的名字印在书上,因此,这两部书的作者变成了库勒纳、叶方蔼、张英等人。熊赐履得知后,感叹曰:“世事至此,岂不令人永叹!”

熊赐履隐居南京的第八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首次南巡,路过江宁时,突然想起自己的老师熊赐履在江宁定居,便召熊赐履觐见。五年后,康熙第二次南巡,仍然抽空见了熊赐履一面。

直到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念及熊赐履往昔的教导之情,决定让熊赐履起复,任礼部尚书郎。

熊赐履回京后,兢兢业业,再没出丝毫差错。又过了一年,熊赐履协助康熙彻查江南刑狱案,调任吏部尚书。熊赐履在京城当了九年的尚书,期间有许多人指着他的后背骂他人品不端,道貌岸然,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从没有回应,更没有打压那些辱骂他之人。每当熊赐履夏朝回家,他不出门,不应酬,只在书案前埋头读书或写字。

熊赐履仿佛是一个赎罪的老僧,把十多年前的那件旧事埋藏于内心深处,用笔墨来慢慢倾诉,不求别人能原谅自己,只求内心有片刻安宁。

康熙三十八年,熊赐履再次被“拜相”,担任东阁大学士。“东阁”是指太子读书的地方,康熙此举,俨然是在答谢熊赐履当年的教导之恩。

《清史稿》记载:

三十八年,授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预修圣训、实录、方略、明史,并充总裁官。典会试者五。

再度“拜相”之后,熊赐履虽然兼任吏部尚书,但他的重心却放在了文化建设上,他先后担任《圣训》《实录》《方略》《明史》等书的总编纂官,也多次主持科举会试。

朝堂上虽然有熊赐履,但人们只看到了熊赐履在埋头苦干,没有人听说他再有什么劣迹。

不仅如此,熊赐履还多次参与救灾,多次恳请康熙减免赋税。人们仿佛看到了康熙初年的那位“德高望重”的熊阁老又回来了。其实,只有熊赐履明白,他其实是在赎罪。

本文开头,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康熙赐给熊赐履对联,将熊赐履夸奖一番后,熊赐履顿时泪奔。他悔恨当年做错了事,痛骂自己是无赖。他本以为自己会遗臭万年,没想到还能得到康熙的认可,这种心情,实在难以体会。

康熙四十二年,熊赐履68岁,他以“年迫古稀”为由,恳请告老还乡,康熙没有批准,只是允许他辞去大学士头衔,在京城养病。三年后,康熙终于同意熊赐履回江宁养老。临行前,康熙再一次召熊赐履入宫讲学,并让所有皇子都来“听训”,熊赐履再一次老泪纵横。

康熙四十八年,熊赐履病逝于江宁,享年75岁。康熙听闻后,命礼部亲自前往江宁悼念,并赐祭葬,追赠熊赐履为太子太保,谥号“文端”。

《易论第九》有云: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熊赐履犯过大错,这个后人不能为他掩饰,但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而改之,晚年也一直在“赎罪”。

所以,笔者认为,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他曾经是“小人”,但最后却是个勇者。

从政治角度来说,熊赐履当过康熙10年的老师,他对康熙执政理念的塑造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一直影响康熙之后的数代帝王的治国理念。熊赐履第一次担任“宰相”仅仅一年便灰头土脸地下野,第二次又做了4年“宰相”,合计5年的大学士生涯,熊赐履为清初政治也做出过不少贡献。

《左传·宣公二》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熊赐履犯过错,但我们不能仅仅盯着他的错误,而忽略了他的贡献。

历史悠悠,史海茫茫,即使是“大学士”,他也不可能完美无瑕,毕竟,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曾是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