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焉是如何成为益州刺史的?他为何选择刘璋继位?
刘焉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东汉末年,刘焉是割据益州的诸侯。当时,益州刺史郤俭贪婪成风,不得人心。于是,东汉末年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被封为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俭,整饬吏治。因为道路不通,刘焉暂驻在荆州东界。此时,益州刺史郤俭已被黄巾军杀害,益州从事贾龙于是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县。刘焉上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策略,但内心已有割据一方的野心了。
在刘焉的指使下,张鲁斩杀了朝廷使者,切断了汉中和朝廷之间的联系。初平二年(191年),刘焉更造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欲称帝。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意思就是刘焉有称帝的野心。因此,刘焉自然不敢有什么更出格的行动。到了公元194年,刘焉病逝。那么,问题来了,刘焉有4个儿子,为何在他去世后,是幼子刘璋即位呢?
一
首先,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在朝廷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与次子、治书侍御史刘诞、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但密谋败露,逃往槐里。刘范不久被杀,刘诞亦被抓获处死。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刘焉有4个儿子,但是,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都在朝廷的内乱中被杀了。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两个儿子的被杀,导致刘焉在同年病逝的。当然,在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被杀后,刘焉还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三子刘瑁和幼子刘璋。所以,在年龄上,刘瑁虽然年长于刘璋,却没能继承刘焉的益州牧宝座,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刘焉的三子刘瑁,在东汉末年官至别部司马,一直跟随着父亲刘焉。刘焉入蜀担任益州牧,三子刘瑁随行。刘焉与陈留人吴懿有旧交,于是吴懿带领家属跟随刘焉入蜀。刘焉替刘瑁纳吴氏为妻。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刘焉死于兴平元年(194年),刘瑁迎娶吴氏为妻的时间,显然在公元194年之前。
对此,在笔者看来,刘焉去世后,之所以是幼子刘璋即位,而不是三子刘瑁,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点。一方面,这是因为刘璋不仅年幼,而且性格温和宽厚,容易被益州的本地士族所掌控。
二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刘焉病逝后,益州官吏赵韪等希望利用刘璋温仁,于是上书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同时任命赵韪为征束中郎将。
刘璋性情柔弱宽容,缺乏威望和谋略。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刘璋没有能力约束部下,不少原先的将领相当埋怨并且叛离。与此同时,益州官吏赵韪在巴中郡很得百姓士兵的欢心,刘璋将大权交给他。赵韪见到刘璋不得人心,就暗中勾结益州的世家望族,从而准备取代益州牧刘璋。
《后汉书》中记载:初,南阳、三辅民数万户流入益州,焉悉收以为众,名曰“东州兵”。赵韩之在巴中,甚得众心,璋委之以权。韪因人情不辑,乃阴结州中大姓。建安五年,还共击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反应。东州人畏见诛灭,乃同心并力,为璋死战,遂破反者,进攻韪于江州,斩之。
建安五年(200年),赵韪发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幸得刘焉之前收容荆州、三辅流民建立的“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平息了叛乱,击杀赵韪于江州。
三
另一方面,刘瑁迎娶了吴氏为妻,这促使刘瑁获得了吴懿、吴班家族的支持。当然,吴懿、吴班,都是兖州人士,也即不是益州的本地士族。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在刘焉去世后,益州的本地士族,更倾向于支持刘璋即位。
换而言之,如果是刘璋的兄长刘瑁即位,那么,刘瑁因为妻子吴氏的缘故,必然会重用吴懿、吴班等人,这是益州本地士族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在刘瑁和刘璋之间,他们更加支持年幼的刘璋即位。相对于刘瑁,刘璋即位之后,自然会更加依靠益州的本地士族,所以,这才有了赵韪等人掌握大权,并发起了针对刘璋的叛乱。
四
最后,对于刘璋来说,虽然平定了赵韪之乱,但是,益州还是在他手中丢掉了。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说曹操将派兵到汉中征讨张鲁,心中恐惧,张松又劝说刘璋:“现在州中将领庞羲、李异等人都居功自傲,且心怀异志,如不能得到刘豫州的帮助,益州将外有强敌攻击,内有叛乱不止,必定走向败亡。”刘璋又听从了张松之言,立刻派法正率部队迎接刘备。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发动了益州之战。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进兵包围成都,并派简雍劝降刘璋。最终,益州牧刘璋放弃了抵抗,将益州让给了刘备。总的来说,自公元188年进入益州开始,到公元214年丢掉益州,刘焉、刘璋父子,在益州割据的时间长达26年,这在汉末三国时期的诸侯中,自然是比较长的时间了,比如吕布割据徐州,仅仅过了数年时间就灭亡了。再比如袁术公元197年称帝,公元199年就被曹操消灭。从这一角度来看,刘焉去世后,刘璋即位的结果,已经是不错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