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朱元璋曾流浪乞讨,这段经历为他带来了什么?
朱元璋出身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期家境贫寒,为了活命,他与兄弟姐妹们被迫分开,各自逃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朱元璋在皇觉寺剃度为僧做了行童。做了五十天小沙弥后,因为庙里的粮食吃光了,17岁的朱元璋不得不离开寺庙托钵流浪。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元璋穿着一套破烂的僧装,背着一个木鱼、一只瓦钵上路了,名为“化缘”,其实就是乞讨。
他听说西汝州一带收成还不错,就向南先到合肥,后来又转而向西,到固始、光州、息州、罗山、信阳,又向北转向汝州、陈州,又经鹿邑、亳州东返到达颍州。
三年间,他走遍了淮西一带的名城大邑,熟悉了周边的每一条山川河流,了解了各地物产人情,丰富了生活的经验,也锻炼出了坚强的体力,这些都为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但是,最重要的是,三年的流浪生活,使他形成了坚韧顽强而又阴狠残酷的性格特点。
朱元璋的个性,对大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甚至对中国历史的走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究竟该如何评价,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说得清楚。
出了皇觉寺,离了孤庄村,这个世界第一次展现在了朱元璋面前。若是没有这次大饥荒,他也许一辈子也不会离开家乡,尽管他比同伴都要聪明胆大,但也只是一个聪明胆大的佃农,最多也就是置买一些土地房产,成为一个土财主,朱重八永远不会成为朱元璋。
但命运就是这样,元朝政府的腐朽,空前惨烈的大灾荒,硬生生地造就了这样一个出身微贱的草根皇帝。
虽然和尚化缘比乞丐乞讨要容易一些,因为无论穷人富人,总会对菩萨、地狱之类的存在一点敬畏之心,但流浪生活还是极为艰难的。
失去家庭和寺院那点微不足道且脆弱的庇佑后,世界的凶险、混乱、无序的一面,展现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当他在一家家高门大户的院子外面使劲敲打木鱼时,当他一次次怀着羞怯叩响深宅大院外面的门环时,当他伸出瓦钵接过施主施舍的半勺糙米时,当他在主人家放出的恶狗的追赶下拼命逃跑时,这个单纯朴实的农村孩子慢慢发生了改变。
一个17岁孩子孤身闯荡的艰辛,别人是很难体会的。伴随他的,常常只有饥饿和孤独。
有时,他蜷缩在大户人家的屋檐下度过寒夜,而更多时候,是在村边的破庙,是在山洞崖脚,是在荒郊野外,甚至是在风雨雪地。就像他后来在《皇陵碑》里写的那样:“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
他也曾念上两句佛号帮人做法事蒙口饭吃,也曾脱得赤膊帮人打短工度日;他也曾为了一口饭一文钱和乞丐打过架,也曾加入当地的流氓团伙一起设局骗过人。他做过小偷,穿房入室盗窃财物;他做过强盗,抢夺过路行人的粮食衣物。甚至,他还干过挖坟盗墓的勾当。
元朝末年,人口繁盛,政府的控制力低下,在整个社会的底层,世相繁杂,百态纷呈。
有人天生就是用来适应社会的,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三年的江湖生涯,使他对险恶的社会有了深刻的了解,使他对人性有了深刻的了解。他学会了如何处理各种事情,他学会了和各色人等打交道的方法。
晚年回忆起这段日子时,他曾颇为得意地对子孙说,在这期间,他“阅人既多,历事亦熟”,“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人之情伪,亦颇知之”。
三年的江湖历练,他见过善良慷慨,见过勇敢义气,但更多的是冷酷残忍。
对于一个在饥饿、生死边缘挣扎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有口饭吃,活下去。
农民天性中的逆来顺受,渐渐被勇敢果决、坚毅顽强取代了。而且,在生死关头,他敢于主动冒险。
农民天性中的质朴善良,慢慢被冷酷无情、残忍狡诈取代了。因为他知道,要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就一定要心硬、心狠,而且不能被别人猜出自己的心思。
所以,当三年后回到家乡时,他没有了年轻人应有的热情和天真,眼睛里闪现的是和年龄不相符的城府和阴冷,就像史书里所说的:“志意廓然,人莫能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