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晚年下狱的真相是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周勃(?~前169年),泗水郡沛县人。西汉时期开国将领、宰相,名将周亚夫之父。下面由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周勃乃是西汉开国功臣,不仅在秦末乱世和“楚汉争霸”中立下赫赫战功,西汉建国后更是跟随刘邦多次平定诸侯王叛乱,因功获封绛侯,位列西汉开国十八功侯第四,仅次于萧何、曹参和张敖,刘邦临终前更是说“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吕后去世后,又是周勃、陈平在“诸吕之乱”中诛除了吕氏集团,拥立代王刘恒即位,对汉文帝刘恒也有拥立之功。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开国功臣,晚年时却被诬陷下狱、受尽凌辱,幸有薄太后出面相救,这才得以幸免于难。而之所以如此,其实与西汉当时的政治背景,以及皇帝与功臣之间的猜忌密不可分。
战功赫赫的周勃,晚年却因诬陷入狱
作为刘邦的沛县同乡,早在刘邦刚刚起兵之时,周勃便以中涓身份追随其左右,在刘邦南征北战,并跟随其西入关中攻灭秦国,可谓战功赫赫,先后任五大夫、虎贲令、将军等职,刘邦获封汉王之后,便将其封为了魏武侯,这乃是西汉最早封侯的一批功臣。
之后,“楚汉争霸”大幕拉开,攻打赵贲、大败章平、包围章邯,屡建战功。成皋之战时,留守镇关重地,突入成皋战场。带兵攻取曲逆、泗水、东海两郡,凡得二十二县,西汉立国后受封绛侯,位列西汉开国十八功侯第四。之后,又跟随刘邦讨平韩王信、陈豨、卢绾叛乱,从而官拜太尉。
刘邦晚年时,吕后“病榻问相”,刘邦言称“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刘邦去世后,吕后长期掌权,而在吕后死后,又正是周勃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吕氏集团,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使得江山重回刘氏手中。从夺取天下到稳定江山,周勃可以说是功劳卓著,尤其对于汉文帝刘恒来说,周勃更是首功之臣。
汉文帝刘恒即位后,擢升周勃为右丞相,并赐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一个多月后,周勃在他人劝说下选择急流勇退,主动辞去丞相之位。直到汉文帝二年(前178年),由于丞相陈平去世,汉文帝才重新任命周勃为丞相。不过,仅仅十个月后,便又被汉文帝免去丞相职务,被迫返回封国。
周勃返回封地一年多,因担心被害,因而在见河东郡守、郡尉时往往身披铠甲,并令家人手持兵器。结果,有人据此上书告发周勃谋反,周勃因此被下狱问罪,甚至遭到狱吏的欺辱,直到周勃通过千金贿赂,狱吏这才建议他去请儿媳、汉文帝之女来作证。
后来,周勃通过薄昭(汉文帝舅舅)向薄太后进言,薄太后对汉文帝说道,“绛侯身挂皇帝赐给的印玺,统率北军时都没有谋反,岂会现在谋反?”汉文帝这才将其释放。
那么,汉文帝为何要如此对待汉朝和自己的功臣呢?其实这与西汉当时的政治背景,以及皇帝与功臣之间的猜忌密不可分。
政治背景:朝廷与地方矛盾加剧,汉文帝打击诸侯已成趋势
西汉之初,刘邦被迫推行“郡国并行制”,先分封了七大异姓诸侯国,后又相继分封了九大同姓诸侯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诸侯王掌握着封国内的军政财大权,专制一方的他们与中央朝廷的矛盾却是越来越尖锐。
而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的矛盾,即包括那些同姓诸侯王,同样也包括那些封地不小的侯爵。类似周勃这样的侯爵,其权力虽不如诸侯王,但却胜在数量庞大,而且相互之间关系极为复杂,再加上大多居于长安、位居高位,对皇权的威胁同样不小。
因此,汉文帝二年(前178年),贾谊便上书建议遣送列侯返回封地,虽然贾谊因此被贬,但汉文帝却采纳了他的建议。由于当时响应者寥寥,汉文帝便召来周勃,对其言道,“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意思是作为我最器重的大臣,还是由您带个头吧,于是便有了周勃被免除丞相之位,返回封地之事。
而相较于这些侯爵,那些诸侯王威胁更大。先是“诸吕之乱”时,齐王刘襄起兵西进,意图谋夺帝位。紧接着,汉文帝即位仅仅一年后,即汉文帝元年(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又趁着匈奴南下的机会起兵作乱。
而到了六年(前174年),又发生了淮南王刘长谋反案。鉴于此,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直接将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的矛盾摆上了台面。因此,汉文帝开始着手对诸侯进行打压,然而当时的侯爵实在太多,全面打压必然会造成激烈动荡,因此他势必便要找一个“杀鸡儆猴”的对象。
前文说过,周勃在西汉开国十八功侯中位列第四,而到汉文帝时期,很多开国功臣都已经去世,周勃可以说是资历最深的一批功臣。与此同时,周勃又是拥立汉文帝即位的功臣,在朝中的影响力同样极大,于是周勃首当其冲,成为了“杀鸡儆猴”的候选人之一。
君臣猜忌:汉文帝对地方防范甚严,周勃为自保异动连连
如果说前一点只是让周勃成为了杀鸡儆猴的候选人,那么这一点则直接将其精准定位成了“杀鸡儆猴”的对象。也正是由于汉文帝对地方诸侯的防范,以及周勃对朝廷的猜忌,导致其留下了被诬告的借口。
“诸吕之乱”被平定后,周勃、陈平决定拥立代王刘恒为帝,于是派人前去请代王入京即位,然而刘恒却根本不敢前往京城,一方面源于久居代地的刘恒在朝中没有任何势力,一旦入京根本无法预料自己的吉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刘恒对周勃、陈平等人的不信任。即使后来刘恒决定入京,还是先派舅舅薄昭去京城打探,又派宋昌入城探路。
等到刘恒入京,太尉周勃立即便要单独觐见皇帝,并表示自己有秘密要陈奏。结果刘恒直接拒绝了私下会见,表示帝王没有私事,而在住进皇宫之后,更是连夜将守卫皇宫、京城的禁军长官换成了亲信,直到此时才算坐稳皇位。
周勃凭借拥立之功,在获得重赏之后,却表现的极为骄横,直到有人提醒他小心功高盖主,他这才请辞丞相之位,虽然陈平死后再度担任丞相,但很快便又被赶回了封地。这一系列的变故,不能不让周勃对自身安危产生疑虑。
而汉文帝在将这些侯爵赶回封地后,结果很多侯爵都成为了地方豪强恶霸,搞的地方乌烟瘴气,导致汉文帝又不得不经常派使者和地方官员巡查列侯封地,周勃本就担惊受怕不已,因而遇到巡查官员,便以为是皇帝派来杀自己的,于是便每次都身披甲胄,命令家丁手持兵器接见。久而久之,岂能不令人生疑?结果就被人借此告其谋反。
虽说汉文帝对于地方诸侯多有防范,但其实也并未相信周勃会谋反,否则周勃根本难逃一死。需要注意的是,周勃因罪下狱刚好便是在汉文帝六年(前174年),也就是淮南王刘长谋反的同年,因此汉文帝的根本目的,不过是为了借此敲打一下其他诸侯。
实际上从西汉中期开始,皇帝对藩国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打压措施,比如在藩国当过国相的官员,及与诸侯王结亲的官员,基本失去了回到中央任高官的可能;又比如封侯的官员除了三公,大多会到地方任职或遣送回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