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鲁智深最后坐化圆寂,真的是他自导自演?
水浒传中最无私的好汉鲁智深,他的每一次拔刀助人都对自己的命运产生了很大的转折。这是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智深俗名叫鲁达,智深是他的法号。打死镇关西后,经赵员外介绍,他上五台山出了家,法号鲁智深。鲁智深在五台山呆了近一年,因为喝酒犯戒,打了和尚们,打坏了罗汉塑像,所以智真长老推荐他去了东京大相国寺,投奔智真长老的师弟智清禅师去了。鲁智深在大相国寺也呆了一年左右时间,才在高俅的追杀中流落江湖,直至上了梁山。五台山出家之后,鲁智深一直是和尚打扮,虽然也喝酒吃肉,但渐渐爱上了和尚这个事业,直到圆寂。
小时候,对鲁智深的坐化很是惋惜,觉得好端端的人,说死就死了,实在是没理由。那时候总是以人物是否活着为结局好坏的评判标准,总觉得鲁智深并没有像智真长老说的那样修成了正果,仅仅是因为坐着就死了,就算修成正果了吗?重读《水浒传》,对鲁智深的坐化总是很怀疑,因为施耐庵的春秋笔法,很多事情总是需要透过文字深入理解才能体会妙处。鲁智深浙江坐化,极有可能是他自己导演的一场闹剧,是鲁智深为了躲避宋江,躲避功成受赏的一种手段。
鲁智深圆寂之前,曾经活捉了方腊。宋江要为鲁智深请功,希望他还俗去做官,鲁智深断然拒绝,宋江又想让鲁智深在东京附近的名山大刹,做个和尚首领,鲁智深也表示,只要留个囫囵尸首就足够了,说的宋江都有些不高兴了。鲁智深是梁山好汉中对北宋朝政看得最透彻的人,他认为当时的社会腐朽已经深入骨髓,就像黑色的衣服洗不白一样。在鲁智深的影响下,武松也才开始由积极主张招安变得反对起了招安。宋江的意思,至少也应该让鲁智深做个和尚首领,这样才叫光宗耀祖,而鲁智深的内心深处,对做官或光宗耀祖之类的事情,心中早就绝望了。鲁智深是梁山多次嚷着要散伙的人,加上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他从心里对自己的师父智真长老很敬重,佩服,也很怀念,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师父智真长老一样做个高僧。梁山的首领宋江对功名熏昏了头,一心只想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鲁智深如果不装死,宋江是不会允许他做这样“无结果”的事情的。
鲁智深作为和尚,并且做了多年和尚,竟然不知道圆寂是什么,这岂不可笑。要知道,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呆了近一年时间,然后又在大相国寺看管菜园,也呆了一年左右,之后流落江湖,但都是和尚打扮。当了半辈子和尚,居然不知道圆寂是什么意思,这可能吗。连六和寺的小和尚都觉得鲁智深问得不可思议,问鲁智深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在五台山或者大相国寺,难道就没遇到过和尚“圆寂”吗。所以,鲁智深不知道圆寂是什么,讲不通,没道理,唯一的解释是装的。
当夜武松和鲁智深一起休息,看风景看得很高兴,但是半夜鲁智深听见潮声,以为是战鼓声,嚷着要去厮杀,六和寺的和尚们都来看鲁智深怎么了,唯独不见武松。武松去哪了?为什么鲁智深这么大动作惊动不了他?紧接着,鲁智深就开始坐化,鲁智深坐化的时候,居然也不见武松来送最后一程,或者大哭一场,这不是很奇怪吗。鲁智深也只让人叫宋江来看自己,不让其他人,尤其是武松来看,这是为何?说明武松可能知道鲁智深要圆寂,而圆寂的事情连鲁智深也是刚刚悟到,如果武松知道这事,只能是他们两人共同预谋好的一场戏。
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偈语:逢夏而擒,逢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前两句确实是一一应验,如果夏指的是夏侯成,腊指的是方腊的话。但是也有个问题,夏侯成在哪里?鲁智深圆寂的时候说他在万松林里擒了夏侯成,但是给宋江报告这件事的时候,明明是说自己杀了夏侯成,并且鲁智深回来的时候,只带着方腊,没有夏侯成,应该是杀掉了,鲁智深为什么解释为擒住了呢,说明智真长老的偈语也是不准确的。弄不好是智真长老想搭救鲁智深编的谎话也未可知,智真长老爱徒心切,才是鲁智深圆寂事件的始作俑者呢?
虽然书中也写到了鲁智深被烧化,但是过程都是六和寺的大惠禅师在操作,大惠禅师会不会也和智真长老认识呢?除了大惠禅师,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烧化了鲁智深尸体。何况六和寺似乎是一个收纳好汉的地方,武松在这里不回去了,林冲在这里瘫痪在床,鲁智深又在这里被烧化,这其中偶然因素未免多了些。林冲为什么毫无征兆忽然瘫痪了,武松也只想呆在六和寺,两个都是鲁智深的好朋友。这种种迹象真让人怀疑鲁智深浙江坐化,是他自己导演的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