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记载了哪些内容?它是如何流传至今的?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又称为《书经》。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主要是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

典:就是常法、常典,主要是以先王的政绩作为常法尊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成文宪法。如《尧典》、《舜典》就是记载尧帝、舜帝的言行善政。

谟:就是谋略、计划。君有典,臣有谋,就是施政的方针计划。如《皋陶谟》就是大禹、皋陶、伯益等大臣向舜帝所献言的善策。

训:说教、训诫一类的言辞,一般指的是贤良之臣训诫君主的话。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意见、建议书等,如《尹训》、《太甲》等。

诰:即告知,使人晓谕,有告诫、慰勉之意。诰可以对民众、神袛、君王,也可以是同官相诰,如:汤诰、《大诰》等。

誓:即条约、誓文,用以告诫民众、将士,也可警告约束敌人。如《甘誓》、《汤誓》等。

命:即命令,指君王对属下发出的命令。如《微子之命》、《顾命》(成王将崩时,留下的遗命)。

相传《尚书》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编辑成《尚书》一书。《尚书》成书后,孔子还把它当作教授儒学弟子的“经典”。

到了秦始皇的时候,“焚书坑儒”,毁尽天下诗书,还禁止民间私藏,许多书籍轻则残缺,重则失传,《尚书》也难逃厄运,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到了西汉初年,朝廷解除书禁,并号召人们向朝廷“献书”。汉文帝听说山东有个九十多岁的老头,名叫伏生,私授《尚书》于齐鲁大地,遂派大夫晁错向伏生请教。

这位伏生本来是秦朝博士,他在秦始皇焚书禁令下达后,把《尚书》藏于家里的墙壁之中。

伏生所藏的《尚书》是用“古文”所抄,还是秦篆所写的,今已不可考,只知道是他的弟子用隶书将他所授的“尚书”整理并流传下来,共29篇,也就是后来的《今文尚书》。

到了汉景帝的时候,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扩充自己的宫殿,在拆除孔子旧宅的一段墙壁时,发现“古文”经书数十篇,就停止了拆房,还请来孔子十世孙孔安国,让他加以整理这些书籍。

孔安国经过整理后,得《尚书》45篇,也就是比《今文尚书》多了16篇。由于这些书籍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艰涩难懂,成了无人能读懂的“天书”,故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并将其束之高阁。

直到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以《古文尚书》校勘《今文尚书》,《古文尚书》才有了用处。刘歆还想将《古文尚书》立为博士,引起“五经博士”的反对,双方展开争辩,就就是后来所说的“今古文之争”。

由于关系“孔子之道”,所以“今古文之争”也成了西汉经学的一大史迹。

今文派主张通经致用,“思以其道易天下”,有很浓的先秦诸子之风,他们解经时只讲微言大义,也就是只说自己的历史和政治哲学。而古文派看重的则是章句、训诂、典礼、名物。

西晋“永嘉之乱”爆发,《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又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古文尚书》25篇 。现今流传两千多年的《尚书》,大多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版《尚书》所编修。

由于《尚书》成书较远,流传又有这许多曲折,因而现存版本被后人认为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的《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的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是春秋的真实史料。而《古文尚书》疑为伪作。

其实,无论真伪,《尚书》也都是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史书,它里面记载的唐尧、虞舜、夏禹及皋陶、益稷几代圣贤君臣的言行举止,成为中华民族品德文明的重要来源,为后世力求上进的人们修身、行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言行典范。

并且,《尚书》还记载了上古的历史资料,里面涉及周公摄政、成王即位、穆王改制等重要的历史事件、古代典制,甚至还上溯到了大禹治水、分封九州的古代地理。因此,《尚书》是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必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