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和苏轼是同一个时期的文学家,俩人关系如何呢?

王安石和苏轼是同一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但两人关系却不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生平成就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王安石与苏东坡关系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王安石和苏东坡并非过不去,二人只是政见不同而已!虽然他们的政见不同,但是他们都是高品格的正人君子!

1、政治方面

如果我们只谈政治才能的话,王安石显然比苏东坡的等级更高。尽管王安石的改革最终并不令人满意,但历史上的评价分为好与坏两个阶段。但王安石的政治才华不可否认,他的预感和敏感的经济政治嗅觉,远远高于浪漫的苏东坡。苏东坡在政治上从来没有过顺畅的生活。因为他本质上是一个严格的办事员,虽然他有一颗为祖国服务的心,但他从来没有占据过权力的中心。

2、文学方面

两个人被公认为文学天才。他们属于唐宋八大家。诗歌和文学都有突出的成就。然而,在文学名称上,苏轼应该是佼佼者。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遭陷害,被贬到黄州。宋徽宗是个很爱惜有才华的人。当他知道苏东坡时,他赦免了苏东坡,但苏东坡是不走运的,他一路旅途劳顿,在去常州的路上病逝了。苏轼是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在诗歌、词、散文、书籍、绘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诗歌题材广泛,生动活泼,善于运用夸张的比喻和独特的风格。王安石的浪漫情怀不同于苏东坡,主要表现在哲学上。在他变法失败之后,他开始潜心研究书经学,写了一本书,他被称赞为一个儒家。

儒学从古代到现在,尤其是在五行哲学中,解释了宇宙万物生长与中国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丰富规律。在文学方面,他擅长散文。可能是由于政治原因,王安石的散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善于推理和修辞学。晚年的诗歌的风格很深刻、深沉,给人一种委婉的感觉。事实上,王安石和苏东坡并没有个人怨恨,都是因为政治分歧产生的矛盾。王安石本人太固执,听不进去和变法不同的声音。当苏东坡反对的时候,王安石就借故贬了苏东坡,因此苏东坡的生活和事业受到严重打击,所以苏东坡才有了著名的《寒食赋》,里面说出了他的心痛和酸楚。

事件经过

有一次,苏轼去相府找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正在午睡。苏轼就去书房相候,忽见案上有纸,上有诗半首。苏轼读后笑道:“这个死老头,江郎才尽,如何这两句诗却是胡说八道。”

原来那两句诗题的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读完后说,菊花哪里有满地的,于是他顺手续诗两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完后,苏轼就回家了。后来睡醒后的王安石看到,就知道是苏轼写的,不过他并没有反驳。不久后,苏东坡因为一些事情被调至黄州任团练副使。

在临行的时候,王安石亲自来送他的这位好友,半路上王安石突然想教训教训苏轼,于是出一上联让苏轼对。

上联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这是一个很好的上联,所以,这一下可把大名鼎鼎的苏轼给难住了,任凭他怎么也想不出下句,只得认输。王安石解围说:“不必急于对答。”

苏轼在黄州待了很久了,第二年的重阳节的时候,一连刮了几天大风。那天风定,苏东坡至后园赏菊,大吃一惊,原来此地菊花与北方不同,花瓣落了一地,枝上一朵也没有。

这时,苏轼终于知道自己的不足,还是自己见识不足啊。当时还自以为是改乱改王安石的诗。

后来苏轼回京,还是没对出当年王安石给他留的一个下联,而那个下联至今也没有人对出来。据说后来明朝有一个人游九溪蛮洞的时候,突然半路上忽然想出了下联,那联是: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不过我并不看好这个下联,为什么呢?

平仄没对准。这个“中洞” 不是一个地方专有名词,而‘半塘’ 是真地名。其次,这个“中洞五溪中”有问题。上联的“七里”的一半刚好是三里半。而下联的“九溪”的一半却在第五条溪那里,而不是四溪半,这就对不上了,尽管第五条溪在中间。但是下联不是以里数来计算,而是以“溪数”来计算的。

再者说上联说“行到”,下联说“经过”,是合掌了。整条下联就是山寨跟风之作。所以我认为它没对好,其他的对联都是平仄没对好。

因此,这个上联至今都没有下联,也就是千古绝对,虽然“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是目前看到最好的下联,但依然无法做到一致。

由此看来王安石与苏轼是真正的诗文之交,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