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壮志难酬时,将豪情壮志诉说于酒与诗之中

我们对辛弃疾最大的印象是豪放派词人,他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除去词人的身份,辛弃疾更是一名南宋官员,一名立志收复中原的将领。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辛弃疾出生时,齐鲁大地早已在十多年前成为金国的领土,从小,辛弃疾见到的便是满目疮痍的家乡和备受欺凌的父老乡亲,在这样的环境下,使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在祖父辛赞的支持和帮助下,辛弃疾十多岁时便两赴金国都城燕京,对金国的军事部署做出了摸排,之后又多次实地考察金国在山东、河北一带的军事力量,为之后的起义活动奠定了基础。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忍受金人的严苛压榨,奋起反抗。21岁的辛弃疾也聚起两千余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金兵在前线发生内讧,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兵向北撤退。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不料,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却得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

辛弃疾大怒之下,便率领五十多人奇袭了几万人的敌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叛徒张安国擒拿,待金兵有所反应之时,辛弃疾早已顺利南下。

随后,辛弃疾把叛徒张安国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也乘势带领义军归顺南宋,正式成为南宋的一位官员。

辛弃疾作为一位军事天才,一生以恢复中原河山为志,但他处于南宋,时刻受到投降妥协派的排斥打击,长期不得任用,而难免有“有怀投笔,无路请缨”之悲。

辛弃疾壮志难酬,这时候,酒就成了他的知己,既然报国无门,他那满腔的热血只能赋于诗词,所有的豪情壮志也只能与酒诉说。

于是,在辛弃疾流传至今的诗词中,有好多首都与酒有关,最著名的便是下面这篇千古名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读来让人激情万丈,所描绘的场景让人向往,而这实际上不过是辛弃疾借着醉酒自己作的一场上阵杀敌的美梦而已。

辛弃疾时常“一饮动连宵,一醉长千日”,他在酒的世界中忘却烦恼,换取片刻欢愉,让自己无限接近梦想。

《卜算子·饮酒不写书》

一饮动连宵,一醉长千日。废尽寒暄不写书,富贵何由得。

请看冢中人,冢似当时笔。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

但是,酒劲总要过去,醒来后心中那忧伤又隐隐作痛,他只能“总把平生入醉乡,大都三万六千场”。

《浣溪沙·总把平生入醉乡》

总把平生入醉乡。大都三万六千场。今古悠悠多少事,莫思量。

微有寒些春雨好,更无寻处野花香。年去年来还又笑,燕飞忙。

词中,辛弃疾这三万多次的沉醉,帮他在梦中打了一场又一场的胜仗,体验了一次又一次的酣畅,这既是酒的沉醉,更是辛弃疾梦的沉醉。

在这种一场场沉醉中,辛弃疾“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是自己的可叹,还是他人的悲哀?

《临江仙·风雨催春寒食近》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辛弃疾晚年时分,知道自己是实现不了终生的梦想了,在生前身后的理想破灭之际,他又写了一首词:

《行香子·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行乐休迟。命由天、富贵何时。百年光景,七十者稀。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衰。

名利奔驰。宠辱惊疑。旧家时、都有些儿。而今老矣,识破关机。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带着哀愁与病痛闲居乡里,直接把自己做成了东晋的陶渊明,在生命的末尾时刻,他看透了人生玄机:机关算尽去追逐名利,不如一次闲暇的游历,不如一场酣畅的沉醉,不如一世的痴狂。

辛弃疾的词与酒,在醉歌狂舞之下,既映射出自己仕途的沉浮,又映射出自己命运的悲欢,更映射出那个时代的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