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上朝有工资吗 皇帝可以动用国库里面的钱吗

理论上讲,皇帝拥有全国的全部财产,但在现实生活中,皇帝不能直接拿国家的财产给自己,甚至不能从国库里拿钱自用。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古代国库。

金朝开国时,国家比较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立下规定:只要打仗时才能从国库取钱用,平时里不管谁从国库取钱,都要打20大棍。

金太宗完颜晟登基后,可能是好久没吃肉喝酒了,一天偷偷打开国库,取钱出来买酒买肉,享受了一番。结果悲剧了。这位堂堂的皇帝被以权臣完颜宗翰为首的一群大臣“请”下龙椅,摁在地上打了20大棍。

完颜晟被大臣们打了一通屁股,事后还得宽恕大家无罪,不能搞“秋后算账”。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在古代,既然皇帝不能直接从国库取钱使用,他要用钱怎么办?文武百官还有一份工资领,他当皇帝的又找谁领工资?

其实,古代皇帝还真有一份工资——你要说成是“私房钱”,我也不反对。

以北宋为例,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皇帝们都有一份叫做“好用”的工资,数额为1200贯。在北宋初期,1贯约等于1两银子。一个月领1200两银子,不算低了。据史料,北宋时宰相、枢密使级别官员的月工资约为300贯,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级别官员的月工资约为200贯。皇帝的工资是他们的4—6倍。

在清朝,皇帝的工资就不叫“好用”,变了一个名字,叫“体己”。清朝历代皇帝,每月都能够领取一笔“体己”银子。拿来做什么呢?一方面可以进行日常开销,一方面可以给懂事的太监、勤快的宫女发红包,让他们更懂事、更勤快。

当然,有些“高风亮节”的皇帝,每月开销不大,往往就主动提出不要这笔工资。比如我们熟知的中国好皇帝宋仁宗,他就自动放弃了每月1200贯的“好用”,“仁宗帝命罢左藏库月进钱一千二百缗。”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叫宋仁宗。有的皇帝,工资不够用了,还要往国库伸手要钱。《明神宗实录》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上以宫中赏赉,内库缺乏,命取太仓银二十万两。辅臣持奏,近日京边岁费日增,太仓积贮日少,司计之臣方以匮乏为虑。一时遽取二十万,为数太多,伏望少加裁节,于是拟帖取十万两,上仍添五万两,明日谕户部取进。”

大意是,万历帝以宫中开销太大为由,想从国库取20万两银子。大臣们不干。于是,君臣之间就在朝堂上讨价还价:

“我要20万两!”

“不行,最多10万两!”

“10万太少,添5万,15万两!”

“好,成交!”

为了5万两银子,还跟大臣们唇枪舌剑,这皇帝当得也真是辛苦。所以,聪明的大臣,会想方设法帮助皇帝挣钱,存私房钱。

这就要说到我们更熟悉的清朝和大人和珅了。

在清朝,皇帝们除了“体己”银子外,还有一个内务府。内务府就相当于管理皇帝私房钱的机构。乾隆帝继位后,大手大脚用钱,搞得内务府入不敷出,连年亏空——直到和珅来担任内务府大臣后,这种现象才得到扭转。

和珅会变银子吗?并不是。他不会变银子,但会赚银子。

他在内务府大臣任上,发明了一种“议罪银”。所谓“议罪银”,就是允许犯罪的官员拿钱来赎罪。简单说,就是“以罚代法”。这样一来,满朝文武官员,不管有没有犯罪,都争先恐后前来缴纳“议罪银”。

据说,纪晓岚曾涉嫌在两淮盐政卢见营私贪污案中通风报信,被乾隆帝发配新疆乌木鲁齐,多亏有了“议罪银”,他才得以“将银赎罪”,从新疆捡一条命回来。

于是,银子像流水一样流进乾隆帝的钱袋子。内务府顿时扭亏为盈。后来,乾隆帝六次巡行江南,一路上的巨大开销,均是从内务府支取银子,没有动用国库一两银子,结果还有盈余。

有钱用,心情好。乾隆帝一生重新和珅,还真不是无缘无故的,对吧?

【参考资料:《宋史》《明神宗实录》《正说和珅乾隆不杀之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