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和“微臣”这两个称谓,在古代有什么区别?
一听奴才这俩字,就感觉算不上什么好字眼。那么“奴才”和“微臣”在古代有什么区别?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俩字除了骂人时会用到之外,大多可见于清宫剧中。殊不知,“奴才”这两个字在古代,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乱用的。清朝的太监(宦官),是帝王的家仆,他们被称呼为“奴才”自然在情理之中。但若是在千百年前的唐朝,若宦官们自称奴才,就有些离谱了。这也就是一些现代编剧不通文史,所以才会无意制造出如此值得吐槽的漏洞了。
“奴才”这个词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只不过,在当时奴才是一句骂人话。十六国时期匈奴汉国的开国皇帝刘渊在骂成都王颖时,就用到了“奴才”这两个字。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奴才”都是脏话,只有骂人时才会出现。倘若,哪个仆人在主子面前自称“奴才”,多半主子还会诧异:这人没事骂自己做什么?
记得十几年前有部古装剧叫《至尊红颜》,电视剧里出现了这样的桥段。有个叫元宝的宦官时常在皇帝面前以“奴才”自称。每每听到元宝这个角色嘴里念着“您别拿奴才开玩笑了”,笔者都会想笑。这种情况放在当时,估计皇帝会笑掉大牙,哪有人这样编排自己的。
不过,清朝的太监,在面对万岁爷时必须要自称奴才,这是清廷的规矩。除了太监之外,大臣们也可以这样自称,只不过,仅限于入了旗的大臣。以前在论坛中看到有朋友说只有满人大臣才能自称奴才,这是不严谨的。
入旗的大臣,不论是满八旗还是蒙八旗、汉八旗,都可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至于那些没有旗籍的大臣,即便是一品二品大员,也没有资格自称奴才,必须要称“微臣”。倘若没有旗籍的汉臣在皇帝面前称“奴才”,那就是一种僭越之举,这种“冒称”的行为还会受到处罚。
所以,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奴才”虽然充满贬义,但在清朝时期却是一个身份的象征。那么,“奴才”和“臣”这两个称谓,哪一个更加尊贵呢?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毫无疑问,“奴才”要低于“臣”不止一个档次。还是那句话,在清朝,我们的这一价值观并不适用。“奴才”虽然没有“臣”体面,但却颇具含金量。只有入了旗的官员,才会以“奴才”自称,以此来表示自己是宗室的“自己人”。
汉人称“臣”,有两层含义:
一是满族皇帝为了照顾汉族文人的面子,所以保留了“臣”这一称谓;
二是满族皇帝为了表现出亲疏有别,所以将“奴才”与“臣”进行划分。
实际情况是,每个“奴才”的处境都优于“臣”。《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珅总是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纪晓岚则不曾。这并不是说明纪晓岚不擅长谄谀,而是他根本没有这个资格。和珅能在乾隆面前自称奴才,在当时看来算是一种殊荣,也完全不算是献媚的行为。虽然是一部架空历史的搞笑剧,但这部剧的编剧还是用了些心思的。
乾隆三十八年,发生了这样一档子事。当时有个满族大臣叫天保,他与汉族大臣马人龙一道递了一道折子,两人共同检举揭发了发生在贡院的舞弊案。因为折子是天保送上去的,所以奏章的名头上便写着“奴才天保,马人龙”。不得不说,这是天保的一次无心之失。因为他的笔误,所以将马人龙这个并没有入旗的汉人也成了“尊贵”的“奴才”。
乾隆看完折子以后,果然大为光火,立即将马人龙叫到面前劈头盖脸地一通数落,说他“冒称”奴才如何如何。后来,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乾隆修改了规定,要求不论是满臣汉臣,入没入旗,在奏报公事时一律以“臣”来自称,避免闹出乱子。自这项规定颁布以后,满臣汉臣都成了“臣”。
可以说,这是乾隆政治生涯中的一项小小壮举,且不论初衷如何,起码自此之后,满汉群臣从自称上进行了统一,听起来再无高下之分。乾隆以前的清朝皇帝,是断然不会让汉人称奴才的。因为自入关以来,满族宗室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奴隶制,所以“奴才”这个称呼便是专属的皇帝近臣的称谓。马人龙的奴才自称,放到其他皇帝那或许就不是挨顿骂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