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反派贾雨村是什么形象?他的结局如何
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贾雨村。
一说红楼人物贾雨村,读者忍不住要骂他是个大坏蛋。贾雨村的确是干过不少坏事,明确写出来的,就有徇私枉法乱判葫芦案、巧立名目豪夺石呆子古扇。想当初他受甄老爷之恩才得以鹏飞高举,却不思回报,置英莲生死于不顾,无论怎样,贾雨村几乎被戴上了《红楼梦》第一反派的帽子。
贾雨村出身仕宦,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家业人口凋零,剩了他一人一口,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纵然满腹经纶,应付时尚之学更不在话下,穷酸的贾雨村只得卖字撰文糊口,如果他没有遇到君子重义的甄士隐,爱惜他的才学,资助他进京赴考,贾雨村或许终身也就是一个卖字先生了。
遇到贵人甄士隐,改变了贾雨村的人生轨迹。他考场十分得意,一举高中,选入外班,不久就上任地方做了金陵知府。在这之前,作者在三个方面塑造了贾雨村的形象,都是传统读书人该有的样子:
一、学问好,有理想
贾雨村学问极好,他非常自信,说科举考试不过时尚之学,对此他不过是认为应付即可。况且,他后来能被探花郎林如海看中,留他做了林家小姐的家庭教师,这一点再次证明贾雨村是有真才实学的。
二、为人清高,有读书人的傲骨
贾雨村在葫芦庙被阻隔了大半年,衣衫褴褛,三餐不继,他一直和甄士隐交往,却从不请求其的帮助。而甄士隐之所以愿意和他结交,无非是读书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况且甄士隐早有周济他之意,绝顶聪明的贾雨村当然能感知到,但是他不提,这是读书人清高的典型体现。
中秋之夜,甄士隐邀他一同饮宴,主动提出赞助他入都所需银衣。贾雨村表现的是“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同样是他读书人傲骨所为,却不能说他是傲慢无礼。这一点不能用今天的价值观来衡量。
三、作风务实,做事理想化:
得了银衣的贾雨村,没有理会甄士隐为他选好的黄道吉日,而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启程了,为什么这么做,他自己给出了答案:以事理为要。
初入官场的贾雨村应该是踌躇满志的,读书人十年寒窗,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不就是心中的那个家国情怀吗?所以他“才干优长、恃才侮上”。为什么侮上?根本就是他是一个“以事理为要”的人。
说白了,贾雨村这个职场小白,对官场生态就是个门外汉,太幼稚了,也太过理想化。
《红楼梦》的社会背景是一个腐朽的政治生态,是必然走向灭亡的末世,所以才有贾雨村第一次当官时的不适应和被革职。摔了一跟头的贾雨村学乖了,当机遇再次摆在他的面前时,他蜕变的很快,他适时攀附林家、贾家和王家,唯这些能左右他命运前途的大家族马首是瞻,哪怕做伤天害理之事也在所不惜。很快,贾雨村就从一个有理想抱负、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主动侵淫在官场的染缸里了。贾雨村有了四大家族做靠山,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步步高升至大司马。贾雨村升官的过程就是他渐渐由人变成魔鬼的过程。
贾雨村的结局和四大家族一样,“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一样的获罪,一样的毁灭。可是,曹雪芹让贾雨村和获罪的贾家有本质的不同。这个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贾雨村的感情生活跳脱出《红楼梦》所描述的两种状态之外
《红楼梦》对人的情爱给出了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一是以贾宝玉为代表的意淫,类似于今天人们所说的精神之恋,这是曹雪芹所极力歌颂的,是《红楼梦》这部作品所崇尚的最高级的感情状态;二是以贾赦、贾珍、贾琏等为代表的皮肤滥淫,这是以肉体欢愉为目的的低等级的情感状态。
曹雪芹所批判的男人,几乎全部都是皮肤滥淫之人,就算是他笔下的正面人物,比如柳湘莲也有过眠花卧柳的经历,秦钟更是在姐姐大殡期间得趣馒头庵,就连贾宝玉,也将秦可卿作为性幻想对象,拉袭人体验男女风月,和碧痕洗好几个时辰的澡,和几个男朋友也是不清不楚,经验丰富的很。
令读者惊讶的是,曹雪芹笔下污浊不堪的男子,皮肤滥淫的男人里,没有贾雨村。贾雨村在风月之事上可以说极为干净,他当年落魄之时因为娇杏丫头的两次回顾结缘,娶娇杏回家,自此,贾雨村再无男女风流之事。
贾雨村坏事做尽,尤其是和贾赦、贾珍走到很近,贾府这两个人离了女人不能活,一个兔子专吃窝边草,儿媳妇、小姨子全部不放过;一个凡平头正脸的都要搞到手。二人已经滥情到人所不齿的地步。按说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贾雨村还真是出贾赦贾珍的污泥而不染。贾雨村绝不是皮肤滥淫之人,不过要说他和娇杏属于精神之恋当然也说不上,贾雨村和他的两任夫人应该属于非常正常和正统的夫妻之情。在《红楼梦》这样特定的环境中,贾雨村能做到这点实属难得,是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红楼梦》是一部大旨谈情的作品,它有一个重要的批判方向,就是皮肤滥淫,这也是为什么贾宝玉说一见到男子便觉浊气逼人的重要原因,贾雨村却无这等事,是需要引起读者深思的。
二、贾雨村是《红楼梦》重要男性角色唯一生了儿子的人
贾雨村娶了娇杏,不上一年,就生下了儿子,后来又过半年,原配去世,娇杏母以子贵被扶了正。贾雨村成了红楼重要男性人物里唯一生下儿子的人,血脉得以传承。
这是不得了的事,《红楼梦》从开篇,一路死人,一直死到最后,而不见新生命诞生,尤其是四大家族,就算是出现新生命,也都是胎死腹中。这就是灭亡的预兆,是毫无希望的证明。
让四大家族无一新生,而让贾雨村的香火得以延续,曹雪芹这么做,很显然,他是在说谁应该为贾雨村的蜕变负责任的问题,是谁逼得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读书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变坏了,不得不屈从社会的潜规则。所以说到底,曹雪芹写了一个如此复杂的贾雨村,他根本的目的还是要抨击那个腐朽的末世社会。
贾雨村也不过是个可怜的人,曹雪芹将他抛出接受读者的审判,却一定对他怀有深深的悲悯,证据就是不但让他有干净的感情,还让他生下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