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曹操是如何在乱世中称雄的?

对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

董卓掌权后,想要拉拢曹操,就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没有接受,变换了姓名,偷偷地逃出了京城。

这一段在《演义》里十分精彩。先是写曹操向司徒王允借了一口宝刀想去行刺董卓,行刺失败后匆忙逃出京城,半路被中牟县令陈宫抓获,陈宫放弃官职和他一同逃亡,在借宿吕伯奢家中后,先是因为误会杀了吕伯奢一家人,后来曹操又杀了吕伯奢,而且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但在《三国志》里,“孟德献刀”的壮举是没有的。《演义》里的曹操处处铺垫,处处给自己留下退路,但还是不符合曹操的为人,因为即便行刺成功了,他自己也是不可能逃出董卓的府第的,曹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虽然曹操打仗时也是有勇气冲在前头的,但他不会做出这种明知是送死的行为。

在中牟县被抓的事情是有的,后又被释放也是有的,但县令是谁,《三国志》里没写。《演义》里设定是陈宫,大约是因为陈宫后来被曹操所杀,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曹操的狠辣和不念旧情。

这件事情,《武帝纪》是这样记载的:“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曹操被抓住,有人认出了他,替他求情,才得以释放。《世语》记载,曹操被抓后拘禁在中牟县里,县功曹知道是曹操,认为如今世道大乱,不应该拘禁天下的英豪,就像县令请求释放了他。

《演义》里曹操杀吕伯奢一段,以及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他受世人唾骂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件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三国志》里没有记述,裴注引用的三部作品里说法不同。

《魏书》里说,曹操逃出京城后,带着几个人来到了故人吕伯奢的家里,吕伯奢不在,他的儿子和宾客们想要抢劫曹操的马匹和财物,被曹操亲手杀死了几人。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曹操杀人是自卫,没有什么可批判的。

《世语》则说,曹操住在吕伯奢家里,怀疑吕伯奢要图谋自己,亲手杀了八人,连夜离去。按照这种说法,就是疑心太重,胡乱杀人了。但他为什么疑心则没有记录。

孙盛的《杂记》的记载更加具体:“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连夜杀之。”因听到“食器声”(大约就是磨刀声)而产生了误会,属于误杀,虽然也难免疑心重的指责,但还可以理解。

《演义》里的情节前半部分大致是依照这种说法的,而且还加上了偷听到的话语:“缚而杀之,何如?”但不同的是,《杂记》里吕伯奢一家是一起被误杀的,而《演义》里吕伯奢是出去买酒,回来的路上被曹操故意杀死的。这样一安排,曹操的心狠手辣就表现地特别突出了。

再看那两句话,《杂记》里写曹操知道误杀了好人后,“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大约就是《演义》里那两句话的来历了。但我们体味《杂记》里的语境,曹操错杀了人,心里其实是很悲痛的,所以才“凄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其实这只是一个自我安慰罢了,人已经杀了,只能这样去想了。所以,按照这样的描述,曹操并没有“良心尽泯”。

但《演义》里一改,心里的痛苦完全没有了,错杀了好人还心安理得。而且,“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也是不一样的,前者里的“人”是特指的,专指吕伯奢一家人,意思是说已经杀了人,只好是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但后者的范围则无限扩大了,变成了只有我对不起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对不起我,恶意杀人也变得理直气壮了。这样一来,曹操的阴险歹毒,自然是人人喊打了。

《演义》的作者是要处处“抑曹”的,这样一改动,非常巧妙,曹操奸险毒辣厚颜无耻的罪名算是坐实了。但即便如此,同样不喜欢曹操的毛氏父子在这一回的回评里依然说“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他说:“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

确实,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想法和行为的人太多了,但谁又敢说出口来呢?敢做敢当的真小人似乎比那些口是心非的伪君子更可爱一些。所以毛氏说曹操“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

2.

逃到陈留后,曹操就散家财,招兵买马,想要诛杀董卓。《世语》记载,陈留孝廉卫兹出钱资助曹操,使他纠结起了五千人的义兵。

第二年春天,曹操和袁绍、袁术、韩馥、张邈等人同时起兵,众人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担任奋武将军。这就是《演义》里十八镇诸侯讨董卓的情节。

董卓焚烧洛阳宫殿,迁都长安。各镇诸侯畏惧董卓兵强,没有人敢追击,曹操独自带兵向西进军(只有张邈派卫兹带兵相助),想要占据成皋。

到了荥阳,曹操和董卓部将徐荣激战,大败,士兵死伤很多,曹操也被流矢射中,幸亏在从弟曹洪的的死命救援下逃了出来。

回到诸侯汇聚的酸枣,看到几十万兵马,每天置酒高会,不思进取,曹操非常生气。他的建议也没有被采纳,只好带着部下去扬州募兵。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反董卓联盟的关东诸侯貌合神离,勾心斗角,很快就各自分散。

黑山军于毒等在东郡抄略,东郡太守抵挡不了,曹操就代表进入东郡,打败了黑山军,袁绍于是上表推荐曹操为东郡太守。

后来,青州黄巾军百万人进入兖州,刺史刘岱战死。济北相鲍信来到东郡迎接曹操,让他代理兖州牧以迎击黄巾军。

《世语》记载,刘岱死后,陈宫替曹操去兖州做说客,他对兖州的别驾、治中说:“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于是鲍信等人就去迎接曹操。

陈宫不像《演义》里所写的那样“义释”过曹操,然后又杀吕伯奢事件而离开曹操,而是很早就是曹操的部下,当然后来又叛变了曹操,那是后话。

进击黄巾军时,鲍信战死,曹操打败黄巾,一路追到济北,最后收降了黄巾军三十多万,人口百余万。曹操从中挑选了精锐士兵,号称“青州兵”。

于是,兖州成了曹操的根据地,“青州兵”成了曹操的基础兵力,“称雄”天下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了。

联合袁绍打了几个胜仗后,曹操的目标对准了徐州。当时是徐州牧陶谦属于曹操、袁绍敌对一方的袁术、公孙瓒一系,而且和曹操有杀父之仇。《三国志》记载:“(曹嵩)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仇东伐。”

当然,曹嵩究竟是不是陶谦所杀,历史上有不同说法,容后再论。但曹操一心要拿下徐州却是不争的事实。他几次征伐陶谦,攻城略地,而且非常残暴,“所过多所残戮”。

3.

没想到的是,曹操的后院起火了。部下陈宫和老朋友张邈背叛了他,迎接吕布夺取了兖州,为曹操坚守的只剩下三个县城了。

曹操和吕布为争夺兖州展开了几番激战,曹操也经历过大败,差点就被吕布抓住,但最终还是打败了吕布,夺回了兖州。

于此同时,李傕、郭汜失和混战,长安大乱,汉献帝颠沛流离,历经奸险回到了洛阳。曹操在荀彧、程昱等人的劝说下,曹操亲自去洛阳迎接天子。“天子假太祖(曹操)节钺,录尚书事。”曹操正式掌握了汉朝的中央政权。

在董昭等人的劝说下,曹操带着汉献帝迁都许县,又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于是,曹操进入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阶段。皇帝在手中,曹操有了最大的政治资本,他可以举着皇帝的大旗去号令天下,统一九州了。当然,曹操最终并没能统一天下,只是统一了北方。

政治牌面有了,下一步自然是经济了。建安元年(196年),定都许都之后,曹操采取了枣祗等人的建议,开始屯田。《魏书》记载,当时军阀混战,“民人相食,州里萧条”,曹操认为“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这一年募民屯田,“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所占据的地方都设置了“田官”,屯田积粮,所以曹操才能“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政治经济条件都具备了,曹操的“称雄”之心愈发坚定了,他把目光放到全天下,已经不仅仅是“匡扶汉室”了。

这时,被吕布袭击失去了基业的刘备来投奔曹操。程昱劝他杀了刘备,说刘备有雄才,肯定不会久居人下。曹操其实是了解刘备的,《演义》里有“煮酒论英雄”一段,曹操说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话,但他为了收拾人心,不但没杀刘备,还待他很好。曹操说:“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扫平天下,曹操首先对付的是占据宛城的张绣,但过程并不顺利。第一次征讨张绣,张绣降而复叛,曹操吃了个大败仗,差点丢了性命不说,还搭上了长子曹昂和勇将典韦。后来曹操再次出兵,终于打败了张绣。

曹操的下一个目标是吕布。建安三年(198年)冬天,他把吕布包围在下邳,活捉并杀掉了吕布和陈宫。

有两件事可以注意一下。曹操刚占据兖州时,任用毕谌为别驾。张邈叛变时,抓住了毕谌的家人,曹操很大度,对毕谌说:“你母亲在那边,你可以去那边。”毕谌说绝不会有二心,曹操高兴地流泪。但毕谌出了门就逃跑到了张邈那里。打败吕布后,毕谌也被曹操活捉了,人们很为毕谌担心,谁知曹操不但没有杀毕谌,还任用他为鲁相。曹操说,一个孝顺母亲的人,怎么会不忠于君王呢?

还有一个人叫魏种,被曹操推举为孝廉。兖州叛乱的时候,曹操肯定地说:“只有魏种不会背弃我。”谁知魏种还是跑了,曹操生气地说一定不会饶了他,但后来捉住了魏种时,还是放了他,并任命他为河内太守。曹操说:“唯其才也!”

4.

消灭吕布后,曹操在北方的最大敌人就剩了昔日的老朋友袁绍了。袁绍兼并公孙瓒之后,占据四州之地,势力远在曹操之上。但曹操并不觉得袁绍是不可战胜的,他认为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但没等和袁绍开战,不甘居于人下的刘备暗中和董承等人结盟反曹,借拦截袁术的机会离开了曹操,杀死了徐州刺史车胄,占据了下邳等地。

曹操杀死董承等人后,带兵东征刘备,刘备打了败仗,跑到了袁绍那里。曹操回兵官渡,正式拉开了和袁绍的大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

曹操先取得了两次胜利,杀掉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然后双方开始对峙。就在曹操粮食快要吃光,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袁绍的谋士许攸来降,泄露了袁绍的屯粮之所,曹操亲自带兵烧掉了袁绍的粮草。袁绍军队大乱,带着儿子弃军而逃。曹操“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

官渡之战改变了袁、曹的势力对比,曹操第二年又在仓亭打败了袁绍的军队,袁绍随后病死。曹操接着打败了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谭,平定了河北。

为了彻底肃清袁绍残余势力,平定北方,曹操又带兵北征乌丸(即乌桓),斩杀了乌丸辽西单于蹋顿。袁尚、袁熙兄弟逃往辽东,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所杀。至此,北方基本平定。

随之,曹操的矛头对准了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儿子刘琮代替他的位置,投降了曹操。依附刘表的刘备战败后,联合了江南的孙权对抗曹操。

随后爆发了“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逃回了北方,统一天下的步伐受到了阻遏。

建安十六年(211年),关中马超、韩遂等人起兵,曹操西征,打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地区。

5.

随着战败一个又一个敌人,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稳固,他的野心也在逐渐增长。

曹操最初的愿望,按照他自己所说,不过是死后题墓为“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让县自明本志令》)。

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汉朝罢三公,置丞相,曹操担任丞相,他在两年之后还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让县自明本志令》),似乎是很知足的,但到了建安十七年(212年),单单是丞相已经无法让他满足了,于是按照萧何的旧例,加上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荣耀。

随之在第二年,曹操就进爵为魏公,正式立国,建立社稷宗庙。

建安十九年(214年),“天子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

曹操在西征张鲁,取得了汉中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第二年四月,“天子命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

至此,曹操的地位达到了顶峰,即便是代汉称帝也只是弹指之间的事情而已。

但曹操并没有称帝的想法,他把“代汉称帝”这件事留给了儿子。《魏氏春秋》记载,夏侯惇劝曹操称帝,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同时,曹操对待汉献帝的态度也是越来越跋扈,从最初迎接时的“尊奉”,慢慢变成了后来的“挟持”,甚至是“软禁”。比如在建安十九年(214年),献帝的皇后伏氏只是在因为在给父亲的信里抒发一些对曹操的怨恨之情,就被曹操所杀,她的父亲伏完以及宗族数百人都被处斩。

对此,汉献帝也不是没有想过反抗,比如发生在建安五年(200年)的“衣带诏”事件(《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有记录,但也有人对此事表示怀疑),但毫无实权和政治斗争经验的他想要推翻曹操自然是痴人说梦。

曹操虽然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着皇帝之实,他是个务实的人,不愿意“慕虚名而处实祸”,这大概就是他没有在生前称帝的原因吧。

6.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败给了刘备。随即,蜀汉大将关羽包围樊城,水淹七军,擒获于禁,威震华夏。曹操差点迁都,后来在司马懿等人的劝谏下,一边连结孙权,一边派徐晃去救樊城,并亲自带兵南征关羽。没等曹操赶到,孙权已经杀了关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回到洛阳,孙权送来了关羽的首级。随后,曹操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英雄也好,奸雄也罢,曹操多姿多彩的一生就此终结。

《演义》里写曹操临终前要兴建“建始殿”,缺乏栋梁,城外“跃龙祠”有一棵大梨树,高有十几丈,正好作梁,却是锯解不开,斧砍不入,无法砍伐。曹操不信,就亲自去看,乡人劝谏说树上有神居住,不能砍。曹操大怒,拔剑亲手去砍,结果“铮然有声,血溅满身”。而后曹操夜里梦见梨树神来索命,醒来头风病就发作了。

《世语》记载:“太祖自汉中至洛阳,起建始殿,发濯龙祠而树血出。”《曹瞒传》里也说,曹操派工匠苏越移植一颗梨树,挖掘的时候,树根受伤,流出的都是血。苏越把这种情况告诉了曹操,曹操亲自去看了后非常厌恶,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结果他回去后就得了病。

《演义》里还写了曹操在临死前遗命侍妾们“分香卖履”以及设立七十二座“疑冢”之事,但《武帝纪》和裴注都没有提到这两件事,只是记录了他临终的遗命说:“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分香卖履”见曹操的《遗令》:“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有人说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也有人说是奸雄临死前的诡诈。唐代罗邺的《邺城》诗里感叹说:“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

关于七十二“疑冢”之说,正史里找不到依据,但在民间,这种说法却流行甚广,比如明代的笔记小说《七修类稿》中就记载:“曹操疑冢在漳河上,宋人俞符有诗曰:‘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清代诗人陆次云也曾写诗讽刺道:“疑冢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正平只有坟三尺,千古安眠鹦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