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几位以“仁宗”为庙号的皇帝?他们有哪些成就?

对历史上的仁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皇帝数不胜数,其中能称得上明君也为数不少,但是以“仁宗”为庙号的,遍观历史,也唯有四位而已。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仁”字。

“仁”号称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儒家提倡的是一种上下有序的统治,约束人们行为举止主要靠“礼”这种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靠“仁”进行改善。“仁”可以理解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有相近的意思。

以此为基准,我们就来说说这些中国历史上的四位“仁宗”皇帝。

宋仁宗--赵祯

历史上最早被称为“仁宗”的是北宋的第四代皇帝赵祯,古典戏剧狸猫换太子的主人公就是这位(当然狸猫换太子是虚构的故事)。他1023年登上皇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享年53岁,在位41年。从历史的记载来看,这位“宋仁宗”是真正无愧于“仁”的称号。这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皇帝。所谓“仁”,个人的理解就是真正的以民为本,重视老百姓,尽量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由于有宋仁宗的开明统治,这个时期的北宋是经济文化繁荣,名人辈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小康社会”。

宋仁宗期间,群星璀璨,唐宋八大家,两人出在唐,六人出在宋。而出在宋朝的六人,均出于他当政时期。这六人,可以说是个个名声显赫。时至今日,有谁不知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的大名呢?

可以说宋仁宗将“仁政爱人”推上了一个极致,为后世帝王树了一个榜样、立了一根标杆。

元仁宗

元朝的“元仁宗”也是第四代皇帝(改国号为“元”后第四位皇帝),名字是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时间为1311年至1320年,共9年。

他被冠以“仁”,主要是因为他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元仁宗继位时的元王朝已经过元世祖,元成宗两代(武宗时间较短)五十余年的治理,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再经元仁宗的励精图治,使得元王朝到强盛的顶点,元仁宗死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凭借元仁宗的雄才大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中国固有版图。

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 明朝第四位皇帝(巧了,又是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徐达女儿)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号洪熙。

这位洪熙皇帝在位时间是所有“仁宗”皇帝中最短的,只有十个月,但这并不妨碍到他成为一代英主。

《明史》对朱高炽的评价是:在位时间不足一年,用人行政,善不胜书。假使老天能让他多活几年,涵濡休养,德化兴盛,绝对可以与汉朝“文景”之治相媲美。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改变其父明成祖朱棣的严酷,与民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大为发展,为“仁宣之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清仁宗继承的是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留下的一大堆乱摊子,有点类似当年雍正皇帝接康熙皇帝摊子的情况。但是这时清朝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并非用一己之力可以挽回的,国内矛盾积重难返,加上西方列强处于工业革命的高潮,而清朝历代都奉行闭关锁国的祖训国策,此时清仁宗虽然勤勤恳恳做了一个中庸的好皇帝,抄了和珅,平定白莲教等叛乱,但是还是难改清王朝大厦将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