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为什么却帮助吴国灭亡楚国呢?

历史上有位名人,他本来是楚国人,投降吴国,接着引领吴国军队灭亡自己的祖国楚国。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知秀网小编来说说。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春秋时期楚国人。他是吴国大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伍子胥祖父伍举、父亲伍奢、兄伍尚俱是楚国忠臣。伍子胥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

春秋初年,楚庄王励精图治,扩张国力,曾一度取得中原霸主的地位。然而好景不长,传至平王时,由于楚平王荒淫残暴,国势日衰。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人为乱",遂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伍奢、伍尚杀害。伍子胥侥幸逃往吴国,发誓必灭楚国,以报灭门之仇。

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了解到公子姬光想推翻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为了利用姬光和吴国的力量攻打楚国,报父兄之仇,便帮助姬光刺杀了吴王僚,让他自立为王,即为吴王阖闾。阖闾在登位后,任伍子胥为行人,协助自己管理国家大事。阖闾还将另一个从楚国逃亡出来的贵族伯需任命为大夫,还任命伍子胥举荐的深通兵学的大军事家、齐国人孙武为将。

为了巩固和扩大吴国的统治,伍子胥向吴王进以强国之策。阖闾采纳了他的建议,委托其进行变法。伍子胥筑城郭、设守备、实仓廪、 治兵库。自此,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渐得到加强。随后,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吴王计划伐楚。

周敬王八年(前512 ),伍子胥鼓动吴王出兵攻楚。伍子胥针对楚国的弱点,提出吴军应分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阖闾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次年先后出兵攻占了楚国的夷(今安徽省毫州市境内)、潜(今安徽霍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进而围弦(今河南潢川西南),袭扰楚国达6年之久。楚军被动应战,疲于奔命,实力大为削弱。

为给大举攻楚创造有利条件,吴国在出兵前做了充分准备。阖闾争取到了与楚国有矛盾的蔡、唐两国,与之结盟,从而使得楚国北方门户洞开,为日后避开楚军正面防守,实施突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迷惑楚国,吴国还出兵攻越,给楚造成吴不会大举攻楚的假象。吴国还实施反间计,离间楚王与大将之间的关系。这使得楚不用能征善战的子期,而用胸无点墨的子常为帅。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差和伍子胥、孙武、伯齬等,出兵沿淮水攻楚,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吴军以灵活机动的战术,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今汉川北) 击败楚军主力,并展开追击,长驱直入,攻入楚都郢(今荆沙江陵西北),终成破楚之功。由于怀有强烈的个人复仇愿望,伍子胥在楚未能安抚民心,致使吴军难以立足,为日后悲剧埋下伏笔。

周敬王三十六年(前484),夫差听闻齐景公死,齐国内乱,大臣争宠,于是发兵攻齐。夫差败齐师于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在今山东泰安东南),打了一个大胜仗,便更加骄傲自负。

在吴国攻打齐国的4年中,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一面率越军助吴,以示忠心,一面以重金贿赂太宰伯豁,使伯豁在吴王面前为越王说尽好话。从吴王及列士,越王皆有馈遗。吴人皆喜,唯有伍子胥知道越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对越王的行为深感忧虑。但吴王受了伯豁的挑唆,不仅不信任伍子胥的进言,反而怀疑伍子胥有二心,疑心之下赐剑命其自杀。

伍子胥仰天叹息, 对他亲近的门客说:"你们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植梓树,让它长大能够做棺材。还要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好让我来观看越寇怎样进入都城,灭掉吴国。"接着伍子胥自刎而死。吴王听到这番话,大发雷霆,为了发泄怒气就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革袋子里漂浮在江中。

自此伍子胥波澜壮阔的一生结束了。他生于楚,长于楚,最后自己让楚国国破家亡。

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很少有指责伍子胥叛国的。大都对伍子胥抱有同情。而且还不仅仅同情伍子胥,简直认为伍子胥这样做,是非常忠诚的表现。

比如,陈轸说:“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已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

比如,桓谭说:“忠臣高节,时有龙逢、比干、伍员、晁错之变。”

比如,范仲淹说:“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

比如,李贽说:“伍子胥绝孝纯忠,惊天震地,楚之烈也。”

看到没有,古人都在说伍子胥是忠臣!

伍子胥背叛自己的祖国,把别的国家引进来,灭亡自己的祖国。而且还对死去的国君进行鞭尸侮辱。为什么却还被认为是忠臣呢?该怎么来理解这种评价呢?

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先有“孝”,再有“忠”。

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就说说,很多时候,“忠”和“孝”只能二选一。那么,当这两件事需要二选一的时候,应该怎么选呢?

古人普遍认为,应该先尽孝,再尽忠。

比如闻名天下的李密,当晋武帝让他到朝廷去做官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陈情表》,向晋武帝表明,他应该先伺候祖母,等祖母去世后,他才会出来当官。晋武帝不但不生气,对他的做法,竟然还很赞赏。

还有包拯也是,虽然有外出当大官的机会,但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选择在离家乡不远的地方当小官。此举获得后人一致赞扬。

从汉代开始,推荐当官的机制叫做察举制。察举制最重要一项就是“举孝廉”。只有孝道的人,才配出来做官。

由此可见,古人是把“孝”放在“忠”的前面的。

最切实的一个例子。我们一般都会把祖国比喻成“母亲”,但是从来没有把母亲比喻成祖国的。由此可见,母亲显然是比祖国更重要的。

伍子胥为什么要带着吴国回来攻打自己的祖国,就是因为他要为他的父兄报仇,这是一种“尽孝”的行为。而“尽孝”之余,才能有忠。所以李贽说他“绝孝纯忠”。

二、只是灭“王”,不是灭“国”。

伍子胥那个年代,不像后世。那时候,作为最大的王周天子,已经失去了权威。在周天子失去权威的情况下,君王和臣民就形成了双向关系。这种双向关系,孟子一言道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既然楚平王不讲道理地杀了伍子胥的父兄,那就是把伍家当成“土芥”,伍子胥理所当然就应该把楚平王当成“寇仇”了。这一点,那时候的人都是理解的。

再说了,伍子胥虽然带着吴国军队打回楚国,但是他的目的并不是灭楚国,而是找楚平王复仇。当知道楚平王已经去世后,他也就是掘墓鞭尸,并没有对楚国王室进行斩尽杀绝,也没有另外扶持一个人起来,代替楚王。

还有一点,当时的楚国人,其实是很同情伍子胥的,是认为伍子胥的做法有道理的。可见人心向背。

当然了,世上从来没有一边倒的事情。关于伍子胥,历史上也有一些人认为伍子胥的做法是不对的。比如明代官员邵宝就曾说:“伍子胥孝知有亲而不知有国,仇一人而戕一国,卒之流毒宗社,不亦甚哉。” 当代作家王若虚也说;“既自贼其君,又贼人之君,员真小人也哉。”

显然,他们说那样的话,是因为所站的立场不一样的缘故。

总体来说,伍子胥的思想是一个以治国用兵为目的、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是春秋晚期南方地区思想发展的一个缩影,带有深刻的时代和地域烙印而留给后世。

伍子胥身上体现出一股强韧的意志力、坚韧不屈的精神。他能舍小义,成大名,其意志非一般人可比,后人对伍子胥评价为何褒多于贬,离不开他自身的命运悲剧,也离不开历史时代,更多的悲叹留给了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