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登基不到1年时间,为何能名垂青史?

在我国的古时候的帝王制度时期,有许多皇帝创下了不朽的功绩,也有许多皇帝因为过世太早还没能创造功绩。普遍来看在位时间长的创造的功绩要更多更大一些,但是有一位皇帝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在历史上的评价却非常之高。这位皇帝就是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明仁宗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却能名垂青史,其实离不开他所解决的当时的四大问题。

二十多年的如履薄冰,只换了两百多天的君主

其实在朱高炽当太子之前,因为体型样貌等方面非常不符合朱棣的心意,所以朱棣非常不想把他立为太子,不过因为各大臣纷纷谏言,朱棣也只能把太子之位给了朱高炽。虽然说朱高炽得到了太子的位子,但是他也很清楚朱棣的杀伐果断,如果稍加不注意是很有可能被废掉的,因此到他继承王位的这二十年间,朱高炽一直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做事。

直到公元一四二四年,朱高炽才如愿当了皇帝,称帝后成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明仁宗。说起明仁宗就不得不说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虽然朱高炽不算是最短的,但是在明朝的十几个皇帝之中,朱高炽的在位时间也算是排名第二短的了。在位仅仅两百多天,朱高炽就得了重病去世了。也正是这两百多天的在位时间,朱高炽做出了极大的功绩。

改变不完美的内阁制度

在朱元璋改革取消了宰相这个职位之后,建立了“内阁制度”。其实“内阁制度”就是取消宰相制度之后填补其作用的一个部门,是皇帝最信任的部门之一。因为深得皇帝信任,所以这个机构里的官员职位和权力都非常大。为了不让如此大的职位影响皇室的,所以当时在建立这个部门不久,就下令部门中的官员官品不能超过五品,也就形成了官小权力大的现状。

可是这种状况虽然能够避免出现威胁皇室的现象发生,但是官小权力大,五品的官员去号令二品的大臣,大臣很难买账,这样对于内阁部门中官员的工作就很难开展。因为规矩又不能更改,所以朱高炽就想了一个办法,让内阁部门的官员兼做其他部门的大官,就像让一个五品的内阁大臣,同时兼做三品侍郎,这样的话,就能避免出现工作难开展的问题了。

赦免靖难之役冤臣,赢得天下民心

靖难之役大家想必都了解过,这个事件是朱棣皇帝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把效忠建文帝的很多大臣和官员都做了处罚。小到罢官免职,大到满门抄斩和灭十族,残忍至极。例如当时非常有名的“读书种子”方孝孺,就被罚了个灭杀十族。这件事情让永乐朝留下了非常大的恩怨。但是在朱高炽称帝之后,直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朱高炽称帝之后,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下令赦免了所有当时的忠臣。为什么朱高炽行动如此迅速?是因为早在朱高炽称帝之前,他就做过这个计划,因为他深知朱棣这种行为对皇室的危害。可是当时朱高炽对朱棣谏言后,朱棣强烈反对,计划也就没能够实施。朱高炽称帝之后,最先落实的就是这件事,所有被处罚的冤臣都官复原职了,许多赤子因此也有了信心,当时的文官集团迅速得到了壮大。

一套组合拳,官场风气变化天翻地覆

其实在朱高炽登基之前的洪武朝和永乐朝时期,大臣们都不敢说太多的谏言,因为一句话说不合适可能就有灭顶之灾,所以当时的朝堂风气死气沉沉一汪死水。朱高炽登基之后开始实行“仁政”,通过一些手段的整理,让大臣们都放下心来为国出力,积极谏言,官场风气变得焕然一新,可见朱高炽政治头脑非常高明。

朱高炽到底做了哪些事来整治官场风气呢?首先就是废除了许多残酷的处罚,因为没有很大的处罚,许多忠心耿耿的官员就开始谏言了。然后朱高炽建立了“三杨内阁”,就是以杨荣、杨溥和杨士奇为主的内阁集团,同时淘汰不做实事的官员,提拔有能力的官员。最后一条更为重要,朱高炽登基之后完善了检查机制,建立的“巡按制度”足足沿用了数百年。

因为朱高炽的父辈祖辈都在忙着开疆扩土,增兵固国,所以虽然开创了永乐盛世,不过因为军事方面开支太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底层的老百姓,吃的穿的用的都非常简单简陋。仅仅能填饱肚子不受寒冻而已。朱高炽对此非常用心,因为他认为安天下必须要安民,安民才能安天下,所以朱高炽采取了很多的措施。

轻徭薄赋,安置流民百姓是朱高炽的第一招,动荡的人民安置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社会风气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百姓们都非常爱戴朱高炽。此外为了填补虚空的国库,朱高炽还下令让皇族皇室进行节俭生活,减少日常开支,以从另一方面增加国力。然后,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朱高炽还下令开仓放粮,让军队抗洪抢险,深得民心。

改善人民生活,大安天下

仅仅在位二百余天,就能改变了如此多的问题,在内深的大臣辅佐,在外深的人民爱戴,朱高炽的政治手段非常之高,可惜英年早逝。不得不说朱高炽不仅仅是一位政治方面卓越的明君,也是一位爱戴百姓的正主。如果朱高炽能够多活几十年,哪怕十几年或者几年,相必今天的社会也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