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多铎在扬州杀红了眼,多尔衮对他下了什么命令?

对多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朝入关,是件筹谋了很久的事,久到他的政权在进入中原之前只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而这两代人都为达成这个目的废寝忘食——

1644年,满 蒙军队由盛京出发,准备跨过山海关,直入北京。时年,后金首领皇太极已经亡故,坐在皇位的是年仅六岁的福临,即顺治,而真正带领八旗的人是睿亲王多尔衮,以及他的同胞兄弟阿济格、多铎。

这次大军向中原进发,特意保留下三分之一的兵力仍旧囤积在故都以备不时之需。行至中途时,忽然得到消息:李自成的大顺部队已经率先攻进皇城,而大明的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情况的突变并没有令多尔衮乱了阵脚,他快速调整策略,由攻打大明变成讨伐李自成。

就这样,明明是外敌入侵,一打上“正义之师”的旗号,接下来的步伐就顺利的多,明末将领有的见国家已亡,又不想投降大顺的,也就顺势归顺了清军,当然这是少数,但有个吴三桂足矣。

吴三桂的投降对清军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同年四月份,由吴三桂与多尔衮两面夹击汇合了约十八万骑兵在山海关外大败李自成,不久对方弃城逃走。在这场战役里,多尔衮还使了一计:先让吴三桂的明军与李自成血战,清军坐山观虎斗,就在双方陷入胶着,疲敝不堪时,多尔衮领着一直精锐部队加入战斗,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吴三桂也死伤惨重。

进入北京,只是大清万里征程的第一步,剩下更加艰巨的任务是追击反军,平定全国。为此,多尔衮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多铎。

多铎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母亲与多尔衮的母亲为同一人,即大妃阿巴亥。努尔哈赤去世时,多铎年仅12岁,尚不是一旗之主。不久之后,阿巴亥被迫殉葬,因此多尔衮对于他来说是如同父母的存在,情谊更是比一般兄弟深了数倍。多尔衮掌权后,多铎与阿济格成了左膀右臂,征战沙场,立功立威,不在话下。

1645年,明末将领史可法被清军打的溃败扬州,多铎率军从亳州,徐州两路夹击,将扬州围得水泄不通。史可法急忙写信给南明政权请求援兵,然 未得回信。多尔衮遂令多铎招降,但城中无论百姓还是士兵拒不投降,不出一月,明军断水断粮 俨然成一垂死挣扎的困兽。多铎率军杀进扬州,史可法等人皆阵亡,尸身都找不到,多铎又纵容清军屠城,老百姓死伤无数,因为太过惨痛,连续十日之久,这件事被历史称为扬州十日。

然而,越是屠杀老百姓就越是反抗,这是自古以来开国帝王的大忌。刘邦想到了这一层,所以约法三章,以安民心,有的暴君不在乎平民,最后终被推翻。多尔衮深知其中厉害,况且当时他手中能够支配的士兵不过20万,长久耗在扬州,不利于南方统一。有人唱红脸,就要有人唱白脸,就在僵持不下之际,多尔衮做出一个决定:将多铎撤回,换上汉人降将洪承畴。

洪承畴,福建泉州人,万历年间中过进士,从此走上仕途。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频频爆发,他因为镇压有功而升任巡抚、陕西总督。1642年,皇太极在松锦会战中大败明军,彻底扭转局势,洪承畴也被俘虏,从那以后开始为清朝做事。

多尔衮派洪承畴前去南方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因为他是汉人,又曾经是明朝的重臣,所以与老百姓更有共鸣。利用他的同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安抚扬州军民。果不其然,洪承畴到达现场之后,没几日就有收效,老百姓的反抗声音没有那么大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多尔衮是个出色的军事家,还与孝庄有些香艳的绯闻,殊不知,他还是个大政治家,深谙人心。就说临阵将多铎撤回,做的恰到好处。清军在扬州杀了那么多人,如果多铎还待在那里,估计要不了多久,整个南方就要起来反抗。到那时候,清军恐怕刚刚入关,就要出关了吧。

后记:多铎下场不太好,英年早逝,只活了36岁,死于天花。不过即便他活下来了,多尔衮死后,顺治也未必会善待他,毕竟顺治把多尔衮的坟都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