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世界史 > 正文

中世纪欧洲的城乡关系是怎样的?为何会逐渐呈现城乡一体化?

对欧洲中世纪的城乡一体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世纪欧洲的城乡对立关系,在政治上,表现为到处都是农村榨取城市……在经济上,则是城市通过它的独占价格…它的直接的商业骗术和它的高利贷剥削着农村。”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先落后的农村经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城市凭借高度集中的优势资源吸引着大量的农村人口,所以在历史上形成了不可逆的“乡村城市化”进程,“城乡一体化”态势明显。

反观中世纪的欧洲也正是如此,当时欧洲各个乡村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推动之下,农村的实力逐渐积累并逐步将发展定位到城市,因此也就有了“农村榨取城市”一语,农村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蜕变。这也正是中世纪的欧洲城乡关系的体现,只是其中或许还有比这更加复杂的社会因素。

一、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工商业兴起,构建起以货币为媒介的经济体系,农村在封建经济模式的制约之下,看到城市的发展前景,便产生了“农村榨取城市”的初步构想,乡村开始蜕变

中世纪的欧洲经济面临着深刻的挑战,那便是传统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和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货币关系。而城市作为集中了各大优势资源的中心地带,自然在这一挑战中备受争议。

除此之外,城市的经济偏向也会对农村的经济提供借鉴。从实际的经济活动看来,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经济似乎对工商业更加偏好。

工商业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关键领域,因为它能够在短时间内集聚大量的优势资源进程生产,并且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在此过程中,建立商品和货币的关系链尤为重要,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构建更加庞大的消费市场。

而农村的经济,在城市的新型发展态势之下,看到了以货币为媒介的重要性,所以农村的经济改革就此展开。中世纪的欧洲农村实行的是农奴制和封建主义庄园制。

这种封闭式的农村经济根本无法适应于城市的经济模式,但是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封建的庄园主们开始将自己的土地外包给农奴,这一做法出乎意料的加速了中世纪农奴制的覆灭。

中世纪欧洲城乡关系表现为“农村榨取城市”,按理说,经济实力更强大的城市应该完成对农村经济的管控,为何结果却差强人意呢?“城市中的公共土地同大量的庄园肩并肩地连在一起,当农民们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负担,而附近的土地上的邻居已获得自由,怎么能阻止农民们发牢骚呢?”

其实这里所说的“农村榨取城市”并不是经济层面上的,更多的是人文方面的因素。因为城市磅礴的发展态势,不仅仅是经济上领先于农村,思想文化、法律条文等完整的社会体系更是农村无法企及的。

加上城市所宣传的自由民主的思想,更加刺激了农村尤其是农奴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所以也就出现了上述的情景。简而言之,“农村榨取城市”不过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对建设城市的初步构想,在之后的发展中就能够看出,在经济上,城市还是当仁不让的。

二、中世纪的欧洲农村在向城市经济靠拢的同时,积极开拓自身的发展优势,形成了“乡村城市化”的新特征,城乡之间的贸易越发密切,逐步具备城乡一体化的态势

如果将中世纪欧洲的农村和城市生活进行对比分析的话,就能发现城市的经济对农村也是具有吸引力的。原先的农村是农耕经济,其生产力和生产水平都相对落后于城市,加之农奴制度的限制,其生产的大部分农产品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也就不具备商品货币的体系。

但是随着城市的兴起,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根深蒂固的农耕经济一时间缺少了劳动力,所以农村的经济不得不向城市转型。最开始发生转变的就是英国和法国的庄园主们,他们通过土地变卖和食物交换的方式,从城市换取货币,同时开始了收租的新形势取代“以劳动抵债”的农奴制。

除此之外,农村的少数贵族们开起了“移民”的先河,即搬离农村转而城市的生活。但是他们的迁移并不仅是搬迁住址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和过去的封建性质的劳动生产关系划清界限。所以在中世纪欧洲的城乡关系中,城市对农村的掌控是逐渐深化的。

农村在这一过程中也有着自身的发展优势,因为城市的土地价格较高,而农作物的生产和畜牧业都需要大量的土地,从获利角度考虑,农村则更具有优势。可是,在城市商品货币的经济规律之下,原本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农耕活动,也有了“金钱”的价值导向。

顾名思义,城市居民需要什么,种什么农作物能够换取更多的钱,农村的生产者们就会生产什么。例如,中世纪的英国一大批庄园主看到了羊毛制品在意大利等其他欧洲国家流行,所以扩大自己牧场羊的比例,事实证明那些最早发现商机的人们,成功的站在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队伍中。

中世纪欧洲农村的种植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换言之就是完成了“市场导向”的生产形势。农村也以后来者居上的身份,加快了向城市跟进的步伐,“乡村城市化”应运而生,城乡一体化态势加剧。

“经济变革的动力不仅仅源于城市的积极性,而且也来自于农村和城市的互动中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内部变革。”

任何的变革都需要双方的共同作用,就像俗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欧洲中世纪的农村除了向城市提供生活物资之外,还完成了对城市的劳动输出和资本积累。因为城市需要发展工商业,所以只好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而农村的人口向城市迁移后,也为城市带去了新兴贵族和其他的人才。

城市在这一过程中也有着别样的作用,虽然农村能够为城市提供农产品,但是其生产力依旧停留在农耕经济的残骸之下。而城市发达的手工业,反过来能够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需要,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所以,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和农村是相互补充、互为裨益的,也能够反映出现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

三、中世纪欧洲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经济为基础,商人借助城市先进的生产经验,反作用于农村的生产模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加速了欧洲城市化的进程

总的来说,中世纪欧洲的城乡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恰如其分的“城乡一体化”。其实当时城市和农村之间还是存在矛盾的,首当其冲的便是生产的矛盾问题。因为城市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扩大,甚至要侵占农村的土地,而农村此时就面临着“被城市化”和“边缘农村化”的取舍。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农村做出何种选择,城乡之间的联系都不会断裂,这一切也都要归功于经济。简而言之,不论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的居民,都会为了选择利益而放弃原有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欧洲能够发展起资本主义的原因。

虽说城乡的一体化是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但如果再细致一点的话,就能够发现城市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例如,16世纪的英国,亨利八世尤为看重国内的羊毛纺织,因为整个欧洲市场普遍缺乏羊毛制品,同时市场对它的需求量也蔚然可观,所以英国国内的大举毛纺织行业,使得英国成功走在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前沿。

而意大利也正是如此,抓住了市场和生产的关系,成功敛财。因而有了最早的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解放人们的思想。“土地是商人资本安全稳健的投资对象,商业资本转化为地产, 可以规避商业经营风险,而且田产收益相对稳定,转化为田产的财富不易贬值和流散”

当然,中世纪欧洲城市化进程之所以要领先其他地区,与城市对农村的“帮扶”密不可分。因为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其盈利的空间和机遇就会被压缩,所以商人们将目光放在了具有城市特性的“新城镇”中。

他们通过购置田地,掌握了农村的生产规模;除此之外还将城市工商业的先进生产经验带回农村,带动了欧洲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还拉近了欧洲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缓解了城乡因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矛盾,加速了欧洲的城市化进程。

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欧洲城市化的进程也正是如此。不论是早期的“农村榨取城市”还是后来在城市的助推下,形成的“乡村城市化”,最后初具“城乡一体化”态势,其实是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带来的结果。城乡关系如同硬币的两面,偏其一面就会导致另一面被盖住,所以正确的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才是促进社会整体前进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