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和岳钟琪手里都握着兵权 两人的命运为何完全不同
很多人都不了解岳钟琪和年羹尧,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年羹尧腹有良谋,难得的将才,不到三十岁就当四川巡抚,年羹尧虽是胤禛的包衣奴才,但“野心”很大,当时四爷胤禛还是亲王的时候,差点摁不住这个“自大”的奴才。后来雍正继位后,年羹尧一路飙升,手攥军权,那架势风光啊,百官跪迎,“无人臣礼”,君臣名分几乎荡然无存。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年羹尧身为一名汉族将领,能成为身居高位,并手握数十万大军的封疆大吏,可见能力强大,同时也独揽大权,这也正是雍正捧杀年羹尧早已打定的主意。
年羹尧最为高光的时刻,还是他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威震西北,简直成了地方的“土皇帝”,此时红得发紫,享誉朝野!因此,雍正对年羹尧下手是意料之中的事。
年羹尧“野心”,自始至终掩盖不住,才导致他走向灭亡之路
当时胤禛就说,年羹尧根本就不把他当主子,对拜入胤禛这个冷门下,似乎满足不了年羹尧的“野心”。但后来,胤禛出奇的脱颖而出,坐上了皇位,年羹尧也随之雍正的恩宠飙升。
对于胤禛能顺利当上皇帝,民间也广流传“内靠隆科多,外靠年羹尧”的之说。所以作为拥护胤禛的大功臣,年羹尧开始居功自傲,“无人臣礼”了。
年羹尧是胤禛府邸的包衣奴才,按理说,他应该自称奴才,但是他跟雍正称呼为官职。这是对主子大有不敬之意,胤禛总算看清年羹尧的“野心”了,他的心早就不在他这“小庙”里。
而且自从到四川任命后,大半年都没有给主子请安和问候,甚至雍正的生母大寿,和阿哥们的婚礼,年羹尧只字不问。胤禛一生气,立马找借口把年羹尧的家眷10岁以上的子侄全部令回京城,胤禛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当威胁工具,牵制年羹尧。
雍正继位后,执政初期,外臣能用的人寥寥无几,当时老十四胤禵还在西北“大将军王”统帅军队,这对雍正的威胁太大。因此,雍正还要靠自己的心腹年羹尧,接替老十四胤禵职务。
雍正坐上皇位,虽然大局已定,但“九子夺嫡”余波未平,“八爷党”到处制造麻烦,还四下传扬雍正得位不正,满朝文武都觉得雍正篡位获取皇权,连自己亲娘德妃都愣住半天,对他产生质疑。朝堂中暗流涌动无人可用,所以雍正急于培养自己的心腹官员,上台第一时间就提携李卫和田文镜光速升迁。
而年羹尧就更不用说了,不得不重用,对年羹尧“有求必应,有功必赏”,宠爱的没型,所以助长他后来的“歪风邪气”,暗箱操作“年选”、“朋党”等,而朋党又是雍正最忌讳的。还有更离谱的是礼仪上的僭越,学皇帝“翻牌子”,这可是只有皇帝才拥有的特权,说年羹尧把自己当成“第二个皇帝”都不为过。
而且生活铺张浪费,极度奢靡,年羹尧吃饭,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美食,还要听乐队伴奏。年羹尧敢这么做完全是靠雍正的庇护,年羹尧虽说专横跋扈,但此时还没威胁到雍正的能力。但作为皇帝怎么会容忍臣子僭越,这让皇帝的皇权何存?
年羹尧西北作战期间,雍正考虑军事要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采取措施。但是西北大捷后,雍正皇帝便开始对年羹尧下手了。
但年羹尧还不自知,一如既往“无人臣礼”,以前只是对主子不敬,现在成了对皇帝不敬。文武官员、蒙古王公,都要下跪行礼,就连皇帝的侍卫都不放过,替他牵马,使唤来使唤去的。如果年羹尧懂得帝王心术,他还会这样飞扬跋扈,大摇大摆接受这莫大的跪迎吗?
年羹尧这德行,从他一出场就注定要中途被雍正“干掉”,他但凡有岳钟琪一半德行,不自己找死,也许他还能图个善终,但他却不,非得要找死。后来被雍正清算,文武百官都在旁边喊打喊杀,下场有点凄凉……
岳钟琪能躲过一劫,人家可是听话的“乖宝宝”,为人低调,懂得君臣之道
年羹尧被赐死,最根本原因,一是他的汉族出身,满清皇帝对汉人是天然不信任,所以他必死;二是飞扬跋扈,功高盖主,自己找死。
而岳钟琪不管历史还是《雍正王朝》中,为人都是很低调的,早在康熙年间,立过大功,曾与十四阿哥胤禵一起平定妄阿拉布坦叛乱,直接升到四川提督。接着就是积极配合年羹尧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再次立下汗马功劳。年羹尧倒台后,岳钟琪成为年羹尧的继任者。
岳钟琪同样是汉族身份,而且还是抗金岳飞的后代,因为身份特殊,雍正让老十三胤祥提点岳钟琪,让他加入汉军八旗,但是岳钟琪拒绝入旗,要知道这一入旗,涉及到自己家族的名声问题,这是一次忤逆,于是雍正对他有了很浓的恨意。
西北虽然叛乱平息,但余乱尚在,还需要有人坐镇,因此就由岳钟琪继任。到了岳钟琪接管“川陕总督”时,虽然是一方封疆大吏,但岳钟琪不像年羹尧,雍正下放绝对的实权。虽然岳钟琪在西北四省的军事和民政方面都有权利管辖,但事实上用兵和人事调动权,以及西北的后勤督权,岳钟琪实际上并没有掌握。
就在岳钟琪接管西北大将军后,生怕重蹈年羹尧的覆辙,处处谨小慎微,但岳钟琪的身份问题,满洲大臣就不断弹折子,让岳飞的子孙当抚远大将军,担心岳钟琪日后会图谋不轨,满人的皇亲贵胄们攻讦越发激烈,但雍正总不能“莫须有”的把岳钟琪杀头吧?
不过自从发生“曾静逆案”后,让雍正起了猜忌之心,这一次不反,也保不齐下次不会啊。其实雍正还是忌惮岳钟琪的汉臣身份,毕竟岳钟琪一个汉人将军掌管这么久军权,如有二心,也够雍正受的,所以雍正肯定不放心啊。
要说岳钟琪的倒霉事也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前提点岳钟琪加入汉军八旗,岳钟琪没答应,被满洲大员和皇亲贵胄不断弹劾,雍正扛不住压力。这一次又是小规模战败,当时攻打准噶尔策零,战略上的失误,中了圈套,导致清军失去了进攻的最佳时间,导致战败,所以以鄂尔泰为首的大臣不断弹劾岳钟琪的能力问题。
于是雍正下手办岳钟琪,以“攻敌不速,用人不当”为由,将岳钟琪降职问罪,最终岳钟琪还是当了“背锅”,欲加之罪,起初判为“斩立决”,后来又改为“斩监候”,无论如何岳钟琪都要“伏法”,才能平息满洲大员和皇亲贵胄不满的声音。
雍正后来放过岳钟琪,除了他的特殊身世外,还有就是岳钟琪品性和官风。就“曾静事件”,差点把岳钟琪吓半死了好吗,惊得一身冷汗,于是岳钟琪为了表忠心,不仅直接揭发曾静罪行,还不断地向雍正解释。
岳钟琪这忠心表的也没谁了,雍正也是拿他没办法,费劲苦心不断安抚岳钟琪恐慌的情绪,批奏折上写满满的,就差诅咒发誓带上全家了,这样的岳钟琪他怎么会杀。
而且岳钟琪看清局势,知道“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所以年羹尧和岳钟琪的区别在于一个高调压不住的“土皇帝”,一个低调听话的“乖宝宝”,雍正虽然手段狠,但要分放谁身上,对于政敌和年羹尧这德行的,按李卫的话说:“要是换别人,十个年羹尧都死了”。
至于鄂尔泰和李广驷等人,他们跟岳钟琪也没有什么仇怨,主要是他身份的问题,只要位置腾出来,没必要非得弄死他不可。对于岳钟琪“不识抬举”的态度,没有按雍正的心愿加入汉军八旗,让雍正产生恨意,但毕竟他有赫赫战功在身,杀不得啊,不像年羹尧非死不可!
再说了,岳钟琪可没有年羹尧的跋扈,而且足够的忠心,死心塌地地臣服了满清。雍正也考虑以后还需要一个能打仗的将军,要是一股作气全杀了,那以后还有谁可用?
此后,岳钟琪被释放回家做了一个平凡的庶人。直到乾隆朝再被启用,岳钟琪再出山发挥余热……
结语
不管岳钟琪也好,年羹尧也罢,都是替皇帝打工的,皇帝高兴就用你,不高兴就有有人取代你,而年羹尧不仅没有认不清这个事实,还不收敛锋芒,仗着雍正的宠爱,骄横跋扈,把自己当成“第二皇帝”,要知道“天无二日”,皇帝岂能容你这么干?对于岳钟琪,雍正只想收回他的权力,将他拿下并就此囚禁,并不想要他的性命,可以说,也算是雍正“防患于未然”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