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跟汉献帝的矛盾为何不可避免?
根本原因不在曹操,而在汉朝。东汉末年,朝廷已经失去控制力,刺史诸侯做大争霸,权臣有不臣之心。没有曹操,也其他权臣。
一是经济,地主豪强门阀土地兼并严重,大量自耕农破产沦为流民难民,而地主豪强门阀隐瞒土地人口,人民百姓被压榨剥削,朝廷收不上税,诸侯门阀越来越富,朝廷和百姓越来越穷,社会矛盾爆发是迟早的事。而农民起义削弱朝廷。
二是军事,汉朝连年战争,北方西方和匈奴,羌人作战。为了战争胜利,朝廷给地方军队放权,边疆将领逐渐沦为军阀。比如西凉董卓,就是河西走廊和羌人作战的汉军军阀。
汉董卓,唐安禄山等都是边疆军队武将沦为军阀;土地兼并,破产农民成为流民,引发农民起义,而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汉朝廷被迫给各地地方武装放权,让他们进京勤王。
这样的地方地主豪强门阀逐渐武装化,成为一方诸侯。早期曹操在兖州的扩张,都是奉袁绍之命;讨伐陶谦,是因为陶谦倒向了袁术。
张杨勾结吕布在兖州叛乱后,曹操只剩二县之地,粮食全部丢光,几乎丧命,没有袁绍的扶持支援,早就崩溃了。不能因为后来曹操和袁绍干上了,并最后战胜之,就认为曹操一定是大汉忠臣。
一个原本忠于谋逆反贼袁绍的内奸,跳忠了而已。每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不一样的。曹操如果不是身在乱世,没掌握至高权力,也只能安心做个能臣,这和忠不忠臣没有关系。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没有经受住考验就证明没有这一品质。不是曹操变了,而是形势变了。
另外,因为经济和军事原因,大量地主门阀世家做大,地方长官如州牧,刺史,太守等逐渐被门阀地主世家垄断,世代公卿,比如袁家。汉王朝政治统治事实上从官僚制退回到分封制。
官员任命权力不在皇帝朝廷手里,而是在世家门阀手里。如果换成汉朝强盛时期,比如汉武帝时期,大臣也不敢怎样。权臣霍光也不是朝廷对手。但汉朝末年积弊已久,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曹操跟汉献帝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即使献帝不想动曹操,忠于汉室的那群人也会对曹操敌视,因为献帝被曹操救走后,自身没有实力,是属于依附于曹操的,忠于汉室的那些人自然看不下去这种君臣实力颠倒的状态,而曹操又不能交出权力,一是献帝没能力,二是那些给曹操卖命的下属也不会同意,三是那些想取曹操代之藏在暗中的野心家太多,何进董卓实在太多了,汉室衰微是不可逆的天道,逆天而行只会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