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能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如何?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瞿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知秀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瞿能,男,汉族,约公元1353年生,寿命约48岁。属相蛇,星座约为天秤座,安徽合肥人。明成祖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战场差点被杀,结果真神了。

《明史列传卷三十》记载“明日复战,燕王几为所及。王急佯招后军以疑之,得脱去。”

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朱允炆,也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派出军队,对抗叔父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朱允炆的大将瞿能表现突出,能征善战,首战告捷。

第二天再次作战的时候,瞿能等人更加骁勇,几乎擒获了朱棣,正在危急时候,朱棣假装召来后续部队来掩护自己,使得朝廷的南军怀疑而不敢追击,因此朱棣才得以逃脱。

“薄暮,能复引众搏战,大呼‘灭燕’,斩馘数百。诸将俞通渊、滕聚复帅众来会。会旋风起,王突入驰击。能父子死于阵。”

天快黑的时候,瞿能等人又率领军队寻找燕军主力作战,同时全军高呼“灭燕”,来涣散朱棣的燕军军心,提升自身士气,一战斩杀燕军数百人。

后来,朝廷南军将领俞通渊、滕聚等人又率领军队和瞿能会和,一时间,南军士气大振,大有顷刻间将燕军踏为齑粉的势力和气魄。

突然间,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一阵狂风突起,将南军的将旗吹断了。朱棣遂乘机以精骑突出绕其后乘风纵火,挥师猛攻,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将领在混乱之中不幸战死。

“瞿能,合肥人。父通,洪武中,累官都督佥事。能嗣官,以四川都指挥使从蓝玉出大渡河击西番,有功。又以副总兵讨建昌叛酋月鲁帖木儿,破之双狼寨。”

瞿能的父亲瞿通,在朱元璋执政的洪武年中,累任官至中将军衔的都督佥事。瞿通病逝后,按明朝军队世袭制度,瞿能子承父业,接继官爵,以中将军衔的四川都指挥使(正二品)走马上任。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春正月,西番蛮民复叛,朱元璋急遣凉国公蓝玉率瞿能往大渡河邀击之,蓝玉与瞿能旧交甚厚,两人俱名冠三军,经周密部署,攻无不克,一路围剿,不日取得大功。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西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反叛,明太祖朱元璋急命凉国公蓝玉率陕西步骑,会四川都指挥使瞿能军马征讨。七月,瞿能数战告捷,平定叛乱。

“燕师起,从李景隆北征。攻北平,与其子帅精骑千余攻彰义门,垂克。”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朝廷,发起“靖难之役”。此时的朝廷,经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无将可用,只得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伐燕。

八月,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大败耿炳文;九月,根据黄子澄的推荐,朱允炆又任李景隆为大将军,对燕作战。李景隆乃是纨绔子弟,寡谋而娇,色历而馁,素不知兵法。

朱允炆只得急调瞿能父子阵前助战。当时朱棣将芦沟桥驻军调入城内拼死守卫,自己亲率大军增援辽东,扫平外围。十月的北平霜雪气候,朝廷南军粮草不足,上下离心。

瞿能领子瞿郁、瞿陶率千骑、借云梯,乘张液门守军不备,虎威神勇,奋勇攻击北平城。杀声震天,燕军不可敌,遂砍开彰义门城门,呼喊后兵接济。

“景隆忌之,令候大军同进。于是燕人夜汲水沃城。方大寒,冰凝不可登,景隆卒致大败。”

统帅李景隆忌妒瞿能功劳,遂派飞马传报瞿能,令其孤军没入,以防暗算,待明日率大队人马一齐杀入。瞿能得令,不敢违抗,只得退出城外。

于是,朝廷南军错过了绝好的破城机会,使守城的朱棣长子朱高炽得到了喘息。朱高炽夜里督促士兵汲水灌湿城墙。时正天寒,滴水成冰,一夜寒风,已成冰城。

李景隆次日带领数万兵将亲至张液门,见城上冰雪光滑如油,无有容足之处,只得罢兵。瞿能看了,深叹错失良机,而李景隆全不追悔,最后终于导致大败。

“已,又从景隆进驻白沟河,与燕师战。能父子奋击,所向披靡。日暝,各收军。”

虽然兵败,李景隆还是得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嘉奖,并诏令诸将:“不要让朕负杀叔父之名!”南军经过数月的积聚,准备会师白沟河向北推进。

此时燕王朱棣已经扫平外围,班师回援。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五月某日,天刚透亮,朱棣已整兵领将,渡过了白沟河。瞿能准备的更为充分,早以列阵以待,两军延绵数十里。

瞿能、瞿郁、瞿陶首先出战,一马当先,直捣燕军之阵,决心大败朱棣,燕军无人可敌,立被擒杀数百,使燕将人人面有惧色,不敢迎战。

朱棣无法阻挡,惊惧失色,只得重新策马绕堤而逃,正当燕军惊惧欲乱之际,真是神了:忽然刮起一股旋风,李景隆将旗嘎然折断,南军失去指挥,顿时乱成一团 。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得能莫忘”,直译为得到才能莫忘本。朱棣见有机可乘,亲率劲骑绕出敌后。瞿能见朱棣冲破其营,为掩护主力,瞿能、瞿郁驳马迎敌,俱被风沙卷得纷乱,不知方向。

正要冲开夺路,沙尘卷到面前,迷目难开,瞿能不幸被朱高煦领众击落马上,其子瞿陶也难逃厄运,直至薄暮时分,俞通渊、滕聚等将领也相继战死,血染沙场。瞿能勇武之能,实现了效忠朝廷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