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王夫人对黛玉的恶意有多大?贾母又是如何出气的?

大家好,说起王夫人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红楼梦》的故事有一条脉络主线,就是围绕着贾宝玉的姻缘问题,金玉一派和木石一派的明争暗斗。

这两个阵营分别有两个代表性的人物:金玉一派以王夫人为首,木石一派由贾母领衔。两个阵营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杀手锏,你来我往,难分胜负,最终不过两败俱伤,随同四大家族的覆灭统统归于尘土。

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这一点从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王夫人就表现出来了。和小姑子的女儿一见面,啥话都还没说呢,先告诫小姑娘离自己的儿子远一点。问题是很快就打脸,婆婆当晚就安排小姑娘和自己的儿子同居一室了。王夫人敢怒不敢言,但在日常细节中,读者都能感受到王夫人对黛玉的恶意。

二十八回,荣国府准备过端午了,宝玉黛玉正一处说话,丫头请吃饭,二人一同来到前面,王夫人看见黛玉,问道:“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

今天我们看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在古人,“鲍”这个字可不是什么好词,可以这么说,但凡我们在古文学作品里见到这个字,就不是好事。但凡有人将这个字和一个人联系起来,那么他必定对其是排斥、厌恶,甚至诅咒的。《红楼梦》里还有一个例证,就是那位贾琏一招手就上了主子的床的鲍二家的,鲍肆之臭。王夫人让一位姓鲍的太医为黛玉诊疗开方,曹雪芹这一笔意思太清楚不过了。王夫人的这一举动,和当众咒骂黛玉并没有什么区别。而黛玉回敬的很得体,说这位鲍太医不怎么样,老太太说了,还让我吃王太医的药。

由药说开来,宝玉说太太给我一笔银子,我为妹妹配一味药,肯定能治好林妹妹的病。宝玉说完了方子,王夫人给出了一个结论,说宝玉在撒谎。王熙凤忙圆场,说宝兄弟可不是撒谎,他说的事是真的,因为薛大哥亲自来和我寻珍珠,还有大红尺头去乳钵乳了隔面子呢。有了凤姐的支持,宝玉气也壮了起来,又说那珍珠需要古墓里陪葬的才最好。王夫人又直接给否了,说为了配药去翻尸盗骨的,做了药也不灵。贾宝玉要为林黛玉配药的事也就没有了下文了。

就在这天的下午,贾宝玉去赴了冯紫英的家宴,元春也赐下了端午节礼。小说没有细写夏太监的赐礼过程,但这些个礼物一定是集中送到荣国府最有政治意味的地方——荣禧堂。说宝玉和宝钗的礼物一模一样,黛玉和迎春三姐妹的一样。这些东西的分发,要么是王夫人派人一一送去,要么通知各房来给各自的主子取回去,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宝玉的礼物是袭人从贾母的房中取回去的。

这很不正常。但凡牵涉到宝玉黛玉,就算是再小的事,因为从小跟着贾母长大,都得通过贾母进行。贾母若是想看看贵妃娘娘给宝玉赐了什么,那么她一定会将宝玉黛玉的一同让人取来。现在只取宝玉而不取黛玉,不合日常行为逻辑。如果说王夫人想将娘娘赐礼的情况给贾母汇报,那么她应该将公子小姐们的情况一并给贾母汇报,至少应该将把宝玉宝钗的一同汇报,因为他们两个一模一样啊,这里面有着贵妃娘娘的某种暗示啊,这样的事怎么能瞒着老太太呢。

所以,只有宝玉的东西在贾母的房中,这本身就十分可疑。

贾母可不傻,她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是她认定这里面不是王夫人的问题,就是元春的问题,这个老太太马上就给予了反击,让王夫人吃了个大大地哑巴亏,还让她说不出什么来。

夏太监来送贵妃娘娘的节礼,还带来了元春的口谕:让贾珍带着府里的众爷们儿去清虚观跪经拜佛,唱戏献供,打三天的平安醮。也就是说,这是件男人们的事儿,由家族族长、长房长孙、宁国公爵位继承人贾珍主持。

事实上呢?贾母不管这一套,她联合上王熙凤,怂恿着众女眷,要去清虚观看戏,逛一天去。这下可不得了,女眷们平时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的,这下能出去逛一逛,人人都要去,连心如枯井的李纨都要跟着去。老太太一出马,男人们立刻齐齐成为贾母和众女眷的后勤保障和安保人员。

王夫人、薛姨妈、薛宝钗齐齐表示不愿意去,为啥呀,王夫人的理由是怕元春打发人来需要接待,薛家母女说怕热。这都是骗人的鬼话,她们真正不想去的原因是心虚,贾母突然来这么一手,一定有老太太特别的用意,不论是什么,反正不会是给她们锦上添花。贾母也绝了,儿媳妇不去就算了,薛家母女必须要去。薛姨妈宝钗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去了。

众人在清虚观全程至少表面上都是轻松的,可是嘴碎的薛姨妈愣是一句话都没说,全程是个哑巴。贾母说是去看戏,其实重要的事就一件,让张道士给元春带话:宝玉命里不该早娶,看看他哥哥的前车之鉴就知道了。

薛姨妈薛宝钗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王夫人尽管没有去,并不愁没人给她带话回来。王夫人不待见林黛玉,是木石姻缘最大的反对者,那这个哑巴亏她也只好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