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李成器作为唐睿宗的长子 皇位是怎么落到庶子李隆基头上的

对李隆基上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710年,唐睿宗对长子李成器说,“以前你就是太子,又是嫡长子,我想立你为太子”,李成器一听吓坏了,连忙跪下拒绝到,“使不得啊,三弟功劳大,应该立他为太子”。

早在684年,第一次做皇帝的李旦,就立自己的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后来武则天登基,李旦就成了太子,李成器就降级成皇孙了。

到了710年,唐中宗李显不明不白的死了,韦后想效仿婆婆武则天称帝,李隆基于是联合太平公主趁机发动兵变,拥立父亲相王李旦为皇帝。

相王李旦听说自己的儿子造反,拥立自己当皇帝,吓坏了,死活都不敢登基的,因为是李隆基造反打下来的天下,他去做皇帝有点不敢,毕竟造反的“功臣”都是李隆基的人,当朝重臣是太平公主的人,这皇位有点烫手。

李隆基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呢?

实在是因为自己实力不如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不可能让他当皇帝,于是就折中让自己的父亲李旦当皇帝,这样就平衡了。

李旦没有功劳,也惧怕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势力,不敢登基,但是李隆基言辞诚恳的再三请求下,李旦勉为其难地做了皇帝,是为唐睿宗。

唐睿宗继位后,谁当太子就成了大问题,因为睿宗有嫡长子李成器,李成器曾经就是太子,从法理上说,应该李成器当太子,

但是,李旦的皇位就是李隆基推上去的,他是有功的人,更是掌握军队的人,不让他当太子,必然再次造反夺位,重蹈“玄武门之变”的覆辙。

李成器看得很清楚,他知道,他没有功劳,更争不过自己的弟弟李隆基的,即使自己强行爬上太子之位,他也爬不上皇位,即使强行爬上皇位,也坐不稳皇位的。

但是七个丞相里有五个是太平公主的人,他们自然不想立李隆基这样强势的人为太子了,所以大臣们极力反对立李隆基。

听到父亲要立自己为太子,李成器吓坏了,连忙去见父亲,

见到睿宗,李成器跪下来,痛哭流涕:“父皇,太子是国家的职位,关系着天下苍生,天下太平时就立嫡长子,国家困难了,就应立有功的皇子。如果处理不当,会让大臣们(造反功臣)失望,臣斗胆以死请求不要立我为储君”。

睿宗很赞赏他这样心意,没同意他的请求,李成器看这样不行啊,于是每天去找睿宗哭诉。

这时候有大臣和诸侯王上书睿宗,说李隆基对社稷有大功,适合做储君,

睿宗这才同意李成器的请求,立李隆基为太子。

李隆基上书睿宗,“父皇,皇兄是嫡长子,又是前太子,应该立他为太子才对,立我为太子,于理不合。”。

睿宗没有同意,最后立李隆基为太子,

李成器是非常有智慧的人,能有机会做太子,而主动放弃做太子,这远比去竞争太子更需要智慧,历史上能做到这样的,真不多,还有一个是刘秀太子刘疆,郭圣通被废,主动辞去太子之位,所以安享晚年,不然等着被废,下场就惨了。

唐玄宗什么人?能因为猜忌,一天杀三个儿子,包括太子,能囚禁自己的父亲,但他对李成器这个大哥一直非常好,比对自己的儿子都好,做到兄友弟恭,最大的原因就是李成器主动辞去太子之位。

试想一下,李成器如果没有推辞,接受了太子之位,会是什么后果?

李旦为了李成器能坐上皇位,必然大力培养李成器的实力,然后联合太平公主将李隆基清理出局,李隆基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人吗?

结果肯定就是玄武门之变的翻版了,亲王李隆基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成器,逼李旦退位。#太平公主#

唐朝前期的历史出奇的相似,太子都无一例外的造反了,皇权的更迭都伴随着武力争夺,要么太子、亲王造反,要么皇帝杀了废了太子亲王。

李成器看出了这中间的问题,主动推辞了太子之位,也让自己能安享晚年,没有卷入权力的倾轧。

很多人认为简单,问题是,历史上拒绝皇位的有几人?就像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里,为什么郭子仪最有名?因为谁有郭子仪的权力,都难免有不臣之心,但郭子仪能抵住诱惑,这是非常难得的,也非常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