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天下第一宫的称呼是怎么来的?真的被项羽化为焦土了吗?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阿房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825年,唐敬宗时期,唐朝政治腐败,藩镇割据,阶级矛盾凸显,大唐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唐敬宗本人声色犬马,不理朝政,大唐帝国接近崩溃。一代诗人杜牧仅有23岁,为了劝谏君王,他写下了著名的《阿房宫赋》,杜牧把阿房宫描绘的规模宏大,收揽七国风情,将秦始皇的暴政和奢靡映射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句: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这句话把阿房宫被毁的原因指向项羽,杜牧的意思很明确,是项羽的一把火,把阿房宫化作一片焦土,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四大工程”,分别是万里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秦直道。阿房宫位于陕西西咸新区,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的前两年开始修建的,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阿房宫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宫,有三个原因:

第一,阿房宫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千米(故宫的建筑面积也是15万平方千米),因为阿房宫建筑面积是按照已发现的夯土基础遗址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实际上的阿房宫的面积,应该远超这个数字。

第二,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的新皇宫,这个皇宫是中国首次实现多民族统一的标志性宫殿。

第三,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每攻克一个国家,都会将这个国家的都城复制到阿房宫的图纸上,也就是说,阿房宫实际上是集六国的建筑文化与一体,试想,仅仅是六国的宫殿合集,其规模就十分可观了。另外,关于阿房宫的建设者,《史记》记载:

隐宫刑徒者七十万人,乃分作阿房宫。

秦始皇为了建阿房宫,不惜动用70万人,可见宫殿规模之大。

需要说明的是,阿房宫并不是秦帝国的原始宫殿,秦始皇称帝的宫殿名叫秦宫,又叫咸阳宫。战国后期,秦国逐渐成为霸主,人口激增,咸阳宫受到泾水和渭水的限制,继续扩张受阻,所以无法承载秦国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秦始皇的野心。秦始皇打算修建新的宫殿,阿房宫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修建的。

只可惜,阿房宫最后并没有建成,也没有正式命名。人们之所以叫这片未完成的宫殿为“阿房宫”,是因为“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也就是说,这片宫殿的前殿名叫阿房,所以阿房宫就成了整片宫殿的代名词。

秦始皇耗费巨大的人力来修筑阿房宫,阿房宫并未建成。根据《史记》记载,阿房宫开建2年后,秦始皇驾崩,秦二世把修建阿房宫的70万民工和犯人调到骊山修秦始皇陵。不久,陈胜吴广起义,阿房宫的建设就此搁浅。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阿房宫是项羽所烧,目前能找到的正史依据是《史记·项羽本纪》,云: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这里的确记载了项羽放火,但烧的却是咸阳宫,并不是阿房宫。史书没有记载项羽烧阿房宫,而杜牧却说项羽烧了,那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项羽放火烧的是咸阳宫,杜牧张冠李戴,误把咸阳宫当做阿房宫。

第二,项羽不仅烧了咸阳宫,还把阿房宫也烧了,杜牧掌握了我们现在没有掌握的史料。

从1956年起,新中国的考古人员就开始对阿房宫和咸阳宫进行考古研究,在阿房宫的遗址下方,并没有发现焦土痕迹,反而在咸阳宫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火焚遗迹。也就是说,基本可以说明,项羽的确没有烧阿房宫。不仅项羽没有烧,其他人也没有烧。

在史料上,也找到了阿房宫在项羽之后还存在的证据,例如《汉书·东方朔传》记载:

举籍阿城以南,周至以东,宜春以西……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

即,在汉武帝时期,阿房宫被改造成了上林苑,这也可以证明,项羽并没有烧掉阿房宫。

基于两方面的证据:

一,阿房宫遗址没有找到被焚烧的痕迹,而且,史书也没有记载项羽火烧阿房宫。

二,阿房宫在项羽之后仍然存在,并且被改成了上林苑。

可以得出结论,杜牧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纯属诬陷项羽。项羽的确没有将阿房宫化为焦土。笔者认为,杜牧之所以要这么说,并非杜牧不读史。杜牧只是想对唐敬宗说,帝王用贪婪和暴政得来的东西,终将化为乌有,只有爱民如子,施行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