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匿战争经过如何?对罗马帝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布匿战争是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最为关键的战争,是罗马由弱转强的重大转折,使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也是导致罗马共和国兴旺的最终原因。这对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地中海地区后来的历史命运,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公元前218年,有着西方战略之父美称的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位于今天西班牙境内的殖民地,一手挑起和罗马共和国之间的第二次全面战争。仅仅两年后,这位天才将领便用数次辉煌的胜利将强大的罗马军队重创。随着坎尼战役的史诗胜利,对手核心所在的罗马城已经门户洞开。然而汉尼拔却因忌惮自身实力不足而没有乘势进军罗马城。他的重要部将的哈斯德鲁巴当时哀叹道:汉尼拔会赢得胜利,却不会利用胜利。那么如果汉尼拔在坎尼战役大胜后乘势进军罗马,能够改变历史的进程,让迦太基人获得这次战役的战争吗?
公元前219年,经过精心策划与准备的迦太基名将,镇守西班牙殖民地的总督--汉尼拔·巴卡开始率军进攻西班牙东北部的城邦萨贡托。这座长期与希腊罗马人联手抵抗迦太基殖民势力的城市,经过了8个月的抵抗,终于在无奈中惨遭屠戮。这场围攻战也直接引发了罗马与迦太基两个分别位于地中海南北的强大共和国之间的第二次全面战争,史称第二次布匿战争。
第二年,汉尼拔便率领麾下的数万军队向北挺进。他按计划绕开了防御严密的希腊城市马赛后,裹挟着大批西班牙与法国南部高卢地区的佣兵,翻过被认为难以逾越的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地区。意大利北部不少刚刚被罗马人征服的凯尔特人也纷纷加入他的队伍,使得一贯高傲的罗马人措手不及。
罗马人将原本集结起来准备渡海进攻北非迦太基本土的军队向北移动,并调动更多自己及其他同盟的军队先后赶来剿灭汉尼拔。但汉尼拔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很快就让罗马人发现自己很难成为他的对手。这位北非名将现是在特雷比亚河战役中引诱没吃早饭的罗马军团涉过冰冷的河流,进行围歼。接着又在特拉西梅诺湖边的狭窄山地上将赶来增援的两个罗马军团消灭。
愤怒的罗马人随即又抽调了8个军团的兵力,企图在坎尼平原上将迦太基军队一劳永逸的解决。但这样美好的想法还是被汉尼拔的天才指挥给迅速扑灭。他仅用了相当于罗马人一半的兵力,就将气势汹汹的对手再次围歼在奥托凡河畔的坎尼战场。这下,罗马人彻底懵了。
然而,取得坎尼大胜后,汉尼拔却没有迅速向罗马共和国的首都罗马城进军,相反一路朝着远离罗马的意大利腹地前进,先后策反了数个与罗马有同盟关系的地区和城市。包括了卢卡尼亚、卡拉布利亚、撒姆尼、阿普利亚、以及意大利南部的最大港口塔兰托。也就因为这阵子的磨蹭,让人口众多且凝聚力强劲的罗马人缓过气来。
之后的多年里,汉尼拔的军队一直如孤魂野鬼般在意大利各地攻伐、游荡,却始终距离罗马城及战争的胜利越来越远。但是军事策略如此出众且从不害怕冒险的汉尼拔,为什么会甘心放弃这么好的一个窗口期,错失赢得战争的最佳机会呢?实际上,如果了解当时双方的战争形势,你就不会为汉尼拔的胆小而感到惊讶。
一说起汉尼拔的祖国迦太基,大部分人都可能想到这是一个陆军较为羸弱的海上强国。通过海洋贸易的财富所建立起来的舰队和雇佣军是他们称雄地中海半壁的主要手段。但在古代战争中,除了舰队与陆军,还有一项重要的军事技艺会影响战争的进程,那就是攻城。
稍微翻一下迦太基人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这个民族历来不以擅长攻克敌人的城池而著称。作为一个航海民族,当迦太基人在今天的北非、西班牙半岛、撒丁岛和科西嘉岛纷纷建立殖民地时,不可避免的与另外一个以航海见长的民族希腊人发生冲突。双方在地中海最大的岛屿,盛产粮食的西西里发生了长达几代人的争霸战争。西西里岛的希腊人中以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乡叙拉古最为强大,这个城市也站在了抵抗迦太基人的最前线。
在这个地区争霸战中,希腊人的攻城武器水平一再进步,从简单的围困和砌高坡,发展到了制造弩炮与抛石器以及巨大而复杂的攻城塔。结果,迦太基人一度在西西里被希腊人死死压在了岛屿南部的最后一座城市内,靠着舰队优势勉强支持。若非希腊人内部经常出现内斗等不稳定因素,迦太基人连日后与罗马人开战的机会都要被剥夺了。
即便是对以战略与战术能力都颇为出色的汉尼拔来说,攻城战也是一件痛苦而艰难的事情。对西班牙城市萨贡托的进攻就从强攻被迫转为了长期围困。最后城内居民在饿死前发动了自杀式突围,才让汉尼拔攻得此地。因而能否能迅速拿下罗马城这样拥有完备防御工事的巨大城市,汉尼拔显然心里也没底。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为什么汉尼拔不通过罗马兵力真空期,对巨大的罗马城进行围困,迫使这座城市因为饥饿而投降呢?因为汉尼拔对于罗马的战争动员能力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虽然罗马人已经在一系列惨败中损失了大量军团和训练有素的士兵,但他们的动员水平依然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兵力来对付汉尼拔的迦太基部队。
当坎尼惨败的消息传到罗马城后,罗马市民在几天内陷入了恐慌,但秩序很快恢复。罗马海军舰队司令马库斯·克劳迪乌斯·马塞努斯马上派出的1500名士兵抵达了罗马城帮助守城。接着一个军团规模的舰队士兵也抵达坎帕尼亚北部镇守拉丁大道,堵住了汉尼拔南下的必经之路。两个新的军团则已经开始在罗马城内召集训练。
由于当时的罗马男性公民都有服兵役的经历,整个城市的人口依然有着巨大的战争潜力。生怕兵力不足的罗马市民还破天荒组建了两个奴隶组成的军团。此消彼长之下,在坎尼之战中也受到损失的汉尼拔已经没有兵力上的巨大优势。仅仅约5万人的疲惫之师,如何马上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城战呢?更让汉尼拔忌惮的是,坎尼战役后的罗马共和国依然拥有10个军团的野战部队。其中就有6个军团就驻守在意大利本土,而一些在坎尼战役中被汉尼拔痛击的残余兵力,也迅速后撤到罗马城内,重新进行整编。
此外,还有4个军团的兵力被调配到了意大利以外的西西里岛、撒丁岛和西班牙境内。这些军团不仅阻止了迦太基人从北非本土获得增援的可能,还直接杀入了汉尼拔一家几代人精心营建的西班牙殖民地,拖住了汉尼拔几乎全部的后备力量。汉尼拔在意大利北方的重要盟友凯尔特人,此时也被罗马的两个军团死死的摁在自己的地盘里,动弹不得,不能南下支援。所以,如果汉尼拔即便迅速进军罗马城,并通过围困侥幸获胜。他在意大利的形式也依然不容乐观。
当精疲力尽的迦太基军队进入已经弹尽粮绝的罗马,获得的只是一座需要大规模兵力防御的死地。而大量的罗马军团和更多正在组建的部队,将源源不断的从四面八方向他涌来。
历史上,很多曾经倒向汉尼拔的意大利城市,在几年内也被攻城能力强大的罗马军队逐一攻克。汉尼拔分兵帮助他们防御城市,结果却被越来越多的罗马军队打的只剩下2万兵力。当然,历史上的汉尼拔也充分的估量过自己兵力与资源的不足。所以他不仅要用自己的西班牙殖民地与整个迦太基来消灭罗马人,还四处派出使节到周边的强国中去争取更多力量来加盟自己。但他的这一国际战略布局,很快就被罗马人争锋相对的外交和军事措施所化解。
汉尼拔进入意大利前后一直在拉拢罗马周边的势力加入自己的阵营。除了大量凯尔特人和倒戈的意大利城市外,他还在坎尼战后用自己的巨大声望向两个希腊世界的强国发出了邀请。在西西里岛,原先已经成为罗马盟国的叙拉古被成功策反。年仅15岁的新国王无力管住掌握实权的反罗马重臣,也随即引来了罗马军团的攻击。结果,叙拉古将军希波克拉底的大军被罗马的2个军团打的魂飞魄散。只能依靠城市一带强大的防御工事进行死守。
纵然有科学家阿基米德挺身而出,制造了大量让罗马人都目瞪口呆的机械武器,这座城市依然在公元前212年被罗马军队夜袭攻克。
纵然有当时世界最好的城防系统与天才阿基米德的协助,曾经称霸地中海的海上霸主叙拉古依然被罗马攻克在更为东方的希腊半岛,汉尼拔的使节成功拉拢了北方强国马其顿加入到自己的阵营。然而罗马的外交官们很快也抵达了马其顿南方的各个希腊城市,将他们拉入自己的阵营。一个罗马军团更是渡海来到了位于今天阿尔巴尼亚的伊利里亚地区,成功将准备渡海的马其顿舰队堵在了河口。罗马这“伐交伐战”的组合拳,逼迫著名的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只能焚毁舰队,带着陆军回国对付群起攻打他的希腊城市。
汉尼拔留在西班牙本土的后援军,此后曾经模仿他的轨迹,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却被精心准备的罗马军队突袭,消灭在了梅陶罗河战役。而北非本土的迦太基军队也曾试图进入西西里,结果发现自己的登陆场已经被罗马军队控制,只能灰溜溜地分批逃回国内。至此,汉尼拔精心布置的国际反罗马联盟,也基本上宣告破灭。
绝望的他此后只能在意大利南部继续挣扎。而越战越勇的罗马人却在这时成功占领了他的西班牙老巢,并派出军队从西西里出发,登陆了北非的迦太基本土。这位万般无奈的战略之父只能通过掠夺一支罗马舰队的船只,带着仅仅10000人的老兵赶回北非救急。
公元前202年的扎马会战,罗马名将西庇阿终于在野战中将不可一世的汉尼拔彻底击败。也宣告了这位常胜将军不败金身的破灭。迦太基共和国宣布投降,并被苛刻的条约阉割成了仅有一座首都的弱小国家。汉尼拔只身出逃,却最终被不断追杀他的罗马人逼的服毒自尽。这位伟大将领或许在临死前会思索自己当初是不是应该进军罗马城。当然,如果他依然意识清醒的话,一定也会觉得这么做并不会对他亲手发动的战争,能有多大帮助。
迦太基作为海军强国,熟悉海战不说,在士兵和舰船以及对海面的熟练度就远远高于罗马,那又为什么会屡屡被刚刚在海军上起步的罗马击败?主要是什么原因?罗马取胜的关键又是什么?
单从国力上来说,迦太基立国是以强大的商业为基础的,所以战争中的补给和运输方面, 迦太基应该是比罗马略胜一筹的。而且迦太基为了取胜,不断补充兵力,收买了一大批雇佣 军,因为经济实力强大,迦太基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力人马。而罗马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但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军队大部分还是由罗马公民构成的,只有少数从意大利来的其他 城邦的同盟军,所以兵力其实不足。
而且在运输物资方面,罗马人是从陆上运输,而迦太基 则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使得运输效率方面是远胜于罗马的。战争前期,这种不足几乎成了 罗马的致命弱点,但不久之后,罗马人就模仿迦太基的船只建造了庞大的舰队,这些劣势逐 渐被弥补,“乌鸦”军舰上变陆战为海战,取得了米列和埃克诺穆斯海战的胜利。
虽然总体来说罗马的经济实力可能还是不如迦太基,但是至少在补给的供应上不落下风。战争最忌怕 的就是拖延,到了后期,雇佣军高昂的费用便成为了迦太基的一笔沉重负担,甚至在第一次 战争的后期由于负担不起甚至爆发了雇佣军起义。这场战争的胜利天平便倒向了罗马。
到了第二次布匿战争时,军队统帅的作战能力便体现出来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可谓是 所向披靡。罗马的作战计划是兵分两路,进军迦太基和西班牙,而汉尼拔则实行先发制人之 数,奇袭进入意大利,并且在山南高卢休整实力,吸收了高卢人补充兵源,之后挥师南下, 采取迂回战术,穿越亚平宁山脉,绕过亚努河,包抄到罗马军队后面,在特拉西美诺湖畔进行对罗马军队的伏击,罗马军队遭到重创。
诚然,汉尼拔的确是一个军事天才,他的陆军靠 着出众的战术素养和兵种的完美配合可以说完全不惧怕任何罗马军队,可惜之后却失败在了 迦太基国家高层的决策能力上,这实在是令人堪忧。坎尼会战罗马战败后,罗马高级将领决定剑走偏锋,采取费边的拖延战术,避免决战,积蓄力量,并且破坏汉尼拔的后方补给支援线,充分实行了“兵者,诡道也”。
罗马执政官大西庇阿老练毒辣,调虎离山之后直接攻打 迦太基本土,统率罗马军在扎马附近与汉尼拔统率的迦太基军队大战,最后迦太基惨败。这 是汉尼拔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军事上的失败。从此迦太基便失去了独立地位,罗马在 西地中海的霸权势力也是无人能敌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国家高层的决策是多么的重要。
再一个就是对待战争的态度以及对对手的认识和军队整体的力量以及民心所向了。经历 过两次布匿战争的失败,战争带来的创伤已经使迦太基人无心恋战了,祈求和平是民心所向。凭借着腓尼基人骨子里的经商天赋,经历过半个世纪的恢复与发展,迦太基的农业和商业都 出现了一番繁荣的景象。迦太基人为了求和答应了三次不平等条约,可是罗马人还是不满足, 唯恐迦太基东山再起,必欲致其死地。
终于在公元前149年进攻迦太基领土,而此时的战争 性质就完全不同于前两次了,这是一场真正的侵略战争。历时三年有余,迦太基甚至全民皆 兵,手无寸铁地去抵抗罗马人的铁蹄。这最后一次布匿战争,是迦太基人最有血性的一次, 但无奈迦太基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之人。在第三年迦太基发生瘟疫,罗马军队破城而入,迦太基城被用犁耕撒盐进行诅咒,还有五万的居民被俘虏了卖为奴隶,从此迦太基领土成了罗 马的阿非利加行省,一代海上强国迦太基灭亡。
论军队力量上,罗马是完胜迦太基的;论民心,二者也皆有国内民众的支持;只是在对战争的态度上,迦太基战败就是因为没有正确认 识到战争的必要性,为了缓和与罗马人的关系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签了置自己于死地的条约。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来看,罗马仅仅在前期的补给和国力上被迦太基人占据了上风,但国 家决策能力完全碾压,在天时地利方面,迦太基人在前期的优势也因为国家高层决策的差距 而消耗殆尽,最终变为劣势。由此可以看出,罗马人赢下这场战争完全不意外。第二次战争 的时候,迦太基国力衰退,想在伊比利亚高卢一线开辟第二战场,无奈西庇阿太过老练毒辣, 不理会汉尼拔在后方的骚扰,直接登陆迦太基,逼迫汉尼拔回防本土。
但是实际上,这第二 次战争在综合实力上,罗马可以说是已经全面碾压了,尽管有汉尼拔出众的统帅能力苦苦支 撑,但其实迦太基已经完全是罗马的囊中之物了。而至于第三次布匿战争,尽管迦太基人想 奋起抵抗,可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已经在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战争中相差了太多,即使 有心杀贼,也无力回天。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迦太基的战士们,在战争的最后爆发出的那种 勇者无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崇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