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之后 蜀汉为何等了二十年才北伐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汉北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刘备在经历夷陵惨败后,很快就一病不起,在白帝城去世,临终前,将军国大事交给了诸葛亮和李严,并且让刘禅认诸葛亮为尚父。刘备如此信任诸葛亮,让诸葛亮大为感动,他誓死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诸葛亮的确做到了,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蜀汉,刘备去世后,整个蜀汉政权风雨缥缈。此时的诸葛亮展现出他超强的执政能力,迅速将蜀汉的人心聚拢在一起。在军事上,他平定南中叛乱,在朝廷上,他选拔培养人才,为蜀汉将来做打算。

诸葛亮执政前期不管是平定南中还是治理朝政,所做的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匡扶汉室,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诸葛亮知道匡扶汉室就要北伐,因此,在国内政局稳定,粮草充沛的情况下,诸葛亮在短短的几年间,发动了对魏国的五次北伐。

即使有着卓越军事才能的诸葛亮,在蜀汉与曹魏的巨大实力差距面前,依旧无法撼动曹魏的根本,五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诸葛亮本人也病逝在五丈原。如果大家只看了小说《三国演义》而没有看正史,相信不少人认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是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为继承武侯遗志,对曹魏持续不断地北伐。

实际上并非如此,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休养生息了二十年时间,在这二十年时间里,蜀汉从未对曹魏进行过大规模的北伐。直到二十年后,姜维掌管军权后,蜀汉的北伐之路再次被开启。

蜀汉为何等了20年才北伐?

北伐可以说是蜀汉的“既定国策”,任何人都不能更改,蜀汉的君主刘禅虽然能力平平,但他始终都是支持北伐的,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除此之外,除了诸葛亮这个北伐第一代“掌门人”外,姜维也是坚定的北伐派,从这点来看,姜维很像诸葛亮。

可让人奇怪的是,在诸葛亮逝世后,姜维为何要等上二十年,才发动对曹魏的北伐,他难道不知道二十年时间能给曹魏带来多大的发展和进步吗?按照蜀汉和曹魏的地盘和人口数量,如果任由其自由发展壮大下去,蜀汉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自取灭亡。

姜维之所以要在诸葛亮逝世二十年后才进行北伐,完全是此前自己没有权力发动对曹魏的北伐战争。因为诸葛亮去世后,掌管蜀汉军政大权的人不是姜维,而是蒋琬,蒋琬死后,姜维依旧未能获得蜀汉的军权,费祎成了蒋琬的接班人。直到费祎遇刺身亡后,姜维才掌管了蜀汉的军权,这一天已经是诸葛亮逝世后的二十年了。

蒋琬,费祎为何不大规模北伐?

诸葛亮逝世前,将军权交给了杨仪,让他安排将军队带回汉中的相关事宜。可是,诸葛亮在选定自己的接班人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杨仪,而是选择了品行端正,擅长掌管政务的蒋琬。

杨仪与魏延有矛盾,杨仪用计杀害魏延后,以为自己回到成都可以接任诸葛亮的位置,哪曾想诸葛亮早就安排了遗嘱,让蒋琬接替自己,因此,杨仪杀害魏延实际上是为蒋琬做了嫁衣,自己后来也因为出言不逊被贬官,最终忧郁而死。

随着魏延被杀,杨仪被贬,蒋琬的地位已经没有人可以威胁了,刘禅让他接替了诸葛亮原先的职务,掌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

蒋琬自知自己的能力比不上诸葛亮,在军事方面又不擅长,在他执政蜀汉的十多年里,基本上是以稳定内部,休养生息为主。在此期间,蒋琬虽然让姜维,王平等将领驻军汉中,但姜维手中的军队仅仅是数量规模较小的偏师,对魏国毫无威胁。

当时姜维的官职并不高,仅仅是一个辅汉将军,完全听从于蒋琬。没有蒋琬的命令和授权,姜维就是有想北伐的心也没处使力。

在蒋琬执掌蜀汉军政大权期间,姜维没有统率大军的权力,再加上蒋琬行动谨慎,没有对曹魏发动过一次大规模进攻,因此,在蒋琬执政的十几年里,蜀汉一直没有大规模北伐。

姜维好不容易熬走了蒋琬,费祎来了。费祎执政期间,姜维升官了,能和费祎本人一起录尚书事,但很可惜,军权在费祎手中,姜维没有单独调兵打仗的权力。相比蒋琬,费祎对自己的军事能力就更没自信了,曾对姜维说我和你都比不上诸葛亮,我们北伐肯定也是输。

既然费祎不想大规模北伐,姜维也没办法,只能率领一支偏师袭击魏国的边境地区,对魏国造不成一点威胁。

253年,费祎被魏国降将郭修杀害了,郭修是被姜维俘虏的魏国降将,因此有阴谋论说郭修刺杀费祎是姜维的主意,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小,姜维犯不着冒这么大险,何况郭修也不会为姜维卖命。

结语

蒋琬和费祎执政蜀汉的时间加在一起一共二十年,在此期间,姜维没有军权,只能听从上级的命令。直到此二人去世后,姜维犹如松开缰绳的野马,再也没有人管着他了。

满怀壮志,誓死完成武侯遗志的姜维,在短短的几年,对曹魏发动大规模北伐的次数超过了诸葛亮,蒋琬和费祎。然而,纵使姜维才能出众,但曹魏也是人才辈出,面对邓艾,钟会,郭淮等名将,姜维没有赚到什么便宜,十年后,蜀汉也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