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招安时鲁智深和武松都在反对 林冲为什么一声不吭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江招安,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水浒传》虽如穿糖葫芦一样,主要是写梁山108将的故事,但实则却有一条“线”贯穿始终,这就是招安和反招安的矛盾线。且更好玩的是,这条矛盾线,在主角宋江身上也表现得很抢眼。
也就是说,宋江并非一开始就想招安的,而是有一个变化过程。这点从宋江“拉人头上梁山”的说辞中便看得很清楚。
第一位被宋江收服的重量级好汉是秦明。当时宋江劝说秦明丢掉青州军区总瓢把子身份,去梁山入伙时,他是这么说的:“穿了总管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燕顺、王矮虎,带领五十余人助战;只做总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今日众人特地请罪。”
随后便又表示,不就是死了老婆了吗,我这有更好的,你若愿意,花荣妹子就当你媳妇啦!就这样秦明走投无路下,只得上了梁山。整个说辞中,没有一句招安的话。
但当宋江收服第二位重量级好汉呼延灼时,那说辞就变了:“情愿让位与将军;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
那么中间发生了啥?宋江被老爸用书信骗回家时,他接受了宋太公的教导,然后心甘情愿发配江州。虽被梁山解救上山,却死活不入伙,最终晁盖等人只得依从了宋江,放他去江州“赎罪悔过”。
哪料宋江却因题写反诗要被正法。于是又闹出了劫法场,血洗江州。由此宋江失去了悔过机会,开启了“曲线悔过”,也就是定了招安的心思——开始玩命扩充梁山盘子,把有影响力的好汉弄上梁山。呼延灼便是宋江亲自招降的另一位重量级好汉,故而他先说让位,后提招安!
也就是在宋江的“招安”提出后,很快就发生了晁盖曾头市中箭而死。梁山上最大的反招安阻力晁盖,稀里糊涂死了。因此晁盖是被宋江害死之说,为何成为主流认知?从宋江的转变上,就能看得很清楚。
宋江想老老实实赎罪悔过,然后重返体制内,就算晁盖动用满山的好汉挽留,都拉不住。劫法场,血洗江州后,无奈上梁山,便立刻开始着手布置招安,架空晁盖,逼得晁盖不得不亲征曾头市,结果挂了,最大的阻力消除!
但晁盖虽死了,梁山上却始终存在着反招安的势力。最明显的就是二龙山派系。
鲁智深、武松,这哥俩在宋江公开提出招安时,都言辞激烈地反对。武松言称招安是寒了众兄弟的心,潜台词就是后悔把你宋江推上老大宝座,你不配当大哥!
武松这说辞看着很给力,实则却显得空洞。因为呼延灼、关胜、徐宁、董平等一大波降将,几乎都是宋江用招安为诱饵拐上梁山的。且梁山降将势力,还成了梁山的主导势力。故而寒心的,只能是一小部分。
因此鲁智深的反驳意见,才是最锐利的:“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了,洗杀怎得乾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直指要害!说出了如今的北宋朝廷,一片乌烟瘴气,不会真心接纳我们的。所以招安是自寻死路,与其招安,不如散伙!
鲁智深这话一出,搞得宋江相当狼狈。这可比武松的“寒心论”有理,有力,有节!宋江没法反驳,甚至是越反驳越就越无法自圆其说。
因为还能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鲁智深的这句话。既,招安可以,但必须先肃清那些奸邪,咱梁山跟他们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只能是你死我活!
宋江如何破这个论点?就算再牛的“成功学大师”和再药效浓烈的“鸡汤”都破不得!因此宋江就只能对武松解释了一通,而不敢接鲁智深的话。
这就证明了,倘若这时再出现一位影响力大的好汉,继续攻击下去,给宋江招安致命一刀,虽不能说会让招安破产,却必会被暂时阻击住。而能起到这种效果的好汉,就只有林冲!
其一:林冲代表着元老派。这点不必多说都理解。晁盖、林冲,是一脉相承,甚至晁盖遗言,都已被普遍解读为,是为林冲上位当梁山大哥创造机会。宋江那功夫,如何能活捉史文恭?当时有这能力的,只有林冲。
所以只要林冲站出来一吼,阮氏三雄等元老,也会跟着炸!再加上二龙山、桃花山、少华山,这三山的十好几位好汉,这个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其二:谁都能招安,唯林冲不能。呼延灼是高俅推荐出来的,关胜是蔡京挖掘的,秦明、徐宁、董平等人,从没得罪过朝廷内的大佬,自然心向招安了。可林冲却跟高俅有无法解开的矛盾。他招安,等于自投罗网!
所以,无论从林冲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力,还是自身的利益来言,他都应是这位“发起最后一击”的好汉。
但奇怪的事发生了,在原著中林冲竟然沉默,不见踪影。以至于对林冲这奇怪举动,相关的水浒影视剧都看不过去了,不是逼着林冲站出来阻击招安(新《水浒传》)就是,干脆让他死于招安之时,不去打方腊了(老《水浒传》)。
那么林冲当时为何不敢反对?白白错失了反招安的机会呢?在笔者看来,无非两点原因,都很扎心。
其一:性格决定人生。林冲谨慎、委曲求全的性格,决定了他缺乏担当,或是干锦上添花的事,或是有了把握他才出来站队!比如晁盖死后,他推举宋江当老大——他认为这是锦上添花,许多梁山好汉都这么想的。还如火并王伦,是在晁盖等七人上山,打破了原有平衡,他才行动。
如今只有武松、鲁智深,再加上一个大脑进水般的李逵,林冲谨慎的性格,使得他选择到了观望,而不敢抗争。这其实也是许多人所秉持的处世哲学。美其名曰明哲保身,结果通常很扎心,非常保不住自我,反而有意无意成了帮凶,更身不由己了!
其二:心存幻想!也就是,林冲把高俅等人想得太好了!认为他们终究位居高位,会要点脸面。这点主要体现在,高俅被活捉上梁山时,林冲只怒目而视,而没有任何实质行动。(水浒影视剧则改编为,林冲要杀高俅。)
显然,这代表着林冲的态度。既,我跟你这么大的仇,都选择地放下,难道你还要对我斩尽杀绝吗?
这种幻想属于自我麻痹。所谓在斗争中才有团结,才能有尊重和尊严!这是条铁律!想单方面喊停,对方就停?那是孩童时的游戏!这点其实更扎心,许多“鸡汤”都这样狂灌而下,使得不少人都忘记了斗争(竞争)的残酷!
林冲也有这倾向的。所以幸亏他病死在六和寺了,若真跟着宋江回去受封,结局必会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