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固怀恩的家族满门忠烈,为什么他晚年时期会起兵反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仆固怀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仆固怀恩是铁勒族人,在“安史之乱”中,他和郭子仪、李光弼是唐军的中流砥柱,他打败了史朝义,结束了八年的“安史之乱”。仆固怀恩满门忠义,全家有46人为国殉难。这样的人,本来应该成为比肩郭子仪、李光弼的忠臣才对,令人惋惜的是他晚节不保,起兵反唐,成为令人不耻的反贼,为何会这样?
1.铁血丹心,战功赫赫
1.1灵武勤王,保卫陪都
755年7月12日,李亨在灵武称帝,当时李亨身边只有数千人,他急忙调郭子仪的朔方军回灵武护驾,仆固怀恩作为郭子仪的部下一同回到了灵武。
安禄山派手下大将阿史那带兵攻打灵武,仆固怀恩率领朔方军浴血奋战,他的儿子仆固玢兵败投敌,不久又逃回来。仆固怀恩为了严明军纪,竟然亲自下令将仆固玢斩了!众将士骇然,无不奋勇拼杀,终于保住了灵武的安全,让风雨飘摇的唐朝在灵武站稳脚跟,仆固怀恩功不可没。
1.2追随郭子仪、李光弼与叛军浴血奋战
756年9月,仆固怀恩率回纥兵与叛军大战于长安西部的沣水,这次战役斩敌首六万,为收复长安打下坚实基础。10月,又在新店大破叛军,进而收复东都洛阳。
762年10月,仆固怀恩率大军与叛军在洛阳郊外决战,斩敌首六万,俘虏敌军两万,重创叛军主力,唐军再次收复洛阳。
随后仆固怀恩派儿子仆固玚率兵追击史朝义,史朝义屡屡战败,最后自杀。
仆固怀恩则亲率大军向安史余部发起攻击,安史部将张献诚、李宝臣、田承嗣、李怀仙等纷纷投降,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在仆固怀恩手中被平定。
1.3将女儿嫁到回纥,争取到回纥精兵帮助平叛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考虑到叛军势大,决定请外援,他把目光放到了战斗力强悍的回纥。
唐肃宗派出李承寀和仆固怀恩出使回纥,向回纥请兵。回纥的毗伽可汗为自己和太子叶护请婚。
唐肃宗以幼女宁国公主嫁给毗伽可汗,又将仆固怀恩的女儿嫁给叶护。之后毗伽可汗命叶护率四千回纥精兵,帮助唐军平叛。
762年,史朝义采用忽悠的手段,诱骗回纥的登里可汗(叶护)率十万大军攻打大唐。
当时唐代宗刚刚继位,唐朝举国震惊。登里可汗是仆固怀恩的女婿,因此唐代宗把拉拢登里可汗的重任交给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不辱使命,他极力劝说登里可汗“国家恩信不可违背”,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终于说服女婿,调转枪口,共同对付史朝义。最终将史朝义打败,结束“安史之乱”。
仆固怀恩这次成功说服登里可汗,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却也为自己的结局埋下悲剧的伏笔,勾结外藩成为死后他的政敌攻击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2.遭人误解,最后愤而起兵造反
2.1被人构陷,蒙冤受屈
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朝廷命仆固怀恩送登里可汗回国。当他们途经太原时,太原节度使辛云京让仆固怀恩吃了闭门羹,他拒绝开门犒军。
此时唐代宗的心腹宦官骆奉先刚好路过太原,辛云京贿赂骆奉先并诬告仆固怀恩谋反。
之后骆奉先返京,途经仆固怀恩的驻地,仆固怀恩设宴盛情款待他,但是在宴席上仆固怀恩的母亲指责骆奉先和辛云京勾结。
骆奉先于是以公务繁忙向仆固怀恩告辞,仆固怀恩正想和骆奉先加深感情,不希望骆奉先那么快就走。但是仆固怀恩挽留骆奉先的手段却简单粗暴,他派人把骆奉先的马藏起来。
这下把骆公公吓得半死,他以为仆固怀恩要害自己,于是连夜翻墙跑了。
骆奉先回到京城后,向唐代宗告发仆固怀恩谋反,不久泽潞节度使李抱玉也上书揭发仆固怀恩图谋不轨。
2.2皇帝偏袒,最终逼反仆固怀恩
唐代宗尽管不相信仆固怀恩会谋反,但是也没有处罚诬告他的几个人。仆固怀恩对此非常不满。
763年十月,吐蕃进犯长安,手握重兵的仆固怀恩按兵不动,唐代宗逃往陕州。
吐蕃退兵后,唐代宗对仆固怀恩按兵不动非常不满,想解除他的兵权。764年正月,仆固怀恩派儿子仆固玚攻打太原。双方正式撕破脸皮!
2.3暴病身亡,造反事业未能成功
仆固怀恩谋反后,唐代宗采用颜真卿的建议,起用郭子仪平叛。
仆固怀恩是郭子仪的旧将,其手下朔方军对郭子仪十分敬仰,他们听到郭子仪出任平叛大军的主帅后,纷纷向郭子仪投降,仆固怀恩的部下张惟岳等人杀了仆固玚向唐军投降。仆固怀恩看军心大乱,只好带着几百名亲信逃往灵州。
之后他两次纠集回纥和吐蕃大军攻打大唐,第一次受阻于郭子仪,不得不草草收兵。第二次仆固怀恩率领二十万联军杀向长安,这次形势十分凶险,好在唐代宗运气不错,仆固怀恩走到灵州附近的鸣沙一带时,暴病身亡,他死后联军不久就分裂,土崩瓦解,大唐幸运地躲过一劫。
纵观仆固怀恩的一生,他为人忠义,这样一位精忠报国的义士最后成为反贼,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3.皇帝和大臣们的不信任以及仆固怀恩性格刚烈是其叛乱的主要原因
3.1“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对武将极不信任
“安史之乱”给国家造成极大的危害,除此之外它还带来一个严重的副作用,就是皇帝对武将十分不信任,从唐肃宗开始,皇帝信任宦官,将兵权授予宦官,而对武将则十分不放心,往往是打完仗就过河拆桥把武将的兵权夺了。
比如在“安史之乱”中有大功的郭子仪就被数次罢官,763年吐蕃进犯长安,当时郭子仪已被罢官,唐代宗在这危机时刻才紧急起用郭子仪,等到郭子仪击退吐蕃,唐代宗重返长安时才愧疚地对郭子仪说:“用卿不早,故及于此。”
另一位中兴名将李光弼同样被朝廷猜忌,763年吐蕃进攻长安时,李光弼因为害怕遭到鱼朝恩的迫害而不敢发兵勤王,其后唐代宗数次召李光弼入朝,李光弼因为担心受到迫害所以都拒绝了,最后郁郁而终。
还有一代猛将来瑱,唐代宗更是听信他人谗言将其赐死。
唐代宗先后罢免了郭子仪和李光弼,以仆固怀恩为主帅平定了“安史之乱”,此时仆固怀恩已经没有利用价值,郭子仪、李光弼和来瑱都先后受到迫害,作为当时军队第一把手的仆固怀恩,理所当然地成为朝廷头号猜忌和打击对象。
3.2仆固怀恩少数民族的身份容易引起他人猜忌
仆固怀恩少数民族的身份,虽然让他在“安史之乱”时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也使许多人怀疑他的忠心。
由于唐朝的皇帝有鲜卑血统(李世民的母亲窦氏是鲜卑人),所以唐朝皇帝对少数民族比较开明,在唐朝有许多少数民族将领受到重用。比如契苾何力、黑齿常之、安禄山、史思明、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李克用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尽管皇帝重用藩将,但是当时在汉人心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却一直是真理。
比如太原节度使辛云京明显就是这种论调的拥护者,他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仅仅因为仆固怀恩少数民族的身份(当然其中也有妒忌仆固怀恩功大的原因),就武断地推断仆固怀恩谋反。
3.3唐代宗在处理仆固怀恩的问题上有失偏颇
仆固怀恩最后走上谋反之路,唐代宗绝对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当辛云京等人告发仆固怀恩谋反时,唐代宗虽然表示不相信,但是并没有处罚诬告者,这多少透出一丝敲打仆固怀恩并且对其不信任的意思,唐代宗的这种做法引发了仆固怀恩的强烈不满。
之后唐代宗又派宰相裴遵庆到仆固怀恩处调查,并让裴遵庆暗示仆固怀恩入朝。
仆固怀恩倒是想入朝以表清白,但是他的手下范志诚以李光弼和来瑱受到迫害为例,极力劝阻。最终入朝之事作罢。
唐代宗的这一做法激化了矛盾,他要仆固怀恩入朝,本身已经表明他对仆固怀恩起了疑心。
唐代宗正确的做法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处罚诬告仆固怀恩的几个人,以此表现对仆固怀恩绝对的信任。
中策是早些起用郭子仪,因为仆固怀恩的主力是朔方军,郭子仪作为朔方军的老领导,宽厚得人心。后来唐代宗就是起用郭子仪才将仆固怀恩的叛乱平定,可惜用的有点晚。
下策就是仿效刘邦当年擒韩信的策略,想法将仆固怀恩逮捕(当然这是万不得已的下策,因为这样会让功臣们彻底寒心,不利于统治)。
可以说唐代宗流露出对仆固怀恩的不信任以及对诬告者的偏袒,是仆固怀恩走向谋反的重要原因之一。
3.4仆固怀恩刚烈的性格也是他走向叛乱的原因
仆固怀恩来自少数民族,他的性格和唐朝末年的沙陀领袖李克用十分相似,淳朴刚烈,恩怨分明,不够圆滑。
比如他想交好骆奉先,却把人家的马藏起来,本来他的本意是出于好心,但是这样处理太莽撞,反而把骆公公吓跑。
之后仆固怀恩上书弹劾辛云京谋反,唐代宗却和稀泥两边都不处罚。这时仆固怀恩却写了一封怨气冲天的信给唐代宗,此信表面是写了自己的六大罪状,其实是向唐代宗诉说自己的功劳,同时抱怨唐代宗过河拆桥,鸟尽弓藏。
仆固怀恩的这封信,激化了和唐代宗的矛盾。这点他远不如郭子仪做得圆滑。
唐代宗刚继位时听信程元振的谗言,罢免了郭子仪的兵马副元帅的职务,郭子仪没有抱怨,把唐肃宗写给他的1000多封手诏呈给唐代宗,以表自己的忠心,唐代宗当时虽然没有恢复郭子仪的兵权,但是也深觉惭愧。
因此,仆固怀恩的叛乱十分令人惋惜,他明明是一个精忠报国的好男儿,最后却因为各种原因走向叛乱的不归路,其结局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