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为什么能得到重用?他最后为何惨死街头?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元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一日,当武元衡一如既往进宫上朝,他未曾想到,这就是他生命的终点。直到遇刺身亡的那刻,不知武元衡可有想过他的下场。或许有吧,可这就是古代的政治,政治斗争是十分残酷的,无论任何人,只要身在政治漩涡中,哪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

武元衡出生之时,正值安史之乱,是盛唐的转折点。之后的一小段时间,朝代的风气虽然因为藩镇节度使的存在而稍显颓废,但却远远没有达到令唐朝四分五裂的地步。他很幸运,生在官宦世家,还是武则天的曾侄孙。更加幸运的是,武元衡的科举之路非常顺溜。

唐朝许多著名的诗人比如李白,杜甫他们的诗才得到世人的认同,仕途却一直坎坷 。与他们相反,武元衡的诗才并不出众,人们认同的是他政治上的才华。

武元衡一路考考考,一直考到进士榜首。这下他可出名了,当时的皇帝非常欣赏武元衡的才能。还将武元衡留在中央任职。别的官员几年能升一级就不错了,武元衡呢,居然在一年内实现了三连跳,成为仕途坦荡的超级政治新星。

或许,这是因为唐德宗看重他。可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武元衡不会办差事没有才华,那么德宗也不会看重他。

《旧唐书》记载,贞元20年,46岁的武元衡升为御史中丞,经常与德宗讨论国事。德宗也从此中了解到武元衡的才华,还盛赞他有宰相的才能。博学多才的武元衡,为何后来会横死街头呢?其实,看当时的朝廷局势就明白了。

武元衡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臣子,他不仅忠于国家,最要紧的是他还有才。宪宗时期,武元衡曾主政蜀地。当时,都统高崇文在平了蜀地的叛乱后,将蜀地的军用物资,财物金帛,能工巧匠等一概带走。于是当武元衡到达蜀地时,一切都百废待兴。

而后三年,在武元衡用尽心思的治理下,蜀地又恢复以往的繁荣。为此,蜀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归顺朝廷。可武元衡再能干,也改变不了大唐的大势。藩镇叛乱不断,蜀地被收服。又有他地节度使有心作乱。

当宪宗命武元衡带领军队对淮西进行平复时,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与淮西节度使相互勾结的人非常不安。

他们很害怕,也深切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武元衡失败还好,一旦武元衡成功拿下淮西节度使吴元济,那么下一步就是对付他们了。为了活下去,也为了让宪宗缓下平叛的脚步,李师道等人决定刺杀武元衡。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武元衡这位主战的宰相,局势一定对他们更有利。

元和十年,6月3日,武元衡被刺身亡,横死街头。

纵观大唐历史,就没有哪位宰相有如此惨烈的下场。也因为武元衡的惨死,尽管他才华横溢,人们想起他时,最先想到的就是他最后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