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曾是公孙瓒的手下,为何却一直未得重用呢?
三国乱世并非简单的敌我双方武力和谋略的制衡,很多时候,君臣之间也是互相猜忌,为了自己的利益打小算盘,这些事情听起来无关紧要,但是确实能够对人、对当时的局势造成很大影响。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军重重包围之中有一白马银枪,骁勇之将于其中大声吼出自己姓名,之后杀了个七进七出,视万余曹军如无物,这番武艺,便是当世一流武将。赵云虽然厉害,可是,在他的生涯前期,却不得曾经的主公公孙瓒的重用,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赵云在公孙瓒帐下不得重用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公孙瓒。公孙瓒,表字伯圭,是辽西人士。公孙瓒的出生在偏远的地方,但是,他的际遇并不差,因为他长得仪表堂堂,而且声音洪亮,因此,当地太守十分器重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不仅如此,太守还派公孙瓒到涿郡跟随卢植学习经书,也就是这个时候,公孙瓒结交了刘备这个同学。
之后,公孙瓒学成归来,做了一段时间的郡县小吏后,因为对其上司又留下了好印象,加上公孙瓒领兵对战异族人的骁勇表现,便一路升职到了幽州的都督。再后来,董卓乱京之后,公孙瓒顺应号召,起兵响应加入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也因此声名大噪,成功掌握了幽州的军政大权,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侯。
那么我们来看看赵云是如何跟公孙瓒接触到的呢?根据《三国演义》所说,赵云曾经慕名投奔到了袁绍帐下,可是赵云到了袁绍帐下一看,这袁绍不像大伙们所说的那样英明神武,甚至,袁绍这种出身富贵之人,十分看重门第,所以,赵云这样的白身到了袁绍眼前,怎么可能入的了他的法眼,因此赵云在袁绍帐下只不过担任了一个小队长的职务,这让满腔热血,忠心耿耿的赵云十分不满。之后,袁绍和公孙瓒开战,赵云又听说公孙瓒威名遍布幽州,十分爱戴百姓,异族人也对其十分恐惧,就好像曾经的霍去病,卫青将军那样,这让赵云十分向往,再加上,公孙瓒讨伐袁绍这种在赵云看来十分虚伪的人,相比较之下,公孙瓒的形象就高大了起来,因此,赵云便想要投奔公孙瓒。
《三国演义》中,赵云可以凭借自己的勇武,和文丑大战数十回合,为公孙瓒的逃脱争取了足够的时间,之于公孙瓒,赵云可谓是对其有救命之恩,为什么在这之后,公孙瓒对赵云却是不闻不问,甚至,还把他外派给了刘备,这着实是奇怪,笔者认为,公孙瓒如此,是事出有因的。
首先,赵云是从袁绍手下叛逃而来。即便赵云的形象是如此光辉,而且可以称之为是良臣择主而事,不过凡事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而且一件事物的对立面是会相互转化的,因此,在公孙瓒看来,赵云的污点比较大,毕竟,他没有忠诚于袁绍,这对于一位主君而言,是个大忌讳,不是每位主君都像曹操一样宽宏大度,唯才是举的。大多数权力的顶峰者,都是自私,多疑的,所以,不能免俗的公孙瓒对赵云的看法就是,赵云不堪大用。在公孙瓒临终前还嘱托过老同学刘备,要小心使用赵云这个人。
第二,赵云之才,真的值得重用吗?记载,研究三国的史学家,对于赵云在《三国演义》里的骁勇表现十分不解,因为正史《三国志》中,陈寿对于赵云事迹的记载是寥寥无几,完全没有《三国演义》里的那么精彩,甚至,赵云一生唯一一次独自领兵作战,是在诸葛亮北伐汉中的时候,此次战役,赵云凭险据守,抵御魏军,还遭到了大败,为此赵云还被降了职,此事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记载,只不过,罗贯中将其描述为一次完美地撤退罢了。因此,赵云的能力很可能仅仅局限于武艺之高,公孙瓒在知晓这一点之后,并没有给赵云一个领军的职务,仅仅安排他做近卫,其实,这也算是对赵云的一种信任吧。
因此,公孙瓒以及之后的刘备都不重用赵云,并非人们所说的是个败笔,甚至,是个深思熟虑之后的妙招,一方面显示了对赵云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保证赵云不会给他造成多大的损失。至于之后公孙瓒为何要将一个信不过的人派去到老同学刘备帐下,实质上,那个时候的刘备和赵云是同级官员,不分上下的,大概因为刘备魅力太高了,使得赵云又改变了主意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