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时,宝琴是以什么身份参加的?
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宝琴。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宝琴参加了祭祀。于是有人推理:贾母要用宝琴代表黛玉,作为宝玉的未来配偶了,否则的话,怎么能让宝琴参加祭祖?
这完全是胡说。先不说在此之前,宝琴订婚梅家之事已经公开,就只说祭祀之事,怎么可能让“内定”的未婚媳妇参加?
宝琴只不过以亲戚的身份。而且书中并没有写黛玉不参加。说到宝琴,只有一句:“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量这宗祠”,因为她是第一次参加,有新鲜感,所以用她的眼光来描写。而黛玉、宝钗等人,年年参加,没有新鲜感。
也有人说宝琴是以王夫人干女儿的身份参加祭祖的。这更是胡说。如果做了王夫人的干女儿,就要参加贾府的祭祖,那么作为薛家的亲女儿,宝琴要不要参加薛家的祭祖呢?
这是一个悖论。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祭祀”这件庄严神圣的重大礼仪,并不是仅限于“自己人”的。收养的黛玉也好,寄居的钗琴姐妹也好,都可以参加。
也有人说了,“且说宝琴是初次”,可见新来的李绮、李纹、岫烟并没有参加。如果亲戚都可以参加的话,为什么她们没来?
她们当然没来。李纨的娘家“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李婶就是李守中的弟媳妇,李绮李纹都是李守中的侄女。她们母子三人住在贾府,仅仅是贾母“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伏,今见他寡婶来了,便不肯令他外头去住”,并不是人家李家没地方投奔。到后文老太妃逝世时,就提到“李纨处目今李婶母女虽去,然有时亦来,住三五日不定”,人家已经搬走了。
老太妃的薨是春天,这时“李婶母女虽去”,怎么时候走的?一般情况下,“正月里不搬家”,应该在年前已经搬走了。也就是说,除夕之夜,李家母女已经不住在贾府了,怎么可能参加贾府的祭祀?
至于岫烟,她父母“家中原艰难,这一上京,原仗的是邢夫人与他们治房舍,帮盘缠”,要在京中立门户的。“从此后,邢岫烟家去住的日期不算,若在大观园住到一个月上,凤姐亦照迎春分例送一分与岫烟”,岫烟并不是长期住在大观园的,有时也会回父母的家里小住。
既然自己有家、有父母,岫烟怎么可能在除夕还住在表姐家里,不回家与父母团聚?所以岫烟也不可能参加贾府的祭祀。
这样说来,宝琴参加祭祀,反倒是因为她无家可归了,是不是很可怜?
并不。宝琴进京,是以“发嫁”为借口。实际呢,是这对父死母病、无可倚靠的兄妹,要倚仗薛姨妈的势力,来谋求以后的发展。而薛姨妈呢,又是倚仗贾家之势。所以在此情况下,宝琴拜王夫人为母、受贾母宠爱、与黛玉湘云众人友好,等于这个小小的女孩直接攀上了贾府这“高枝儿”,做到了兄长薛蝌都不敢谋求的事情。
也许你会说,攀上贾府有什么好?将来“大厦倾”,岂能不受连累?嘿,还真就不受连累。宝琴在贾府再讨喜,不过是暂居,因为她已经有“梅翰林家”在等着了。别跟我胡说什么梅翰林想退婚,那完全是没有仔细读书的借题发挥。作品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梅家有退婚之议——如果真有这样的危险,薛蝌应该紧急把妹妹送到梅家任上才对吧?为什么反而绕道进京?
宝琴的未来是确定的,不确定的只是眼下这几年。如果跟着生了“痰症”的母亲生活在家乡,当然不如生活在花团锦簇、月满将亏却未亏的荣国府,这美轮美奂的人文与物质环境,都对女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作用。
宝琴不在“薄命司”,她是《红楼梦》“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大背景中少有的幸运者:她可能参与贾府跨年夜这样的繁华盛大,又避免了“大厦倾”、“灯将尽”的惨淡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