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悍将陈得才最后为什么服毒自尽?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迅速席卷东南半壁,不到三年时间便已成功在南京建国,与清朝分庭抗礼,此后更是与清廷展开了长达十多年拉锯战。从1853年定都天京到1872年太平军余部彻底灭亡,纵观太平天国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太平天国能够在清军的围剿下成功建国,绝非偶然。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这支起义军,它拥有一批有知识、有远见的领导人,如洪秀全;还有一众忠心耿耿、才能兼备的将领,如陈玉成、李世贤等人。它不是李自成式的起义。或许太平天国中也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但一个政权的建立绝非儿戏,忠心又有才能的将领是不可或缺的,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位既忠心又有才能的将领——扶王陈德才。

陈德才,又名陈得才,广西藤县人,是太平军名将英王陈玉成堂叔。1851年加入太平军,随堂侄陈玉成征战四方,后来被封扶王。1864年,天京陷落,兵败后服毒自尽而亡。但令人疑惑的是,陈德才一生征战四方,究竟是怎样的绝境,才会迫使他不得不采用服毒自尽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曾经叱咤战场的太平天国扶王辉煌与低谷的一生吧!

1862年陈德才带兵西征,在一开始时,陈德才与张潮爵同守安庆,后调守户州,安庆失陷时,陈玉成退守庐州,并命陈德才领导启王梁成富、遵王赖文光、祜王蓝成春等军部远征西北,广招兵马。但直到这年年底,陈德才等人才渡淮河,自安徽颍州府西进河南。

从河南南阳进入陕西武关后,下令进攻西安省城,四月大军已赶到蓝田,前锋直往西安,使得关、陇两地守军惊慌失措,急忙调军。但此时,陈德才忽然接到陈玉成命令,让他急速回归,去救援庐州,如果陈德才回军救援,将前功尽弃,可陈德才还是义无反顾的回去了。可当陈德才率领大军赶到湖北枣阳、随州时,陈玉成已被清军抓住牺牲了,令人有所欣慰的是,陈德才军队虽退出陕西,但东自同州,西至华州、渭南,回民的民众已到处起义响应太平天国的号召,陕、甘回民起义,从此开始了。陈德才最初招兵买马的计划可以说完成了一半,他们不在是独自战斗。

在回援无果之后,这年秋,陈德才再次奉洪秀全的命令,领军远征西北,继续完成之前招兵买马的计划,壮大太平军实力,以解天京之围,限期两年归。十月份,陈德才领军从湖北房县竹溪县一带进入陕西地界,十二月,攻克兴安府,势头大好,军队士气高涨。而当时驻守在洋县的蓝大顺川、滇起义军们听闻陈德才带领太平军部队攻入陕西,特地派人前来欢迎。之后陈德才率军离兴安府,兵分三路,打算一鼓作气,从紫阳、汉阴、石泉,长驱直入汉中,二月时已经抵达汉中府,兵临城下,并与当地的川滇起义军联合抗击清军。当清朝从四川调兵来救援时,陈德才已将汉中府和城固县都围困起来。

八月,陈德才在汉中府油房街大败来救援的清兵,清军被迫退守青石关,损失惨重,之后更是连连败退,汉中府和固城县接连失守。为了巩固打下的地方,陈德才分别在汉中郡城、洋县、城固、西乡屯兵驻守,加固城墙,整顿军队,又帮助农民犁田种麦,发展生产,储备好军粮,以防清军突袭。

1863年十月,苏州失陷,清军围攻天京,天王洪秀全急忙下诏,命令陈德才班师救援天京。陈德才奉诏,立刻动员,传令拔营,急行军,取道石泉、宁陕、镇安、商州,走东路回师,而陈德才自己带精兵先行。传闻陈德才为了加快速度,命士兵执高脚牌, 上面写到“急救天京”四个大字,使行人让道。所以当陈德才的精兵都过了商州时,后面的大部队还在城固、西乡一带行军。

但噩耗不止于此,因之前的征战,这时候的皖北、江南的生产都因战乱和太平天国起义破坏了,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河南、湖北等多地都在闹饥荒,陈德才的军队因为军粮问题行军困难,阻碍了救援的速度,一度被迫不能前进。陈德才只好决定等到秋收时,大军再东下,先攻下尚算富饶的扬州,以便收集粮草,解天京之围。但是,还等不到大军东取扬州,天京已在六月陷落了!

1864年7月天京失陷,之后清朝派僧格林沁督师清军攻打陈德才这支太平军余部。而陈德才的部下将领们在知道天京失陷、天王洪秀全去世及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后,人心涣散,军心动摇。最后在11月份,陈得才在安徽霍山兵败,大军彻底崩溃,大批部将陆续向清军投降,陈德才势孤力弱,在听闻身边部将策划把他擒送清军投诚后,绝境之下的陈德才为了最终选择了服毒自尽,保存了自己最后的体面和对太平天国的忠诚。

当初李秀成曾提议备粮以防清军围城,但洪秀全因花费太多拒绝了这个提议,致使天京无粮无草,难守也难救,太平天国可以说是亡于自身。但陈德才的死亡还是令人惋惜的,他这一生不负“德”和“扶”两个字,忠诚为太平天国。

陈德才的死亡并不是太平天国叛乱的开始,之后内部也是矛盾不断,最后是1872年,太平军最后的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从1851年到1864年,太平天国真正存在的时间不算长,但它的意义是非凡的,它是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起义,尽管最后失败了,它反建反封的精神也永远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