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期战车还有作用 汉武帝时期战车为何走向没落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朝和战车,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古代中国的战车上来,说起这款历史上的大杀器,特别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确实有其他国家任何战车都无法比拟的独到之处!中国古代的战车别看只是木头组成的马拉小车,但其中却有大智慧。

中国战国时代的战车虽然是作战武器,跟弓弩和刀剑一样。但是战车可不是一辆车在作战,而是成规模化地成为战场主力军种,而且当时中国战车的技术复杂度极高。所以与剑戟相比,战车是更高层级的武器,甚至可以说,战车是一个武器系统,而车兵也是一个作战系统。

战国时期每辆战车要驾辕两匹或四匹战马,这些战马不是跑得快就可以了,关键是要经过训练、要听得懂指挥。让你往左就得往左、让你往右就得往右,该停则停、该慢则慢、该快就得飞起来。

每辆战车上一般会配备三名甲士:一人居左,持弓弩、主射箭,为一车之长,称车左或甲首。一人居右,持戈矛,主击刺,称车右或参乘。一人居右,佩短剑、主驾驭。

车上的三名甲士在战场上的任务,可不是光能杀人就可以了。春秋越国的战车配置,是一辆战车配比100士卒,这个跟各诸侯国的军制和战车的用途有关。一般认为每辆战车隶属步兵是72人,所以一个战车战斗配置一共是75人。

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战车的战斗力是非常厉害的,既能收拾步兵也能收拾骑兵。其实说白了,在古代冷兵器作战年代,战车的性质基本上就相当于现在的坦克。古代战场上战车的作用非同寻常,他们既要堪当前锋,又得攻坚克难,为后面的步卒开路。

不过战车可比坦克还要多一些任务,那就是协调指挥,可以说古代战场战车就是整个作战系统的核心。既然是核心,那么我们最直观的一点看就是大!同时代以及后世数百年内,只有中国大规模使用了那种驷马战车,用现代汽车做比喻的话,中国战车的“发动机马力”要比其他国家的战车大得多!

中国战车其轮子是非常独特的,其辐条竟然多达28至30条以上,车轮的确是人类文明史上相当伟大的发明!纵观人类文明,车轮甚至是比蒸汽机、互联网还要重要的发明!“輮”是一种古老的制轮方法,通过使用明火使潮湿的木头软化,之后定型为圆弧状。成型之后的木头,会更加的坚韧,成为优质的车轮。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古代的战车综合性能是最好的,春秋时期像晋国、楚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战车数量能达5000乘,鼎盛之时能到一万乘。而秦齐这样的一般强国,也要有2000到3000辆战车。一个国家如果有了四千乘战车就难逢敌手,可以孤独到寂寞了。

但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在汉初的战争中,战车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但到了汉武帝时汉军为了与匈奴进行持续的远征,汉军开始大力发展骑兵部队,此后战车在中国古代战场逐渐消失。

因为骑兵比战车作战更加灵活便于进攻,骑兵说撤就撤,战车根本追不上。而且不需要单独的骑手,战士既可以快速前进又可以进攻,攻击武器威力越来越大,有马蹬的骑兵不仅是速度优于战车,战力也接近战车了,相比之下战车也显得太奢侈了。

另外就是战车本身的优缺点问题,战车对环境要求太高。战国时期主要作战地点在中原,河流少,大平原,战车挺合适的。后来作战地点扩大到高原甚至崎岖山森,这些地方都不适合战车机动。这也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战车也只能逐渐淡出了古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