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清代嫔妃手指上为何要戴指甲套?有何作用

清代嫔妃手指上戴的指甲套,其作用是为了什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位美国画家卡尔曾这样描述他笔下的慈禧:“手戴玉及玉护指, 光辉夺目, 精彩照人。”这里的护指即为指甲套。正如我们平日在清宫剧上看到的指甲套一样,传统指甲套的材料多以金银等金属材质为主,并辅以珍珠、宝石镶嵌。清代后宫的衣服又如此华丽,所以更加显得贵气逼人。

据记载,孝全成皇后是清朝宫廷女性中最开始佩戴指甲套的,宫廷的男性中是允礼王爷喜爱佩戴指甲套。那么指甲套除了“美”之外,还有什么功能呢。其实这要从古人蓄甲,也就是留指甲以及古代对于手的审美说起。

一、蓄甲是因为“孝”道

古人最初蓄甲是遵守孝道。因《孝经》云“身体发肤 , 受之父母 , 不敢毁伤 , 孝之始也”。意思是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丝一毫都是父母赐予给我们的,既然身体发肤都承受自父母,那么我们也应该好好爱护自己,不敢有毁伤,这是孝道的开始。指甲作为身体的一部分,自然也要好好爱护。在历史上,慈禧堪称代表性的美甲达人。一双手的两个无名指和小手指,最长的指甲可达七八寸。为了保护好一手的指甲,每天要用温水浸泡、剪子护理,还要用小刷子把指甲里里外外进行清洗,最后用翎子管吸上指甲油涂抹均匀。慈禧还有专盛指甲的匣,将每次剪下来的指甲好好保护起来。

二、蓄甲符合“十指纤纤”的审美

正如现在有很多“手控”一样,有些人会痴迷于手指纤细,长且关节明显的手。其实古人也是“手控”,古代男子对女子外表的评判标准不止是身材和样貌,还有纤长的手指。清朝时由于女子的衣服较为华贵,所以纤长的手指和指甲套的组合会显得整体更为协调。所以在那时,指甲套在后宫颇为流行,电视剧里也频频出现清代妃子带手指套的画面。

唐代诗人韩翭专作《咏手》诗来赞美女性的双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背人细撚垂胭鬓,向镜轻匀衬脸霞。怅望昔逢褰绣幔,依稀曾见托金车。后园笑向同行道,摘得蘼芜又折花。”其中玉笋是赞美女性纤长的手指,如同初生的笋一样嫩。自此,“十指纤纤”成为了新的审美标准。所以在贵妇、小姐、艺妓、丫环里,蓄长指甲的人到处都有,比比皆是。

三、蓄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由于指甲稍微留长就容易断,所以一般需要劳作的人蓄不了很长的指甲。无需劳作的人才能满足蓄甲要求,故蓄长指甲也变成了养尊处优,身份地位的象征。早期的指甲套只是单纯用于保护指甲,由于技术和工艺的限制,样式也比较简单。但是后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的改进,指甲套作为手部装饰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指甲套在造型上趋长趋弯,这样更能体现手指的纤细。指甲套上的用材也原来越复杂,从金、银、铜到珐琅、玻璃无奇不有。指甲套上的工艺越精细,镶嵌的珠宝越名贵,越能凸显此人的身份地位之高。

除了中国古代,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也兴盛于这种纤细手指的审美。蓄指甲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更体现了该女子的优秀家教。

四、指甲套可以保护自己

指甲套头部比较尖锐的设计,让后宫妃子们可以在遇害时袭击敌人,保护自己。由于指甲套前面会有比较空的位置,供穿戴的人手指活动,所以它也被认为是藏毒的不二之地。另外,指甲套还可以用于验毒。我们能在影视剧中看到,妃子用指甲套的尾部蘸取一些菜肴或者茶,假如尾部变黑,那么就证明是有毒的。因为金、银等接触到诸如鹤顶红这类的毒药,很容易氧化变黑。这原理和太监们用银针给皇帝吃的东西试毒是一样的。

最后,如今虽然指甲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饰品列表,但是人们对手的审美从古代延续到了现在。我们现在看到的“美甲”“手部护理”等都是古代的审美遗留下来的。虽说指甲套是封建遗留的糟粕,但是指甲套上的工艺确实实实在在的。20世纪40年代的鎏金掐丝烧蓝镶嵌珊瑚松石胸针,正是由指甲套改造而来。形态各异的指甲套是历史的缩影,也是我们反映目前文化传承的镜子。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指甲套的衰落的同时,也需要看到其中可以进行传承的纹样和工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