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西汉一位少女舍身救父,竟救了成千上万的人

中国早期的刑罚制度非常残酷,动不动就是砍手砍脚,把大活人扔到锅里烹煮也是常有的事情。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直接摧残人们身体的肉刑才被废除呢?这就得从西汉前期一桩少女舍身救父的义举开始说起。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汉文帝在位期间,齐国(西汉封国)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精通医术,远近闻名。值得一提的是,淳于意不仅仅是医者,还是位朝廷官员,官至太仓令,相当于今天的粮食局局长。然而正是这层官员身份却给他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淳于意医术精湛,所以慕名前来求医者数不胜数。一些权贵想要将淳于意招入门下,成为自家的私人医生,所以纷纷向淳于意发出邀请。然而淳于意的心愿是悬壶济世,而不是成为某个权贵的依附,因此他总是婉言谢绝。可是有的权贵好说话,有的权贵却会仗势欺人。淳于意拒绝邀请对那些难伺候的权贵来说就是给脸不要脸,所以他们就打算治治这个不知好歹的名医。

自古以来,粮仓管理都是大难题。仓内的粮食减少究竟出于自然损耗还是“硕鼠”偷盗一直是扯不清的事情。因此有人就借太仓粮食损耗问题向朝廷打小报告,说淳于意身为太仓令却监守自盗,其罪当诛。朝廷派人来查验后发现确实存在问题,而淳于意也无法自证清白,所以就将其打入囚车,押往京师长安。

淳于意共有5个女儿,小女儿淳于缇萦不忍父亲受苦,因此决定一路相随,尽量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在经过了两千余里艰苦跋涉后,淳于意父女终于抵达长安。西汉初期的律法以秦律为蓝本,强调重刑轻罪。以淳于意当时的情况,要被施刑的话恐怕非死即残。

缇萦深知等判决下来就说什么都晚了,于是她第一时间上书朝廷,其中写道:“妾父为官吏,齐地百姓皆称其清廉。如今要被施刑,妾知死者不可复生,受过刑的人不能再长出新的肢体,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办法了。妾愿意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让父亲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淳于意是一代名医,所以他的案子被朝廷格外重视,缇萦的上书也因此得以呈送御前。汉文帝看过缇萦的上书后深有感触,既为她的孝心感动,也觉得她的这番言语很有道理。汉文帝对大臣们说道:“如今人们犯了过错,还没教化就对其施以重刑,这样就相当于剥夺了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肉刑摧残人的身体,苦痛终身不息,这是多么残酷和不合道德,这难道是为民父母的本意吗?所以朕决定废除肉刑,用别的惩罚去代替。”

缇萦的本意是舍身救父,替父顶罪。可她却万万没想到,她的这一份上书不仅挽救了父亲和自己,还改变了历史,挽救了万千人的命运。没过多久,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便奉旨制定了新的律法,以笞、杖、徒等刑罚取代原先那些摧残人们身体的肉刑。“缇萦救父”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法律走向人性化的一次里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