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为刘邦办过哪几件大事?他是如何识破匈奴奸计的?

下面由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敬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刘敬,齐国人,原名娄敬。他最初是刘邦军中一个推车的兵士,在汉五年随军进驻洛阳以后,为刘邦办了几件大事,被刘邦封为“奉春君”、“建信侯”,并被赐姓为“刘”。

在刘敬为刘邦办的几件大事上,其中有一件就是识破匈奴的奸计。

西汉定都长安后,由于北靠匈奴,时常遭受匈奴的滋扰,烦不胜烦,于是解决匈奴问题迫在眉睫。

秦朝末年,被秦朝大将蒙恬打败而北徙的匈奴人,迁回故地并开始不断向外扩张。他们攻克周边的部落,并使用武力让他们屈服,使得匈奴的势力不断增大。

到楚汉战争末期,冒顿单于拥有精锐骑兵三十余万,兵锋直指现今河北、山西等省的北部地区,屡有问鼎中原之意。

匈奴的强大,无疑是给定都长安的西汉王朝安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公元前200年,驻守在马邑的大将韩王信反叛,投降了匈奴。

由于他对汉朝的北部边防诸如山形地势、兵力部署、后勤供应等情况都非常熟悉,并多次引匈奴兵南侵,因而对汉朝的威胁更严重。

高帝刘邦打听到匈奴冒顿单于驻居在代谷,下定决心要亲自带队出兵打击匈奴。

为了慎重起见,刘邦在出兵前派人去打探匈奴的情况。

刘邦连续次派了十名使者去观察匈奴的动静,使者回报都认为匈奴可以攻打。

刘邦还是不放心,派刘敬再去一次。刘敬领命后马上前往。

但是,刘邦心急,未等刘敬回来,就全部出动兵力三十二万向北追击匈奴,越过了句注山。

刘敬打探消息回来后,追到句注山向刘邦汇报情况说:“两国相攻,这本该炫耀显示自己的优势。但现在我到匈奴方面去,只看见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必定是想要显露自己虚弱不堪,而埋伏奇兵以争取胜利。我认为匈奴不能攻打。”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记载刘敬的报告:

刘敬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但是,这时候,汉军业已出动,强弩之弓已经拉开了,要怎么办呢?

高帝大为恼火,骂刘敬说:“你这个齐国的混蛋家伙,不过是靠着耍嘴皮子得到了一官半职,现在竟又来胡言乱语阻挠我的军队前进!”用刑具把刘敬拘禁到广武。

其实,在二国相争的时候,一般都夸张兵力,以求在心理上威慑对方。但刘敬此次出使,只见老弱羸瘠,匈奴如此不掩饰地暴露弱点,事出反常,必有妖。

刘敬分析出这其中必有阴谋,现在不宜发兵。但刘邦没有冷静地分析情况,以为汉军已达三十余万,匈奴将不堪一击,认为刘敬这样说是扰乱军心。

最终,高帝刘邦一意孤行,继续自己攻打匈奴的计划。

当他先期抵达平城,军队尚未全部到来的时候,匈奴冒顿便发出精兵四十万骑,把高帝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汉军这时内外无法呼应救援,刘邦于是就采用陈平的秘计,派使者暗中用重金贿赂冒顿的爱妾。

随即便对冒顿说:“两个君主不应彼此困窘迫害。如今即使夺得了汉朝的土地,单于您也终究不能居住在那里。况且汉朝的君主也有神灵保护,望您明察!”

冒顿与王黄、赵利约定好时间会师,但王黄、赵利的军队却迟迟不来,由此就怀疑他们与汉军有什么谋划,匈奴军人就开始人心离异。

一天,正好遇到天降大雾,汉军便派人在白登山与平城之间往来走动,匈奴人毫无察觉。

陈平这时请求高帝命令士兵们用强弩搭上两支箭,箭朝外御敌,从解围的一角直冲出去。

高帝脱出包围后,想要策马疾奔,太仆滕公夏侯婴却坚持慢慢地行走。

到了平城时,汉的大队人马也赶到了,匈奴的骑兵便解围而去。

汉军于是也收兵返回,命樊哙留下来平定代地。

高帝回到广武,赦免了刘敬,说道:“我不采用您的意见,因此被围困在平城。我已经把先前十多批使者都杀掉了!”

接着就封给刘敬二千民户,爵位为关内侯,称作建信侯。

在攻打匈奴的事情上,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一些事情:

1、作为领导,我们应该冷静、虚心倾听,有知错能改的精神。在攻打匈奴之前,刘邦是有计划,还冷静地分析过敌军的情况的,从打听冒顿的居住地、安排十多次刺探军情行动等可看出,但他被前面探军情的人反馈回来的信息麻痹了,即使还有所怀疑,也派出刘敬查探,不等结果就出兵了。后来,刘敬报告的结果与前面的人相反,他还是相信大多数,也不冷静分析,最后以失败告终。当然,他最后能向刘敬承认错误,这种知过必改的精神在中国封建帝王中还是不多见的。

2、作为前方信息的收集者刘敬,能从理性分析情况,从细微的情况中观察到致命的问题。冷静分析,是每个人生活、生存重要的手段。刘敬在匈奴阵营里,只看到了老弱残兵、瘦小的牲畜,这是很反常的事情。匈奴势力不断扩张,已经威胁到西汉王朝了,怎么可能只有老弱残兵呢?这当中肯定是知道有人来探军情,故意隐藏军力。因此,他把自己的发现报告给刘邦,虽然刘邦没有采纳,但时候也证明他的观察分析是对的。

刘敬虽然没有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大将之风,也没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兵法韬略,但他在一些重大问题方面,能提出自己的一些正确的看法,可见刘敬看问题是别具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