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作为一个有功的大将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杀他
对大将邓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邓艾是魏国名将,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就是他带兵偷渡阴平,打到成都,迫使刘禅投降,灭了蜀汉。
但就是这样一个对魏国有功的人,结局却很悲惨,司马昭下令把他杀了。这是为何呢?这时的司马昭大权在握,应该重用人才,怎么会杀有功的大将呢?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1、邓艾居功自傲
邓艾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居功自傲。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比如,邓艾在灭了蜀汉后,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官吏,他任命刘禅及其文武百官为魏国的朝廷官员。
这就是僭越之罪,朝廷官员是皇帝来任命,怎么能由一个将军来任命呢?就算以天子名义任命,也得有天子的诏书,邓艾什么都没有,自行任命,说得好听是僭越,说重了就是谋反。
而且邓艾还很骄傲地对以投降的蜀国君臣说,幸亏遇上他,如果遇上像东汉名将吴汉那样的人,他们早就被杀了,他还认为姜维不如他。
邓艾的这些言论,无形中就得罪了人。他夸自己好,那么谁不好呢?谁又是像吴汉这样的人呢?这些都证明了邓艾是个口无遮拦,有居功自傲的嫌疑,为他后来被杀,埋下了隐患。
2、钟会的陷害
钟会陷害邓艾,加速了邓艾的悲惨结局。为什么钟会要陷害邓艾呢?因为钟会有反心。钟会和邓艾一起率军攻打蜀国,所以钟会对邓艾的兵力很了解。
他想造反,就得有军事实力。因此,如果能得到邓艾的兵力,那对钟会造反就非常有利了。恰巧邓艾灭蜀之后,居功自傲,这让钟会抓住了机会。
邓艾筹划灭吴的计划,钟会就乘机修改了邓艾与司马昭之间的信件,把邓艾在信件中的用词改得很傲慢无礼,司马昭就命邓艾暂缓伐吴。
接着钟会就诬告邓艾谋反,说他的叛乱已经暴露了。于是司马昭将邓艾父子押送进京。由于卫瓘参与了诬陷邓艾的阴谋,因此他派护军田续,将邓艾父子杀了。
邓艾的弱点被钟会抓住了,并加以陷害,使得邓艾无法辩解,最后遭受杀身之祸。
3、司马昭的疑心
魏国末期,司马昭掌握了大权,因为他自己就是篡权谋位之人,所以他不相信任何人,在用人时很谨慎。比如当邓艾提出灭吴的计划时,司马昭认为应该暂缓,为什么呢?
因为司马昭怀疑邓艾,他未必相信钟会对邓艾的陷害,但是邓艾居功自傲的态度,不得不让司马昭提防。
邓艾知道司马昭有所怀疑,于是他解释了授予蜀汉君臣官职的原因。钟会看到一计不成,于是又生一计,诬陷邓艾谋反。
司马昭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下令押解邓艾回京受审。但司马昭也没放过钟会,平定了钟会的叛乱。当然,邓艾此时也是在劫难逃。
邓艾虽然受到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的看中,但邓艾是忠于魏国的,并不会支持司马昭篡权。所以邓艾既不是司马昭的人,又受到司马昭的怀疑,邓艾这样的结局可以说是必然的。
邓艾的居功自傲、钟会的陷害、以及司马昭的疑心,是造成邓艾悲惨结局的三个主要因素,缺少其中一个因素,邓艾也不至于被杀。
可是历史不能假设,就这么巧,对邓艾不利的三个因素都被邓艾碰上了,所以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侥幸心理,是人生失败的根源。
一代名将邓艾,为魏国立下大功,却落得惨死的命运,大家可能觉得他很冤枉,确实是冤枉的,但是当时的形势下,司马昭敢不敢相信他呢?
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没有谋反,但司马昭当时所处的位置,也很难不怀疑邓艾。钟会能够陷害邓艾,是邓艾给了他机会;让司马昭怀疑邓艾的,还是邓艾自己;因此邓艾是自己把自己害了。
如果,邓艾不居功自傲,钟会也不会有机会去陷害他,司马昭也没有理由去怀疑他。只能说邓艾做事太大意。办事应该有规矩,他却没有遵守,还高调自夸,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邓艾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为人要谦虚谨慎,不要有一点成绩就觉得自己很厉害,而忽略了其他人的帮助。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整个工作任务的,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不过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骄傲是失败之母,邓艾的失败给了我们很好的历史教训。
参考文献:
《三国志·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钟传》